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速双扭矩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6062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速双扭矩传输装置,包括与驱动电机连接的电机输出轴,电机输出轴与小离合器轴连接,小离合器轴上安装第一电磁离合器,第一电磁离合器的电枢与小离合器轴固定连接,第一电磁离合器的衔铁与小负载主动同步带轮固定连接,第一电磁离合器的衔铁与连接套通过花键连接,小离合器轴通过第二联轴器与减速器输入轴连接,减速器的输出轴与大负载主动同步带轮固定连接,小负载从动同步带轮固定联接在传动轴上,传动轴上安装第二电磁离合器,第二电磁离合器的衔铁与大负载从动同步带轮固定连接,第二电磁离合器的衔铁与连接套通过花键连接,传动轴与待测装置的连接接口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测量精度高、能够根据测试需要调节加载和驱动的转速和力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速双扭矩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需要高精度测试扭矩与转速的场合,需要扭矩传输装置,包括与待测试装置连接的机械接口、与驱动电机连接的功率输出轴。如中国专利号为200320110275.8,为同向双螺杆挤出机高速高扭矩传动箱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扭矩传动箱,通过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来传动。存在的缺陷是不能适应高精度要求的场合,不能调节加载和驱动的恒转速和恒力矩,且无法同时满足加载和驱动对转速和力矩的宽范围要求。例如交流伺服电机额定功率大到几十千瓦时,才能直接输出100Nm力矩,但满足不了小扭矩输出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已有的扭矩传输装置的精度低、不能调节加载和驱动的转速和力矩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根据测试需要调节加载和驱动的转速和力矩的双速双扭矩传输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速双扭矩传输装置,包括与驱动电机连接的电机输出轴,所述的电机输出轴通过第一联轴器与小离合器轴连接,所述的小离合器轴上安装第一电磁离合器,所述第一电磁离合器的电枢与小离合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磁离合器的衔铁与小负载主动同步带轮固定连接,第一电磁离合器的连接套通过轴承与小离合器轴联接,第一电磁离合器的衔铁与连接套通过花键连接,所述的小离合器轴通过第二联轴器与减速器输入轴连接,所述的减速器的输出轴与大负载主动同步带轮固定连接,所述的小负载主动同步带轮通过第一同步带与小负载从动同步带轮联接,所述的大负载主动同步带轮通过第二同步带与大负载从动同步带轮连接,所述的小负载从动同步带轮固定联接在传动轴上,所述的传动轴上安装第二电磁离合器,所述第二电磁离合器的电枢与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磁离合器的衔铁与大负载从动同步带轮固定连接,第二电磁离合器的连接套通过轴承与传动轴联接,第二电磁离合器的衔铁与连接套通过花键连接,传动轴与待测装置的连接接口连接。所述的减速器为行星齿轮减速器。所述的驱动电机为交流伺服电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1、测量精度高、能够根据测试需要调节加载和驱动的转速和力矩;2、满足加载和驱动对转速和力矩的宽范围要求;3、能用较小功率的电机满足上述两要求;4、在计算机控制下交流伺服电机能提供测试所需大范围恒阻力扭矩及恒转速、恒驱动扭矩。附图说明图1是双速双扭矩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照图1,一种双速双扭矩传输装置,包括与驱动电机1连接的电机输出轴2,所述的电机输出轴2通过第一联轴器3与小离合器轴4连接,所述的小离合器轴4上安装第一电磁离合器5,所述第一电磁离合器的电枢6与小离合器轴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磁离合器的衔铁7与小负载主动同步带轮8连接,第一电磁离合器的连接套9通过轴承与小离合器轴4联接,第一电磁离合器的衔铁7在电磁力作用下能沿小离合器轴轴向移动,小离合器轴4通过第二联轴器10与减速器的输入轴11连接,所述的减速器12的输出轴13与大负载主动同步带轮14连接,所述的小负载主动同步带轮8通过第一同步带15与小负载从动同步带轮16连接,所述的大负载主动同步带轮14通过第二同步带17与大负载从动同步带轮18连接,所述的小负载从动同步带轮16固定联接在传动轴19上,所述的传动轴19上安装第二电磁离合器20,所述第二电磁离合器的电枢21与传动轴19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磁离合器的衔铁22与大负载从动同步带轮18固定连接,第二电磁离合器的连接套23通过轴承与传动轴19联接,第二电磁离合器的衔铁22在电磁力作用下能沿传动轴轴向移动,传动轴19与待测装置的连接接口连接。所述的减速器7为行星齿轮减速器。所述的驱动电机1为交流伺服电机。使用两个电磁离合器的原因是工作方式1(不使用减速器)离合器组使用状态为第二电磁离合器20失电(失效),第一电磁离合器5加电(有效),电机(不使用减速器)→联轴器3→小离合器轴4→第一电磁离合器5→小负载主动同步带轮→第一同步带→小负载从动同步带轮→传动轴→待测装置的连接接口。工作方式2(使用减速器)离合器组状态为第二电磁离合器20加电(有效),第一电磁离合器5失电(失效)。电机→联轴器3→小离合器轴4→联轴器10→减速器→大负载主动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大负载从动同步带轮→第二电磁离合器20→传动轴→待测装置的连接接口。该驱动电机为交流伺服电机,可以为驱动电机,也可以为负载;能够实现双向扭矩传输。不使用减速器,加到待测装置的连接接口上是小力矩,高转速。使用减速器,加到待测装置的连接接口上是大力矩,低转速。当试验工况要求的力矩范围为1Nm到200Nm,转速范围为1rpm到3500rpm时,如不使用减速器满足如此大范围力矩,必须使用几十千瓦电动机。使用减速器,可以使用较小功率的电机。但是由于减速器为抑制正反转时间隙,结构上配置了预加载几个Nm力矩的装置,根据试验,无法满足1Nm的加载要求。所以我们的方案是采用离合器组切换减速器,以满足加载和驱动对转速和力矩的宽范围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双速双扭矩传输装置,包括与驱动电机连接的电机输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输出轴通过第一联轴器与小离合器轴连接,所述的小离合器轴上安装第一电磁离合器,所述第一电磁离合器的电枢与小离合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磁离合器的衔铁与小负载主动同步带轮固定连接,第一电磁离合器的连接套通过轴承与小离合器轴联接,第一电磁离合器的衔铁与连接套通过花键连接,所述的小离合器轴通过第二联轴器与减速器输入轴连接,所述的减速器的输出轴与大负载主动同步带轮固定连接,所述的小负载主动同步带轮通过第一同步带与小负载从动同步带轮联接,所述的大负载主动同步带轮通过第二同步带与大负载从动同步带轮连接,所述的小负载从动同步带轮固定联接在传动轴上,所述的传动轴上安装第二电磁离合器,所述第二电磁离合器的电枢与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磁离合器的衔铁与大负载从动同步带轮固定连接,第二电磁离合器的连接套通过轴承与传动轴联接,第二电磁离合器的衔铁与连接套通过花键连接,传动轴与待测装置的连接接口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速双扭矩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速器为行星齿轮减速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速双扭矩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电机为交流伺服电机。全文摘要一种双速双扭矩传输装置,包括与驱动电机连接的电机输出轴,电机输出轴与小离合器轴连接,小离合器轴上安装第一电磁离合器,第一电磁离合器的电枢与小离合器轴固定连接,第一电磁离合器的衔铁与小负载主动同步带轮固定连接,第一电磁离合器的衔铁与连接套通过花键连接,小离合器轴通过第二联轴器与减速器输入轴连接,减速器的输出轴与大负载主动同步带轮固定连接,小负载从动同步带轮固定联接在传动轴上,传动轴上安装第二电磁离合器,第二电磁离合器的衔铁与大负载从动同步带轮固定连接,第二电磁离合器的衔铁与连接套通过花键连接,传动轴与待测装置的连接接口连接。本专利技术测量精度高、能够根据测试需要调节加载和驱动的转速和力矩。文档编号F16H1/28GK1975205SQ20061015521公开日2007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14日专利技术者孙建辉, 郑欣荣, 刘保银, 赵国军, 单晓杭 申请人:浙江工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速双扭矩传输装置,包括与驱动电机连接的电机输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输出轴通过第一联轴器与小离合器轴连接,所述的小离合器轴上安装第一电磁离合器,所述第一电磁离合器的电枢与小离合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磁离合器的衔铁与小负载主动同步带轮固定连接,第一电磁离合器的连接套通过轴承与小离合器轴联接,第一电磁离合器的衔铁与连接套通过花键连接,所述的小离合器轴通过第二联轴器与减速器输入轴连接,所述的减速器的输出轴与大负载主动同步带轮固定连接,所述的小负载主动同步带轮通过第一同步带与小负载从动同步带轮联接,所述的大负载主动同步带轮通过第二同步带与大负载从动同步带轮连接,所述的小负载从动同步带轮固定联接在传动轴上,所述的传动轴上安装第二电磁离合器,所述第二电磁离合器的电枢与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磁离合器的衔铁与大负载从动同步带轮固定连接,第二电磁离合器的连接套通过轴承与传动轴联接,第二电磁离合器的衔铁与连接套通过花键连接,传动轴与待测装置的连接接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辉郑欣荣刘保银赵国军单晓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