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5064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由于可缩小顶部直径而可适用于小排量小型发动机的张紧装置。由螺纹部旋合的一对轴构件中的一个轴构件被弹簧施力而旋转,另一轴构件以被安装到壳体上的轴承限制旋转的状态贯穿轴承,防止一对轴构件从壳体脱落的衬套配置在壳体内部,通过将壳体安装到发动机主体上,另一个轴构件在发动机主体内推进。轴承包括固定部和筒状部,固定部以在壳体上不可旋转的状态固定在壳体上,筒状部朝着另一轴构件的推进方向从固定部一体延伸出壳体顶部,另一个轴构件沿轴向可移动地插入筒状部,通过将壳体安装到发动机主体上,筒状部插入到发动机主体内,衬套整个位于固定部后侧地配置在壳体内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使无端状皮带和链条保持一定张力的张紧装置。技术背景张紧装置用预设的力推压诸如汽车发动机所用的正时链条和 正时皮带,其发生拉长和+^弛时,起到保持其一定张力的作用。图IO及图11是张紧装置100被实际安装在汽车发动机主体200 上的状态,图IO是两轮车(摩托车)的实际应用情况,图11是四 寿仑车的实际应用情况。在这些图中,发动4几主体200内部配置了 一只寸凸4仑轴链轮210、 210和曲轴链轮220,正时链230环状挂设在这些链轮210、 210、 220之间。另夕卜,在正时链230的移动^各径上,配置能自由摆动的 链条导向槽240,正时链230能在链条导向槽240上滑动。并且, 在发动才几主体200内部封装润滑油(省略图示)。两轮车如图IO所示,在发动机主体200上形成安装面250,通 过穿过安装面250的安装孔260的螺栓270,将张紧装置100固定在安装面250上。如图11所示,用于四轮车时,张紧装置100以 设置在发动机主体200内部的状态且同样用螺栓固定。图12及图13示出了现有技术使用的张紧装置100,在壳体110 内部装配旋转轴120及传动轴130。壳体110具有用于插入这些 轴120、 130的沿轴向延伸的主体部分111、以及/人主体部分111向 与轴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凸缘部分(法兰盘)112。凸缘部分112 用于把张紧装置100安装于发动机主体200上,为此,凸缘部分112 上形成有安装孔113,螺栓穿过该孔,螺接于发动才几主体200上。另一方面,主体部分111可以容纳如后所述的各部件,为此, 主体部分in内部沿轴向形成了具有与这些部件的外径相同的内径 的容纳孔114。另外,作为主体部分111的外形,以安装在发动枳^ 主体200上的凸缘部分112为界线,分成向顶端一侧突出的颈部 llla和向后端突出的筒体部部lllb。在两4仑车的发动4几上,如图 IO所示,颈部llla贯穿安装面250,安装在发动才几主体200上。旋转轴120及传动轴130的组装是靠旋转轴120外面的外螺紋 部分121和传动轴130内面的内螺紋部分131螺乡丈连4妄的。在与^走 转轴120的底端部对应的壳体110内部,设置有位于容纳孔114内 的轴窝140,靠这个轴窝140支撑着旋转轴120的底端部。在组装 状态下,传动轴130螺紋连4妄到^走转轴120顶端大扭无一半部分,在 传动轴130没有螺紋连4妄的后侧大约一半部分配置4丑簧150。扭簧150 —端的钩部151插在旋转轴120底端部上形成的切缝 123中固定,另一端的钩152固定在壳体110上。所以在扭转4丑簧 150而施加规定扭矩的状态下组装时,靠扭簧150的扭力,使旋转 轴120旋转。 在壳体110的顶部用挡环170固定轴承160,传动轴130穿过 轴承160的滑动孔161。在轴承160的滑动孔161的内面以及传动 轴130的外面构成微椭圆形和平行切槽以及其他非圓形状,因此, 传动轴130处于不能旋转状态。轴承160形成为规定厚度的平板形状,在外周形成多个固定片 162。并且,该固定片162嵌入在壳体110 (颈部llla)的顶部形成 的切槽115处,所以使轴承160整体处于不可旋转状态。因此,轴 承160相对于壳体110不可旋转,这样,穿过轴承160的传动轴130 介助轴承160被限制在壳体110中旋转,因此,在这种限制旋转状 态下,传动轴130相对于壳体IIO进退。在传动轴130的顶端,还 装有轴帽180,该轴帽180与上述的发动机主体200内的链条导向 槽240接触。另外,在壳体110内部,配置4于套190。如专利文献l及专利 文献2中所述,衬套190为轴向(推进方向)延伸的筒形,套在旋 转轴120和传动轴130外周,其顶端部延伸至轴承160附近。该村 套190位于主体部分111的颈部llla内,是防止螺紋连接状态的轴 120、 130 ,人壳体110顶部脱落的必要构件。这时,为了防止轴120、 130脱落,旋转轴120形成可与衬套190固定定位的凸缘形状。这种结构的张紧装置100靠扭簧150的扭力使旋转轴120旋转, 这种旋转力转换成传动轴130的推进力,使传动轴130推进。由此, 传动轴130通过轴帽180及链条导向槽240按压正时链230,从而 冲是供正时链230张力。对比文献1:国际7>开第00/34685号小册子对比文献2:特开平11-63125号7>才艮近年,从尾气等环保对策的观点出发,小排量两轮车的4沖程 发动机得以发展,小排量发动机的自身为小型,所以,其张紧装置 也必须小型化。特别是,在两4仑车中,如图10所示,壳体110的 颈部llla贯穿发动片几主体200的安装面250,但对于小型化的发动 机来说,需要减小张紧装置的顶部(即颈部llla)的直径。但是,在现有的张紧装置100中,旋转轴120、传动轴130、 轴承160、衬套190等主要部件均容纳在壳体110的主体部分111 中的颈部llla里,而顶部(颈部llla)的直径:减小是有4及限的, 传动轴130的直径〗叚如为12毫米时,其直径就不能小于22毫米。 因此存在不能适用于小排量的小型发动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缩小顶部 直径,从而可适用于小排量小型发动机的张紧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权利要求1所述专利技术的张紧装置其结构为, 由螺紋部旋合的一对轴构件中的一个轴构件通过弹簧施力而旋转, 另一个轴构件以被安装到壳体上的轴承限制旋转的状态贯穿轴承, 用于防止所述一对轴构件从壳体脱落的衬套配置在壳体内部,通过 将所述壳体安装到发动机主体上,另 一个轴构件在发动机主体内推 进,其特征在于所述轴7 义包括固定部以及筒状部,所述固定部以 在壳体上被限制旋转的状态固定在壳体上,所述筒状部朝着所述另 一个轴构件的4,进方向/人所述固定部一体延伸出壳体的顶部,通过 将壳体安装到发动机主体上,所述筒状部插入到发动机主体内,所 述衬套以整体位于所述固定部后侧的状态配置在壳体内部。权利要求2所述的专利技术是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衬套包括 一对轴构件中的至少一个轴构件贯穿的筒体部、通过弯曲筒体部的顶部而形成^f吏其与所述固定部对置的第 一对置部、以及通过弯曲筒体部的后部而形成^f吏其与所述一个轴构 件对置的第二对置部。权利要求3所述的专利技术是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张紧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缠绕在所述筒体部的外表面。权利要求4所述的专利技术是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张紧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筒体部大致形成为喇p八状,所述弹簧缠绕在其外表 面。权利要求5所述的专利技术是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张紧装置,其 特4正在于,所述第一只t置部夹在所述固定部以及壳体之间。权利要求6所述的专利技术是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在所述筒状部的顶部具有滑动孔,所述滑动孔 供所述另一个轴构件在旋转受限的状态下滑动,所述筒状部的除了 滑动孔之外的部分与所述另 一个轴构件之间具有间隙。才艮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在轴岸义上形成可4吏另 一个轴构件沿轴向移动 地插入的筒状部,并且借助将壳体装配到发动才几主体上的安装使筒 状部插入到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张紧装置,利用螺纹部旋合的一对轴构件中的一个轴构件通过弹簧施力而旋转,另一个轴构件在被安装到壳体上的轴承限制旋转的状态下贯穿轴承,用于防止所述一对轴构件从壳体脱落的衬套配置在壳体内部,通过将所述壳体安装到发动机主体上,从而另一个轴构件在发动机主体内推进,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包括固定部和筒状部,所述固定部以在壳体上不可旋转的状态固定在壳体上,所述筒状部朝着所述另一个轴构件的推进方向从所述固定部一体延伸出壳体的顶部,通过将壳体安装到发动机主体上,所述筒状部插入到发动机主体内;    所述衬套以整体位于所述固定部后侧的状态配置在壳体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贵雄天野种平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