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带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873286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3 00:12
传动带(B)具有在该传动带(B)缠绕到平带轮上时与该平带轮接触的橡胶凹凸面(17)。该凹凸面(17)的凸部的顶面(18)形成为平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动带及其制造方法本申请是国家申请号为201380040867.3、进入中国国家阶段日期为2015年1月30日,专利技术名称为“传动带及其制造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动带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汽车附件驱动用带传动装置中,包括例如采用了多楔带缠绕到曲轴带轮、动力转向装置用带轮、空调用带轮、水泵用带轮及交流发电机用带轮等上的S形驱动方式(serpentinedrivetype)的带传动装置。并且,在此种带传动装置中,包括构成为用自动张紧装置、固定惰轮等平带轮推压多楔带的背面以赋予带张力的带传动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下述
技术实现思路
,即:为了改善因多楔带背面接触惰轮所产生的粘附磨损等而导致的异常声音,在多楔带的背面设置形成了纺织品的凹凸图案的橡胶层而不层叠覆盖用帆布。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5-6159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传动带具有在该传动带缠绕到平带轮上时与该平带轮接触的橡胶凹凸面,该凹凸面的凸部的顶面形成为平面。本专利技术的传动带的制造方法为:通过使橡胶组合物压接在成形面上来形成与所述平带轮接触的凹凸面,该成形面是凸部的顶面形成为平面的凹凸面的转印面。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楔带的立体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楔带之变形例的立体图。图3是图2的多楔带背面的照片。图4是图2的多楔带背面的俯视图。图5是示出纬重平组织的织造结构的立体图。图6是使用了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楔带的汽车附件驱动用带传动装置的带轮平面布置图。图7(a)~图7(d)是示出形成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楔带的背面凹凸面之方法的说明图。图8(a)~图8(e)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楔带之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平带的剖视图。图10是使用了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平带的带传动装置的带轮平面布置图。图11是粘附试验用带走行试验机的带轮平面布置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图1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楔带B。该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楔带B是一种例如用于设置在汽车发动机室内的附件驱动用带传动装置等的环形多楔带。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楔带B的尺寸如下所示,例如带长为700~3000mm,带宽为10~36mm,带厚为4.0~5.0mm。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楔带B包括橡胶制多楔带主体10,该多楔带主体10由带内周侧的构成带轮接触部分的压缩橡胶层11、中间的粘合橡胶层12和带外周侧的背面橡胶层13这三层构成。在粘合橡胶层12中埋设有芯线14,该芯线14布置成形成在带宽方向上具有螺距的螺旋。在压缩橡胶层11设有多个V型楔15,该多个V型楔15朝着带内周一侧垂下来。多个V型楔15分别形成为沿带长方向延伸的剖面呈近似倒三角形的突条,并排列着设置在带宽方向上。各个V型楔15的尺寸如下所示,例如楔高为2.0~3.0mm,基端间的宽度为1.0~3.6mm。并且,楔数为例如3~10个(在图1中楔数为3个)。粘合橡胶层12构成为带状,其剖面呈横向长度较长的矩形,其厚度例如为1.0~2.5mm。背面橡胶层13也构成为带状,其剖面呈横向长度较长的矩形,其厚度例如为0.4~0.8mm。背面橡胶层13的表面,即,如下文所述的那样当缠绕到平带轮上时与该平带轮接触的面构成为橡胶凹凸面17,该凹凸面17的凸部顶面18形成为平面。构成背面橡胶层13的表面即凹凸面17的凸部在俯视时的外径(最大外径)优选在0.3mm以上,更优选在0.5mm以上,还优选在1.4mm以下,更优选在1.2mm以下。凸部的高度,即,凹凸面17的表面粗糙度(Rz)优选在0.05mm以上,更优选在0.1mm以上,还优选在0.25mm以下,更优选在0.2mm以下。在此,能够根据JISB0601(2001)的附录1利用表面粗糙度仪对凹凸面17的表面粗糙度(Rz)进行测量。构成背面橡胶层13的表面即凹凸面17的很多凸部可以是尺寸结构不同的凸部混在一起构成的,不过优选由尺寸结构相同的凸部构成。作为构成背面橡胶层13的表面即凹凸面17的各个凸部的纵向剖面形状,能够列举出例如梯形、横向长度较长的矩形、纵向长度较长的矩形等。作为构成背面橡胶层13的表面即凹凸面17的各个凸部在俯视时的形状,能够列举出例如圆形、三角形、矩形、多边形、不定形等。构成背面橡胶层13的表面即凹凸面17的很多凸部可以是纵向剖面形状及/或俯视时的形状不同的凸部混在一起构成的,不过优选由纵向剖面形状和俯视时的形状相同的凸部构成。构成背面橡胶层13的表面即凹凸面17的很多凸部可以是离散着分散设置的,也可以是连续着设置的,还可以是由多个凸部连续形成的凸部群离散着分散设置的。当凸部离散着分散设置时或者由多个凸部连续形成的凸部群离散着分散设置时,凸部间或凸部群间的间隔为例如1.0~1.5mm。当凸部离散着分散设置时或者由多个凸部连续形成的凸部群离散着分散设置时,凸部或凸部群可以有规则地设置以形成图案,还可以无规则地设置。背面橡胶层13的表面即凹凸面17在俯视时的面积中,凸部的为平面的顶面18的面积总和优选在10%以上,更优选在30%以上,还优选在60%以下,更优选在50%以下。在此,能够利用三维粗糙度测量仪对凸部顶面18的面积进行测量。凹凸面17可以形成为与例如机织布、针织布、无纺布、帘子布等的表面相同的形态。在这些当中,优选凹凸面17形成为与重平机织布的表面相同的形态。图2示出图1所示的多楔带的变形例,该变形例所涉及的是下述多楔带B,该多楔带B的凹凸面17形成为与日本专利第3722478号公报中的图5和图6所记载的重平机织布的表面相同的形态。图3是将图2所示的多楔带B的凹凸面17放大后得到的1600×1200像素的照片。此外,931像素为10mm。图4将图3中凹凸面17的凸部图示化,还示出了重平机织布的纬线D和经线E的方向。凸部的顶面18为近似椭圆形。重平机织布可以为纬重平组织的织造结构,还可以为经线和纬线调换过来的经重平组织的织造结构。例如,如图5所示,纬重平机织布是相对于一根纬线D而言以两根经线E为一组使该纬线D相对经线E起伏地交织而成的,其具有纬线D相对于每两根经线E而言交替地在表里出现的图案,并具有相邻的纬线D以与上述纬线相反的图案相对于每两根经线E而言交替地在表里出现的图案。当然,也可以具有相对于每三根以上的经线E而言交替地在表里出现的图案。在与重平机织布的表面为相同形态的凹凸面17中,凸部由纬线D和经线E的交点构成。在与重平机织布的表面为相同形态的凹凸面17中,经线图案和纬线图案可以与带长方向交叉,并且经线图案或纬线图案也可以沿带长方向延伸。在与重平机织布的表面为相同形态的凹凸面17中,经线图案和纬线图案可以正交,也可以以90°以外的其它角度交叉。根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多楔带,虽然能够寄期望于防止溅上水时的打滑及异常声音产生,但是当背面的橡胶凹凸面与平带轮接触时,该凸部的接触成为点接触或线接触,为此很容易产生因背面磨损而出现的橡胶粉末,该橡胶粉末粘附在背面及/或平带轮上,其结果是在背面与平带轮之间有可能产生异常声音。不过,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楔带B,当该多楔带缠绕到平带轮上时与该平带轮接触的背面橡胶层13的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传动带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动带,其具有在该传动带缠绕到平带轮上时与该平带轮接触的橡胶凹凸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面的凸部的顶面形成为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8.02 JP 2012-1722131.一种传动带,其具有在该传动带缠绕到平带轮上时与该平带轮接触的橡胶凹凸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面离散着分散设置有构成所述凹凸面的凸部,且所述凸部的顶面形成为近似椭圆形的平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的为平面的顶面的面积总和在所述凹凸面的面积中占10~6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带,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凹凸面的凸部在俯视时的外径为0.3~1.4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面的用Rz表示的表面粗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草野隆行
申请(专利权)人:阪东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