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无级传动的传动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2431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无级传动的传动带,其形式为将传动带绕过主动和从动带轮用来完成动力的输送。该带具有一个刚性环(3),许多刚性的第一元件被支承在环(3)上并沿环的周边对齐以便互相邻接。每一元件都有第一表面(2a)和第二表面(2b),它们在环的旋转方向上分别面向元件的前方和后方,在第一表面(2a)上制有第一锁扣边(7),而在第二表面(2b)上制有第二锁扣边(11)。相应的相邻元件的第一和第二表面互相接触。第一表面(2a)有一在第一锁扣边(7)径向内侧制出并从第一锁扣边沿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一倾斜面(6)以致元件的厚度在径向向内的方向上逐渐减小,还有一个在第一锁扣边径向外侧制出并从第一锁扣边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外径向面(F)。第二表面(2b)有一在第二锁扣边(11)径向内侧制出并从第二锁扣边(11)沿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二面(10),还有一个在第二锁扣边(11)径向外侧制出并从第二锁扣边(11)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外径向面(R)。第二面(10)比第二外径向面(R)低陷,使得元件在第二面(10)的厚度比在第二外径向面(R)的厚度小。第二锁扣边(11)位在第一锁扣边(7)的径向外侧并可与相邻元件的第一表面接触。相邻一对元件可互相相对倾斜,从而使传动带能圆滑地绕过无级传动的带轮上。(*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无级传动的传动带的改进,在该无级传动中,传动带在主动和从动带轮上绕过从而将动力从主动带轮传送到从动带轮,更具体点说,涉及防止传动带相对于带轮滑动的改进。
技术介绍
卷绕在主动和从动带轮上的用于无级传动的传动带已有多种方案被提出并被付诸实用。其中典型的一种具有一由多层无端钢片叠合而成的无端(环形)钢带或圆筒形环。许多钢元件被支承在环上并沿着环的周边对齐,使相邻的元件互相接触。每一带轮都设有一个轴向可移轮对(轮子配对物或半轮,下同)和一个固定轮对,它们同轴设置并且互相面对以致在它们之间形成带轮槽。轴向可移轮对可在受控液压的轴向推动下沿轴向移动,因此可改变带轮槽的宽度。传动带被放置在带轮槽中使每一带元件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与每一带轮的各该可移轮对和固定轮对的截圆锥面摩擦接触。然而这种传统的传动带存在着下列缺点。当传动带被装配时在相邻元件之间会产生初始间隙。另外,当传动带被卷绕在主动和从动带轮上运行而传动时受到施加在带上的张力,传动带的钢环会拉伸。结果在传动带与主动和从动带轮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滑动,这会降低传动带的耐用性,同时降低无级传动的动力传递效率。专利技术的公开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无级传动的传动带,它能有效地克服同一型式的传统的用于无级传动的传动带所发生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无级传动的传动带,它有高的耐用性,同时能提高传动带的动力传送效率。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无级传动的传动带,它能有效地制止传动带相对于带轮的滑动而与传动时改变传动比无关。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无级传动的传动带包括一个刚性环。许多刚性的第一元件被支承在环上并沿环的周边方向对齐,以便互相邻接。每一元件都有第一和第二表面,它们在环的旋转方向上分别面向元件的前方和后方,在第一表面上制有第一锁扣边,而在第二表面上制有第二锁扣边。各该相邻元件的第一和第二表面可互相接触。第一表面有一在第一锁扣边径向之内制出并从第一锁扣边沿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一倾斜面,以致元件的厚度在径向向内的方向上逐渐减小,还有一个在第一锁扣边径向之外制出并从第一锁扣边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外径向面。第二表面有一在第二锁扣边径向之内制出并从第二锁扣边沿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二面,还有一个在第二锁扣边径向之外制出并从第二锁扣边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外径向面。第二面比第二外径向面低陷(向里缩进),因此元件在第二面的厚度比在第二外径向面的厚度小。第二锁扣边位在第一锁扣边的径向之外并可与相邻元件的第一表面接触。因此,相邻一对元件可互相相对倾斜,从而使传动带能圆滑地卷绕在无级传动的带轮上。按照本专利技术,在以任一传动比运转传动带时,传动带的每一元件在弯曲状态下的有效厚度(或在相邻元件的工作锁扣边之间的节距)能相对于伸直状态下的有效厚度缩减,因此传动带的沿圆形排列的元件的周长(在元件有效厚度的那个径向位置上)会随着元件在伸直状态下对齐排列时的元件数成比例地增加。结果,由于初始间隙和环的伸长而在相邻元件之间形成的间隙在传动带运行时便能有效地被减小。这样便可有效地抑制传动带相对于带轮的滑动,从而可提高动力传送效率和传动带的耐用性。附图的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无级传动的传动带的剖视图,其中清晰地示出传动带每一元件的前视图;图2为图1中传动带一部分的不完全的侧视图,其中示出元件的侧视图,部分为剖面; 图3为图1中传动带元件的放大侧视图;图4为图1中传动带在装配状态时的放大而不完全的侧视图;图5为示出图1中传动带的元件的有效厚度和间隙减小量之间关系的图解;图6为与图2类似的不完全的侧视图,只是所示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无级传动的传动带的第二实施例的一部分;图7为图6中传动带的一个元件的放大侧视图;图8为与图4类似的放大而不完全的侧视图,但所示图6中的传动带是在装配状态;图9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无级传动的传动带的第三实施例的不完全的侧视图;图10为示出图9中传动带所用元件(2)的数量和间隙减小量之间关系的图解;图11为处在装配状态的传统的用于无级传动的传动带的侧视图;图12为一概略的说明图示出在无级传动中图11的传统传动带和带轮之间的关系;图13为与图1类似的剖视图,只是所示为图11中传统传动带的一个元件的前视图;图14为与图2类似的不完全的侧视图,但所示为图13中元件的侧视图,部分为侧面;图15A为图11中的传统传动带在伸直状态的一个剖面上的不完全的侧视图;图15B为图11中的传统传动带在弯曲状态的一个剖面上的不完全的侧视图;图16为与图3类似的放大的侧视图,只是所示为另一个传统用于无级传动的传动带的元件;图17为图16中传统传动带的不完全的侧视图;图18A为在主动带轮上在第一传动比时图16中的传统传动带的不完全的侧视图; 图18B为与图18A类似的不完全的侧视图,只是所示为在从动带轮上在第一传动比时的图16中的传统传动带;图19A为在主动带轮上在第二传动比时图16中的传统传动带的不完全的侧视图;图19B为与图19A类似的不完全的侧视图,只是所示为在从动带轮上在第二传动比时的图16中的传统传动带;图20A为在主动带轮上在第三传动比时图16中的传统传动带的不完全的侧视图;以及图20B为与图19A类似的不完全的侧视图,只是所示为在从动带轮上第三传动比时的图16中的传统传动带;实现专利技术的最佳方式为了容易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对图11到20所画的传统的用于无级传动(CVT)的传动带作一简要回顾。参阅图11到15B,其中示出的传统的用于无级传动的传动带1′有一由多层无端的或环状的钢片3a到3n叠合而成的叠层环3,还有许多一般为楔状的元件2′被支承在叠层环3上并沿着叠层环3的纵向或周边方向对齐,使相邻元件可互相接触。这样一种传统传动带,例如曾在日本专利公报55-100443号上公开过。传动带1′被卷绕在一个动力输入带轮或主动带轮12和一个动力输出带轮或从动带轮13上,如图12所示。第一带轮12,13都同轴设置有可周向旋转的轴向可移轮对和固定轮对(未图示)。主动带轮12的固定轮对通过一根动力输入轴(未图示)连接到发动机上,而从动带轮13的固定轮对通过一根动力输出轴连接到车辆行驶轮的轴上。每一带轮的可移轮对和固定轮对都有一般为截圆锥形的表面,它们同轴并且互相面对,从而在它们之间形成一条带轮槽(未图示)。带轮槽的形状是在径向向外的方向上宽度或轴向尺寸增加,因此在断面上一般为V形。可移轮对可在轴向推力下沿轴向相对于固定轮对而移动,这个轴向推力可根据设有无级传动的车辆的运行条件来决定,因此带轮槽的宽度是可改变的。每一元件2′都有两个互相面对的倾斜的侧面5、5,分别与每一带轮的可移轮对和固定轮对的两个面对的截圆锥面摩擦接触。这样,改变带轮槽的宽度就可连续改变传动带1′在带轮上的通过半径(图15B中的r)。应该知道,无级传动的传动比或速比是由传动带1′在从动带轮13上的通过半径r除以在主动带轮12上的通过半径r得出的。在这样一条用于无级传动的传动带1′中,在相邻元件2′、2′之间存在着微小的初始间隙Cs,该间隙Cs在传动带1′的周边方向上小于每一元件2′的厚度。如图13到15所示,传动带1的每一个元件2′都有两个相对而倾斜的侧面5、5,分别与每一带轮1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无级传动的传动带,它包括: 一个刚性环;和 多个刚性的第一元件,它们被支承在所说环上并沿所说环的周边方向对齐,以便互相邻接,每个元件都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它们在所说环的旋转方向上分别面向元件的前方和后方,在所说第一表面上制有第一锁扣边,而在所说第二表面上制有第二锁扣边,相应的相邻元件的所说第一和第二表面可互相接触,所说第一表面有一在所说第一锁扣边径向内侧制出并从所说第一锁扣边沿径向向内延伸的第一倾斜面,以致元件的厚度沿径向向内的方向逐渐减小,还有一个在所说第一锁扣边径向外侧制出并从所说第一锁扣边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外径向面,所说第二表面有一在所说第二锁扣边径向内侧制出并从所说第二锁扣边向内延伸的第二面,还有一个在所说第二锁扣边径向外侧制出并从所说第二锁扣边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二外径向面,所述第二面比所述第二外径向面低陷,使得所说元件在第二面的厚度比在第二外径向面的厚度小,所说第二锁扣边位在所说第一锁扣边的径向外侧并可与所说相邻元件的第一表面接触,所说元件的相邻元件可互相相对倾斜,从而使所说传动带能圆滑地绕过无级传动的带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大介
申请(专利权)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