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载体的基板及线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53132 阅读:3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0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带载体的基板及线路板,其中,带载体的基板包括复合金属箔、绝缘粘结层和基膜层,复合金属箔通过绝缘粘结层设于基膜层上,复合金属箔包括载体层、阻隔层、剥离层和金属箔层;载体层、阻隔层、剥离层和金属箔层依次层叠设置;或者,载体层、剥离层、阻隔层和金属箔层依次层叠设置;其中,在20‑400℃温度下,载体层到金属箔层的扩散深度小于或等于3μm,且金属箔层到载体层方向的扩散深度小于或等于3μm,通过设置阻隔层避免载体层与金属箔层在高温时相互扩散造成粘结,从而使得载体层与金属箔层易于剥离,进而能够得到针孔较少的、较完整的极薄金属箔层,有利于后续微细线路的制备。

A Substrate and Circuit Board with Carr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载体的基板及线路板
本技术涉及材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带载体的基板及线路板。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部件的高密度集成化,电路基板的布线图形也越来越高密度化(即形成微细线路板),由于厚的金属箔在制作微细线路时容易出现断线的问题,因此,形成微细线路板需要采用薄的金属箔。当前,为能够获得形成微细线路板的基板,现有的基板通常由挠性绝缘基膜与复合金属箔组成的。在现有技术中制备基板时,通常先将复合金属箔(包括载体层和金属箔层)设有金属箔层的一侧与挠性绝缘基膜进行压合,从而得到带载体的基板,在使用带载体的基板时,需要将载体层剥离。但是,由于复合金属箔与挠性绝缘基膜进行压合时需要在高温条件下,而载体层与金属箔层在高温条件下容易发生相互扩散,从而导致载体层与金属箔层粘结,使得载体层与金属箔层之间难以剥离,从而造成金属箔层针孔较多,不利于后续微细线路的制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载体的基板及线路板,其能够避免现有带载体的基板中复合金属箔的载体层与金属箔层在高温时相互扩散造成粘结,从而使得载体层与金属箔层易于剥离。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带载体的基板,所述带载体的基板包括复合金属箔、绝缘粘结层和基膜层,所述复合金属箔包括载体层、阻隔层、剥离层和金属箔层;所述载体层、所述阻隔层、所述剥离层和所述金属箔层依次层叠设置;或者,所述载体层、所述剥离层、所述阻隔层和所述金属箔层依次层叠设置;所述复合金属箔通过所述绝缘粘结层设于所述基膜层上,且所述绝缘粘结层设于所述金属箔层远离所述载体层的一侧上,所述基膜层设于所述绝缘粘结层远离所述金属箔层的一侧上;其中,在20-400℃温度下,所述载体层到所述金属箔层的扩散深度小于或等于3μm,且所述金属箔层到所述载体层方向的扩散深度小于或等于3μm。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载体层到所述金属箔层的扩散深度小于或等于1μm,且所述金属箔层到所述载体层方向的扩散深度小于或等于1μm。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载体层、所述剥离层、所述阻隔层和所述金属箔层依次层叠设置,且所述金属箔层与所述阻隔层之间的剥离强度大于所述剥离层与所述阻隔层之间的剥离强度。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阻隔层包括耐高温层,所述耐高温层为有机耐高温层;或,所述耐高温层由钨、铬、锆、钛、镍、钼、钴和石墨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成。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阻隔层包括耐高温层,所述耐高温层为单层合金结构或单金属层构成的多层结构或合金层和单金属层构成的多层结构。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载体层、所述阻隔层、所述剥离层和所述金属箔层依次层叠设置,所述阻隔层还包括金属粘结层,所述金属粘结层设于所述载体层和所述耐高温层之间。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载体层、所述剥离层、所述阻隔层和所述金属箔层依次层叠设置,所述阻隔层还包括金属粘结层,所述金属粘结层设于所述耐高温层和所述金属箔层之间。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金属粘结层由铜、锌、镍、铁和锰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成。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金属粘结层为单层合金结构或单金属层构成的多层结构或合金层和单金属层构成的多层结构。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剥离层由镍、硅、钼、石墨、钛和铌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成;或,所述剥离层由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金属箔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9μm。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金属箔层为铜箔或铝箔;和/或,所述载体层为载体铜或载体铝或有机薄膜。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载体层靠近所述金属箔层的一面的粗糙度Rz为小于或等于5μm;和/或,所述金属箔层远离所述载体层的一面的粗糙度Rz为小于或等于3.0μm。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载体层靠近所述阻隔层的一侧上设有第一防氧化层;和/或,所述金属箔层远离所述阻隔层的一侧上设有第二防氧化层。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绝缘粘结层的厚度为0.01-25μm;和/或,所述基膜层的厚度为1-30μm。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绝缘粘结层由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树脂制成,其中,所述热塑性树脂包括聚苯乙烯系、乙酸乙烯酯类、聚酯类、聚乙烯类、聚酰胺类、橡胶类或丙烯酸酯类热塑性树脂,所述热固性树脂包括酚醛类、环氧类、氨基甲酸酯类、三聚氰胺类或醇酸类热固性树脂;和/或,所述基膜层由聚酰亚胺、热塑性聚酰亚胺、改性环氧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乙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苯烯、聚氯乙烯、聚砜、聚苯硫醚、聚醚醚酮、聚苯醚、聚四氟乙烯、液晶聚合物、聚乙二酰脲中的一种材料制成。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复合金属箔和所述绝缘粘结层的数量均为两个,其中一所述复合金属箔通过其中一所述绝缘粘结层设于所述基膜层的一侧上,另一所述复合金属箔通过另一所述绝缘粘结层设于所述基膜层的另一侧上。为了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使用所述的带载体的基板所得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带载体的基板及线路板,其中,带载体的基板包括复合金属箔、绝缘粘结层和基膜层,复合金属箔包括载体层、阻隔层、剥离层和金属箔层,通过载体层、阻隔层、剥离层和金属箔层依次层叠设置;或者,载体层、剥离层、阻隔层和金属箔层依次层叠设置;复合金属箔通过绝缘粘结层设于基膜层上,且绝缘粘结层设于金属箔层远离载体层的一侧上,基膜层设于绝缘粘结层远离金属箔层的一侧上,在20-400℃温度下,载体层到金属箔层的扩散深度小于或等于3μm,且金属箔层到载体层方向的扩散深度小于或等于3μm,其中,通过设置剥离层以便于剥离载体层,通过设置阻隔层避免载体层与金属箔层在高温时相互扩散造成粘结,从而使得载体层与金属箔层易于剥离,进而能够得到针孔较少的、较完整的极薄金属箔层,有利于后续微细线路的制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带载体的单面基板的一个实施例中载体层、阻隔层、剥离层和金属箔层依次层叠设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包含金属粘结层和耐高温层且载体层、阻隔层、剥离层和金属箔层依次层叠设置的带载体的单面基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带载体的单面基板的一个实施例中载体层、剥离层、阻隔层和金属箔层依次层叠设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包含金属粘结层和耐高温层且载体层、剥离层、阻隔层和金属箔层依次层叠设置的带载体的单面基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带载体的单面基板的一个实施例中载体层、阻隔层、剥离层和金属箔层依次层叠设置的剥离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带载体的单面基板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载体层、阻隔层、剥离层和金属箔层依次层叠设置的剥离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带载体的单面基板的一个实施例中载体层、剥离层、阻隔层和金属箔层依次层叠设置的剥离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提供的带载体的单面基板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载体层、剥离层、阻隔层和金属箔层依次层叠设置的剥离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提供的带载体的双面基板的一个实施例中载体层、阻隔层、剥离层和金属箔层依次层叠设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提供的包含金属粘结层和耐高温层且载体层、阻隔层、剥离层和金属箔层依次层叠设置的带载体的双面基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提供的带载体的双面基板的一个实施例中载体层、剥离层、阻隔层和金属箔层依次层叠设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提供的包含金属粘结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载体的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载体的基板包括复合金属箔、绝缘粘结层和基膜层,所述复合金属箔包括载体层、阻隔层、剥离层和金属箔层;所述载体层、所述阻隔层、所述剥离层和所述金属箔层依次层叠设置;或者,所述载体层、所述剥离层、所述阻隔层和所述金属箔层依次层叠设置;所述复合金属箔通过所述绝缘粘结层设于所述基膜层上,且所述绝缘粘结层设于所述金属箔层远离所述载体层的一侧上,所述基膜层设于所述绝缘粘结层远离所述金属箔层的一侧上;其中,在20‑400℃温度下,所述载体层到所述金属箔层的扩散深度小于或等于3μm,且所述金属箔层到所述载体层方向的扩散深度小于或等于3μ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载体的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载体的基板包括复合金属箔、绝缘粘结层和基膜层,所述复合金属箔包括载体层、阻隔层、剥离层和金属箔层;所述载体层、所述阻隔层、所述剥离层和所述金属箔层依次层叠设置;或者,所述载体层、所述剥离层、所述阻隔层和所述金属箔层依次层叠设置;所述复合金属箔通过所述绝缘粘结层设于所述基膜层上,且所述绝缘粘结层设于所述金属箔层远离所述载体层的一侧上,所述基膜层设于所述绝缘粘结层远离所述金属箔层的一侧上;其中,在20-400℃温度下,所述载体层到所述金属箔层的扩散深度小于或等于3μm,且所述金属箔层到所述载体层方向的扩散深度小于或等于3μ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载体的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层到所述金属箔层的扩散深度小于或等于1μm,且所述金属箔层到所述载体层方向的扩散深度小于或等于1μ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载体的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层、所述剥离层、所述阻隔层和所述金属箔层依次层叠设置,且所述金属箔层与所述阻隔层之间的剥离强度大于所述剥离层与所述阻隔层之间的剥离强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载体的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层包括耐高温层,所述耐高温层为有机耐高温层;或,所述耐高温层由钨、铬、锆、钛、镍、钼、钴和石墨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载体的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层包括耐高温层,所述耐高温层为单层合金结构或单金属层构成的多层结构或合金层和单金属层构成的多层结构。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载体的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层、所述阻隔层、所述剥离层和所述金属箔层依次层叠设置,所述阻隔层还包括金属粘结层,所述金属粘结层设于所述载体层和所述耐高温层之间。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载体的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层、所述剥离层、所述阻隔层和所述金属箔层依次层叠设置,所述阻隔层还包括金属粘结层,所述金属粘结层设于所述耐高温层和所述金属箔层之间。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带载体的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粘结层由铜、锌、镍、铁和锰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成。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带载体的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粘结层为单层合金结构或单金属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方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