动力传送装置中的润滑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9298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手动的动力传送装置,包括:一传送装置壳体;相互同轴对准的输入、输出轴;以及一置于传送装置壳体内低于输入、输出轴处的中间轴。输入、输出轴安装有各种径向尺寸及配合作用的换挡位置的多个齿轮,中间轴上安装有不同径向尺寸的相应数目的中间齿轮,并且与输入、输出轴上的齿轮配成齿轮对。用作空转齿轮的一些中间齿轮沿轴向这样排列在中间轴上:使得包容所有这些空转中间齿轮而且与其余那些中间齿轮的各自外周相接触的一包络线大致形成一桶形。此包络线有一中间部分,该中间部分大致沿径向相对于中间轴向外突出。配置一串连接的油路系统,用于使润滑油从壳体底部油池供应至各支承机构和/或任何需要润滑的部位,然后再返回该油池。(*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大致涉及一种动力传送装置,具体说来,涉及一种用于改变汽车发动机与驱动轮之间齿轮速比的手动的动力传送装置。手动的动力转送装置虽然很老式,但至今仍然很受欢迎,其原因是出于汽车可操纵性的乐趣。各种的手动动力传送装置都有供应,一种公知的动力传送装置包括一与汽车发动机驱动连接的输入轴;一与驱动车轮以驱动方式连接并与输入轴共轴的输出轴;一与上述两者平行设置的中间轴;一组变速轮,其中包括在输入、输出轴上的齿轮以及在中间轴上的配合作用的中间齿轮;以及一与上述任一轴平行设置的反向惰轮轴,在其上支承着空转齿轮,此齿轮可与分别安装在输入轴、中间轴上的一反向驱动力齿轮及一反向驱动中间齿轮相啮合,用于将输入轴的转动传送给中间轴。上述结构的动力传送装置大致有这样的结构输入轴的驱动被传送到中间轴,通过分别安装在输入轴和中间轴上的相互啮合的变速齿轮所确定的预定传动比使输入轴的转速度(rpm)得到调整,而且又以(通过选择换档位置可加以变化的)另一预定传动比,将转动从中间轴传送到输出轴。此类传动装置作为输入减速型传送装置是公知的,其总的特点是转动速度的降低发生在输入轴和中间轴之间。在此种公知的输入减速型传送装置中,需要将变速齿轮分别以固定方式安装在输入轴和中间轴上。中间轴的转速根据置于输入轴和中间轴之间的变速齿轮对的齿轮速比而被降低,而且这种齿轮速比大致是固定的,与换档位置无关。换言之,中间轴的转速无论换档位置如何,总比输入轴的转速低。在另一方面,另一种不同类型的动力传送装置也是公知的,在此传送装置中,转速减低发生在中间轴与输出轴之间。此类装置被称为输出减速型传送装置,其一实例公开于1990.4.3出版的日本专利NO2-93151中,它相当于1991.5.14授权的美国专利5014567。在这种公知的输出减速型传送装置中,由于输入轴的扭矩被传送到中间轴而且没被增大,故作用在各变速齿轮上的输入载荷可以被减小。而且也由于在输入轴和中间轴之间没有插放固定的变速齿轮对,齿轮换挡机构的可操作性不会因选择几对变速齿轮对当中的任一对而受到影响,因此完成一个齿轮换档所要求的力能被有利地减小。此外,在发动机空转条件下由齿轮撞击发生的讨厌的声音可以大大地被减小。在此种传统的输出减速型传送装置中,中间轴的转速可根据由换档位置确定的齿轮对的齿轮速比来改变,而且在某个或某些高速换档位置上,其转速要比输入轴的转速高。因此,在某个或某些高速换档位置上,输出减速型传送装置的中间轴转速要比输入减速型传送装置的中间轴的转速高得多。如上所述,输出减速型的中间轴具有以高于输入轴的转速被驱动的趋向。这一特点显然会带来下列问题。尤其是如上所述由于中间轴转速在一高速换档档位下而特别高时,各齿轮对中的可相对于轴空转的变速齿轮有配合作用的轴承,在空转期间这些轴承被置于难以润滑的条件下。所述的各变速齿轮安装得可相对于其安装轴作独立转动。尤其是反向驱动齿轮对当中的空转齿轮,即反向驱动空转齿轮,它被一空转惰轮沿着与支承此反向驱动空转齿轮的轴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驱动,使相对此轴的转速差有大大增加的趋向。此外,就均具有一相对高的齿轮速比的第一变速齿轮对和反向驱动齿轮对来说,尤其是每个齿轮对中的那个比另一个齿轮直径小的齿轮作为空齿轮时,这些齿轮对的各自的空转齿轮在高速换档装置时,会以大大高于输入轴的转速被驱动着空转,因而与之配合作用的轴承均相似地处于难以润滑的状况中,甚至与这些空转齿轮配合作用的轴承会被卡住、失灵。如在本领域中的熟练人员所知,在各种无论何种类型的齿轮型动力传送装置中,对各齿轮对的齿轮啮合区域,对用于空转变速齿轮的轴承和/或任何别的要求润滑的地方的润滑供给,是通过装在中间轴上的、与中间轴一起被驱动的某些中间齿轮,将盛放于传送装置壳体底部油池中的润滑向上搅起来进行的。大部分被这样向上搅起的油撞向传送装置的壳体内壁,然后沿该壁靠重力落下,在它们被又一次供应到啮合区域、轴承和/或其它要求润滑的部位之前,在与此壳体内壁接触中被冷却。如果润滑油以上述方式被供应,由于润滑油温度受由中间轴及反转齿轮两者转动所产生的润滑油搅动阻力的影响,故必须考虑润滑油的温度。为了减少搅动阻力,并由此而消除润滑油温度的升高,希望尽可能地减小所用润滑油的量,使之不超过所要求的数量。因为在输出减速型传送装置的情况下,在高速换档位置时的中间轴转速大大高于输入减速型传送装置的中间轴转速,故尤其要求减少润滑油量。但是,要求减少润滑油数量和要确保将润滑油供应到需要润滑的区域提出了一个难以兼顾的问题,因而被认为是难以解决的问题。鉴于上面的介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动力传送装置,它被设置得能确保动力传送装置的构成元件有满意和有效的润滑。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这个及别的目标和特征,在此公开的动力传送装置具有多个齿轮速比,并且有一传送装置壳体,此壳体有彼此相对的输入端壁、输出端壁,在壳体底部有盛放一定数量润滑油的一油池。在该传送装置中,一主轴机构包括彼此同轴相对准的输出、输入轴,这两轴根据换档可以有选择地结合,主轴机构通过一第一支承机构由传送装置壳体以可转动方式支承。该传送装置包括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第二端的一中间轴,此轴通过至少一个第二支承机构以可转动方式支承于壳体内,且被置于此壳体内的输入、输出轴的下面;一变速齿轮组件,它包括多个安装在输入、输出轴上的变速齿轮及安装在中间轴上的相应数目的中间齿轮,根据选定的一齿轮速比,一个变速齿轮可与相应的中间齿轮啮合,用以确定从输入轴到输出轴的驱动传动路径;一个用于改变驱动传动路径的齿轮变换机构;一个反向空转轴安装成与主轴机构并列,其上通过第三支承机构安装一反向空转齿轮,使该齿轮可独立于此轴转动,并与输入轴上的变速齿轮之一及中间轴上的中间齿轮之一啮合。为了将润滑油供应到第一到第三支承机构,传送装置还具有一个串连连接的油路。在本专利技术一推荐实施例中,串连连接的油路系统从油池出发又返回油池,以便将被中间轴的中间齿轮向上搅起的润滑油供应给反向空转轴上的第一至第三轴承。串连连接的油路系统最好从反向空转轴经过输入轴延伸至中间轴,先润滑第三轴承,然后润滑第一轴承,最后润滑第二轴承。反向空转轴最好被置于低于输入、输出轴但高于中间轴的一个位置上,在此种情况下,串连连接的油路系统包括从反向空转轴延伸至输入轴的第一连接通道,及从输入轴延伸至中间轴的第二连接通道。第一连接通道最好安装得高于第二连接通道。而且通常第一、第二连接通道相对于第一轴承彼此相对地布置,从而使润滑油易于从第一通道流向第二通道。最好使第三轴承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二轴承的径向尺寸,第二轴承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一轴承的径向尺寸。串连连接的油路可以包括一大致为沟槽形的油槽用以容纳一部份从油池中向上搅起来的润滑油。此油槽沿传送装置轴向延伸。反向空转轴也可以由壳体第一端壁的一部份来支承,而且其上有一沿轴向延伸的油通道,该油通道构成串连接接的油路系统的一部份。最好反向空转齿轮借助第三轴承以可自由转动的方式安装在反向空转轴上,而且串连连接的油路系统中的润滑油通过轴向通道流向第三轴承。中间轴上也有一沿其轴向延伸的轴向通道,此通道构成了串连油路系统的一部份,用以润滑第二轴承。在中间轴上的中间齿轮之一也可以相对于中间轴自由转动,而且由通过中间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多个齿轮速比的动力传送装置,它具有:一个具有彼此相对的输入端壁、输出端壁、在其底部有一油池的传送装置壳体,在油池内盛放一定数量的润滑油;一由第一支承机构以可转动方式支承于传送装置壳体的主轴机构,主轴机构有一输入轴及一与输入轴 同轴对准的输出轴;一具有相互对置的第一、第二端、置于该壳体中输入轴、输出轴之下的中间轴,中间轴至少由一第二支承机构以可转动方式支承于传送装置壳体;一包括多个安装于输入、输出轴上的变速齿轮、及相应数目的安装于中间轴上的中间齿轮的变速齿 轮组件,变速齿轮之一根据选定的一个齿轮速比可与相应的中间齿轮啮合,以确定从输入轴至输出轴的驱动传动路径;还具有用以改变驱动传动路径的齿轮变换机构;以及一与主轴机构并置的反向空转轴,其上有用第三支承机构支承得可相对于轴独立转动的反向空转齿 轮,反向空转齿轮与输入轴上变速齿轮之一啮合,而且与中间轴上的中间齿轮之一啮合;其特征在于,还配置有一用于将润滑油供应到第一至第三支承机构的串连连接油路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丰田英夫迫田雅治
申请(专利权)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