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9018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5 0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车辆。电动车辆具有:马达轴(14),其与驱动马达(20)连接;副轴(16),其与马达轴(14)连结;驱动轴(18),其与副轴(16)连结;驱动轮(12),其与驱动轴(18)连结;多个轴承,其支承副轴(16);和多个齿轮,其与副轴(16)一体旋转,在该电动车辆中,转矩传感器(42)配置在,当驱动马达(20)驱动时在副轴(16)上产生的弯矩梯度最小的区域。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抑制当马达驱动时在副轴上产生的弯矩的影响,并能够高精度地检测施加于副轴的转矩。

Electric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驱动车轮的驱动马达的电动车辆。
技术介绍
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7-100590号中公开了一种车辆,其目的在于能够实现改善车辆的燃料效率和提高车辆的行驶性能中的一方或双方(第[0008]段、摘要)。为了达成该目的,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7-100590号记载的车辆具有内燃机、第一旋转马达、第一切换装置、第二切换装置和控制电路。在第一切换装置处于连接状态来将动力从内燃机传递给车轮的状态下,在车速超过第一车速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电路将第二切换装置控制为非连接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7-100590号中,虽然有关于驱动马达(旋转马达)、马达轴、副轴等的记载,但对于在副轴设置转矩传感器的想法、在副轴配置转矩传感器时的优选设置位置等没有任何记载。本专利技术是考虑到上述技术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辆,能够抑制当马达驱动时在副轴上产生的弯矩的影响,并能够高精度地检测施加于副轴的转矩。[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技术方案所涉及的电动车辆具有:驱动马达;马达轴,其与所述驱动马达连接;副轴,其与所述马达轴连结;驱动轴,其与所述副轴连结;驱动轮,其与所述驱动轴连结;多个轴承,其支承所述副轴;和多个齿轮,其与所述副轴一体旋转,所述电动车辆的特征在于,转矩传感器配置在,当所述驱动马达驱动时在所述副轴上产生的弯矩梯度最小的区域。据此,能够抑制当马达驱动时在副轴上产生的弯矩的影响,并能够高精度地检测施加于副轴的转矩。[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技术方案所涉及的电动车辆,具有:驱动马达;马达轴,其与所述驱动马达连接;副轴,其与所述马达轴连结;驱动轴,其与所述副轴连结;驱动轮,其与所述驱动轴连结;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其支承所述副轴;以及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其与所述副轴一体旋转,该电动车辆特征在于,在所述马达轴、所述副轴和所述驱动轴的轴向剖面观察时,所述马达轴、所述副轴和所述驱动轴的位置关系是所述马达轴、所述副轴和所述驱动轴的各中心排列在直线上,当将所述第一齿轮的横向载荷设为F,将所述第二齿轮的横向载荷设为aF(a:齿数比),将从所述第一轴承至所述第二轴承的距离设为l1,将从所述第二轴承至所述第三轴承的距离设为l2,将从所述第一轴承至所述第一齿轮的距离设为l3,将从所述第一齿轮至所述第二轴承的距离设为l4,将从所述第二轴承至所述第二齿轮的距离设为l5,将从所述第二齿轮至所述第三轴承的距离设为l6时,将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二轴承、所述第三轴承、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配置成满足下述式(a)或下述式(b)的位置关系。首先,通过配置成在马达轴、副轴和驱动轴的轴向剖面观察时,马达轴、副轴和驱动轴的各中心排列在直线上,据此,能够将从马达轴和驱动轴施加于副轴的载荷的问题简化为承受横向载荷的梁的弯曲的问题。其结果,能够容易地求出在副轴上产生的弯矩梯度最小的区域。[3]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在满足上述式(a)的情况下,在所述副轴中的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轴承之间配置有转矩传感器。在满足上述式(a)的情况下,当驱动马达驱动时在副轴上产生的弯矩梯度最小的区域是第一齿轮与第二轴承之间的区域。通过在该区域配置转矩传感器,能够高精度地检测施加于副轴的转矩。[4]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在满足上述式(b)的情况下,在所述副轴中的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第二齿轮之间配置有转矩传感器。在满足上述式(b)的情况下,当驱动马达驱动时在副轴上产生的弯矩梯度最小的区域是第二轴承与第二齿轮之间的区域。通过在该区域配置转矩传感器,能够高精度地检测施加于副轴的转矩。[5]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技术方案所涉及的电动车辆,具有:驱动马达;马达轴,其与所述驱动马达连接;副轴,其与所述马达轴连结;驱动轴,其与所述副轴连结;驱动轮,其与所述驱动轴连结;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其支承所述副轴;以及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其与所述副轴一体旋转,该电动车辆的特征在于,所述马达轴、所述副轴和所述驱动轴的位置关系是在所述马达轴、所述副轴和所述驱动轴的轴向剖面观察时,所述马达轴、所述副轴和所述驱动轴的各中心排列在直线上,当将所述第一齿轮的横向载荷设为F,将所述第二齿轮的横向载荷设为aF(a:齿数比),将从所述第一轴承至所述第二轴承的距离设为L,将从所述第一轴承至所述第一齿轮的距离设为L1,将从所述第一齿轮至所述第二齿轮的距离设为L2时,将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二轴承、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配置成满足下述式(c)的位置关系。首先,通过配置成在马达轴、副轴和驱动轴的轴向剖面观察时,马达轴、副轴和驱动轴的各中心排列在直线上,据此,能够将从马达轴和驱动轴施加于副轴的载荷的问题简化为承受横向载荷的梁的弯曲的问题。其结果,能够容易地求出在副轴上产生的弯矩梯度最小的区域。[6]在本专利技术第三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在满足上述式(c)的情况下,在所述副轴中的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之间配置有转矩传感器。在满足上述式(c)的情况下,在驱动马达驱动时在副轴上产生的弯矩梯度最小的区域是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的区域。通过在该区域配置转矩传感器,能够高精度地检测施加于副轴的转矩。[7]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第三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在各所述轴的轴向剖面观察时,所述马达轴与所述驱动轴的位置关系为同轴。据此,能够将驱动马达和驱动轮配置在同轴上,从而能够实现电动车辆的驱动部的紧凑化。在这种情况下,当驱动轴的齿轮直径固定时,通过适当改变马达轴的直径,能够改变副轴的上述齿数比a。[8]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第三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马达轴和所述驱动轴的位置关系是在各所述轴的轴向剖面观察时,各轴的中心排列在直线上,且所述马达轴的中心配置在连接所述副轴的轴中心与所述驱动轴的轴中心的线段上。据此,能够将马达轴的轴中心收纳在驱动轮的圆内,从而能够实现车辆的驱动部的紧凑化。在这种情况下,当驱动轴的齿轮直径固定时,通过适当地改变马达轴的直径或马达轴在所述线段上的位置,能够改变副轴的上述齿数比a。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抑制当马达驱动时在副轴上产生的弯矩的影响,并能够高精度地检测施加于副轴的转矩。根据参照附图所要说明的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可容易地理解上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附图说明图1的(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车辆(第一电动车辆)的从驱动马达到驱动轮的结构的一例的剖视图,图1的(B)是放大表示副轴中的配置有转矩传感器的部分的剖视图。图2A是在第一电动车辆中在各轴的轴向剖面观察马达轴、副轴、驱动轴的第一位置关系的说明图,图2B是表示在第一电动车辆中在各轴的轴向剖面观察马达轴、副轴、驱动轴的第二位置关系的说明图,图2C是表示第一电动车辆中在各轴的轴向剖面观察马达轴、副轴、驱动轴的第三位置关系的说明图。图3A~图3C是表示由第一副轴齿轮承受横向载荷F时的副轴的挠曲曲线、特别是基于叠加原理的挠曲曲线的挠曲曲线图,图3D~图3F是表示由第一副轴齿轮承受横向载荷F时在副轴上产生的弯矩、特别是基于叠加原理的弯矩的BMD(弯矩曲线图)。图4A~图4C是通过叠加原理表示图3C的挠曲曲线图的说明图。图5是由第一副轴齿轮对副轴施加了横向载荷F时的BMD。图6A~图6C是表示由第二副轴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辆,具有:驱动马达;马达轴,其与所述驱动马达连接;副轴,其与所述马达轴连结;驱动轴,其与所述副轴连结;驱动轮,其与所述驱动轴连结;多个轴承,其支承所述副轴;和多个齿轮,其与所述副轴一体旋转,该电动车辆的特征在于,转矩传感器配置在,当所述驱动马达驱动时在所述副轴上产生的弯矩梯度最小的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3.28 JP 2018-0614351.一种电动车辆,具有:驱动马达;马达轴,其与所述驱动马达连接;副轴,其与所述马达轴连结;驱动轴,其与所述副轴连结;驱动轮,其与所述驱动轴连结;多个轴承,其支承所述副轴;和多个齿轮,其与所述副轴一体旋转,该电动车辆的特征在于,转矩传感器配置在,当所述驱动马达驱动时在所述副轴上产生的弯矩梯度最小的区域。2.一种电动车辆,具有:驱动马达;马达轴,其与所述驱动马达连接;副轴,其与所述马达轴连结;驱动轴,其与所述副轴连结;驱动轮,其与所述驱动轴连结;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其支承所述副轴;以及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其与所述副轴一体旋转,该电动车辆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马达轴、所述副轴和所述驱动轴的轴向剖面观察时,所述马达轴、所述副轴和所述驱动轴的位置关系是所述马达轴、所述副轴和所述驱动轴的各中心排列在直线上,当将所述第一齿轮的横向载荷设为F,将所述第二齿轮的横向载荷设为aF(a:齿数比),将从所述第一轴承至所述第二轴承的距离设为l1,将从所述第二轴承至所述第三轴承的距离设为l2,将从所述第一轴承至所述第一齿轮的距离设为l3,将从所述第一齿轮至所述第二轴承的距离设为l4,将从所述第二轴承至所述第二齿轮的距离设为l5,将从所述第二齿轮至所述第三轴承的距离设为l6时,将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二轴承、所述第三轴承、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配置成满足下述式(a)或下述式(b)的位置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在满足上述式(a)的情况下,在所述副轴中的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轴承之间配置有转矩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在满足上述式(b)的情况下,在所述副轴中的所述第二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图达也有村丰星野大介相马慎吾田中阳介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