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6159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包括车门内板、与车门内板配合连接的前车门窗框、与车门内板和前车门窗框配合连接的车门外板、位于车门内板与车门外板之间的外板加强板、穿过车门外板与外板加强板配合连接的外后视镜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后视镜加强件,该外后视镜加强件固定连接在外板加强板的前端部内表面,且外后视镜加强件和外板加强板连接部位的上端部与车门内板和前车门窗框的连接部位固定,外后视镜本体与外后视镜加强件和外板加强板连接部位的中部固定连接。其能够提高外后视镜本体安装部位的强度和刚度,提升安装部位的模态;且连接可靠,安装方便快捷,能够提高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后视镜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身,具体涉及一种外后视镜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外后视镜有两种布置方式,一种是布置在前车门窗框位置,另一种是布置在车门外板位置;布置方式根据汽车前后方视野要求、造型需要、NVH性能等进行确定,但从汽车造型流行趋势、驾驶员前方视野和NVH风噪性能等方面考虑,汽车设计更倾向于把外后视镜布置在车门外板位置。汽车外后视镜布置在车门外板位置时,需要综合考虑钣金安装结构的布置空间、刚度、模态以及外后视镜安装的可操作性。现有的外后视镜安装结构,一般均是在车门内板和外板加强板之间设置外后视镜加强支架,以提高安装部位的刚度和模态,外后视镜加强支架的一端面与车门内板焊接、另一端面与外板加强板焊接;由于外后视镜加强支架即要与车门内板焊接又要与外板加强板焊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以控制焊接位置,且操作难度较大,因此需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其能够提高外后视镜本体安装部位的强度和刚度,提升安装部位的模态;且连接可靠,安装方便快捷,能够提高安装效率。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包括车门内板、与车门内板配合连接的前车门窗框、与所述车门内板和前车门窗框配合连接的车门外板、位于所述车门内板与车门外板之间的外板加强板、穿过所述车门外板与所述外板加强板配合连接的外后视镜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后视镜加强件,该外后视镜加强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外板加强板的前端部内表面,且所述外后视镜加强件和外板加强板连接部位的上端部与所述车门内板和前车门窗框的连接部位固定,所述外后视镜本体与外后视镜加强件和外板加强板连接部位的中部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外板加强板的前端部为外后视镜加强件安装部,所述外后视镜加强件的形状与该外后视镜加强件安装部相匹配,且所述外后视镜加强件和外后视镜加强件安装部上均设有对应的第一线束通过孔和对应的多组安装孔;所述车门内板和前车门窗框上均设有对应的工具通过孔,所述车门内板上还设有第二线束通过孔,所述工具通过孔与所述安装孔对应。进一步,所述外后视镜加强件的中部为一竖直部,且所述外后视镜加强件设有上翻边、前翻边、下翻边和后翻边;所述安装孔和第一线束通过孔均设在竖直部上,所述竖直部、上翻边、前翻边、下翻边、后翻边均与所述外后视镜加强件安装部焊接,且所述外后视镜加强件上翻边和外后视镜加强件安装部的连接部位与所述车门内板和前车门窗框的连接部位焊接。进一步,所述下翻边为城墙垛状,其向外凸出的部位与所述外后视镜加强件安装部焊接。本技术有益的技术效果:由于将在外板加强板的前端部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外后视镜加强件,且外后视镜加强件和外板加强板连接部位的上端部与所述车门内板和前车门窗框的连接部位固定,外后视镜本体与外后视镜加强件和外板加强板连接部位的中部固定连接,保证了后视镜本体安装部位的强度和刚度,提升了安装部位的模态,且连接可靠;由于外后视镜加强件与外后视镜加强件安装部相匹配,且外后视镜加强件和外后视镜加强件安装部上均设有对应的第一线束通过孔和对应的多组安装孔,车门内板和前车门窗框上均设有对应的工具通过孔,使得外后视镜本体安装方便快捷,提高了安装效率;由于将外后视镜加强件的下翻边设计成城墙垛状,增加了外后视镜加强件的强度,并进一步增加了外后视镜本体安装部位的刚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外后视镜本体未画出);图3是图2的爆炸图(车门内板未画出);图4是外后视镜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车门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前车门窗框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车门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外板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外后视镜加强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门内板,2-前车门窗框,3-车门外板,4-外板加强板,5-外后视镜本体,6-外后视镜加强件,7-安装孔,8-第一线束通过孔,9-工具通过孔,10-第二线束通过孔,31-过孔;41-外后视镜加强件安装部;51-安装螺柱,52-线束;61-竖直部,62-上翻边,63-前翻边,64-下翻边,65-后翻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参见图1至图9所示的一种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包括车门内板1、与车门内板1配合连接的前车门窗框2、与所述车门内板1和前车门窗框2配合连接的车门外板3、位于所述车门内板1与车门外板3之间的外板加强板4、穿过所述车门外板3与所述外板加强板4配合连接的外后视镜本体5,其实质性特点在于:还包括外后视镜加强件6,该外后视镜加强件6固定连接在所述外板加强板4的前端部内表面,且所述外后视镜加强件6和外板加强板4连接部位的上端部与所述车门内板1和前车门窗框2的连接部位固定,所述外后视镜本体5与外后视镜加强件6和外板加强板4连接部位的中部固定连接。外后视镜本体5上设有多个安装螺柱51,还连接有线束52;车门外板3上设有过孔31;外后视镜本体5设有安装螺柱51的部位穿过车门外板3上的过孔31与外后视镜加强件6和外板加强板4连接部位的中部固定连接,同时外后视镜加强件6和外板加强板4连接部位的上端部与车门内板1和前车门窗框2的连接部位固定,能够保证外后视镜本体5安装部位的强度和刚度,提升安装部位的模态,且连接可靠。所述外板加强板4的前端部为外后视镜加强件安装部41,所述外后视镜加强件6的形状与该外后视镜加强件安装部41相匹配,且所述外后视镜加强件6和外后视镜加强件安装部41上均设有对应的第一线束通过孔8和对应的多组安装孔7;所述车门内板1和前车门窗框2上均设有对应的工具通过孔9,所述车门内板1上还设有第二线束通过孔10,所述工具通过孔9与所述安装孔7对应。外后视镜加强件6与外板加强板4前端部的外后视镜加强件安装部41通过点焊的方式焊接。安装孔7的组数根据安装螺柱51的个数确定,即安装孔7的组数与安装螺柱51的个数相同。外后视镜本体5通过螺母固定连接在外后视镜加强件6和外板加强板4连接部位的中部,车门内板1和前车门窗框2上的工具通过孔9于安装外后视镜本体5时螺母和工具通过;工具一般采用套筒等,进行辅助安装。工具通过孔9的个数可以与安装孔7的组数相同并一一对应,也可以是对应安装孔7区域的一个或者几个大孔,具体根据车门内板1和前车门窗框2的结构进行布置。方便安装,能够提高安装效率。所述外后视镜加强件6的中部为一竖直部61,且所述外后视镜加强件6设有上翻边62、前翻边63、下翻边64和后翻边65;所述安装孔7和第一线束通过孔8均设在竖直部61上,所述竖直部61、上翻边62、前翻边63、下翻边64、后翻边65均与所述外后视镜加强件安装部41焊接,且所述外后视镜加强件6上翻边62和外后视镜加强件安装部41的连接部位与所述车门内板1和前车门窗框2的连接部位焊接。外后视镜加强件6的厚度设计为2.0mm、外板加强板4的厚度设计为0.7mm,这样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可以保证成本和重量达到最优的结果。所述下翻边64为城墙垛状,其向外凸出的部位与所述外后视镜加强件安装部41焊接。城墙垛状的下翻边64能够增加外后视镜加强件6的强度,并能够增加外后视镜本体5安装部位的刚度。先将外后视镜加强件6焊接在外板加强板4的前端部内表面,即将外后视镜加强件6焊接在外后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包括车门内板(1)、与车门内板(1)配合连接的前车门窗框(2)、与所述车门内板(1)和前车门窗框(2)配合连接的车门外板(3)、位于所述车门内板(1)与车门外板(3)之间的外板加强板(4)、穿过所述车门外板(3)与所述外板加强板(4)配合连接的外后视镜本体(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后视镜加强件(6),该外后视镜加强件(6)固定连接在所述外板加强板(4)的前端部内表面,且所述外后视镜加强件(6)和外板加强板(4)连接部位的上端部与所述车门内板(1)和前车门窗框(2)的连接部位固定,所述外后视镜本体(5)与外后视镜加强件(6)和外板加强板(4)连接部位的中部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包括车门内板(1)、与车门内板(1)配合连接的前车门窗框(2)、与所述车门内板(1)和前车门窗框(2)配合连接的车门外板(3)、位于所述车门内板(1)与车门外板(3)之间的外板加强板(4)、穿过所述车门外板(3)与所述外板加强板(4)配合连接的外后视镜本体(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后视镜加强件(6),该外后视镜加强件(6)固定连接在所述外板加强板(4)的前端部内表面,且所述外后视镜加强件(6)和外板加强板(4)连接部位的上端部与所述车门内板(1)和前车门窗框(2)的连接部位固定,所述外后视镜本体(5)与外后视镜加强件(6)和外板加强板(4)连接部位的中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外板加强板(4)的前端部为外后视镜加强件安装部(41),所述外后视镜加强件(6)的形状与该外后视镜加强件安装部(41)相匹配,且所述外后视镜加强件(6)和外后视镜加强件安装部(41)上均设有对应的第一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丹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