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FSA有限公司专利>正文

用于驱动自行车中变速器的铰接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2089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链包括多个外部链环(2),每个均通过一对平行外部板(4、5)以及通过放在两个外部板(4、5)之间的两个旋转枢轴(6)进行限定。该链也包括多个内部链环(3),每个均通过一对平行内部板(7、8)以及通过放在所述板和每个内部链环(3)之间的两个衬套(9)进行限定。每个旋转枢轴(6)共轴插入衬套(9)内并且因此限定交替连续的外部链环(2)和内部链环(3),并且与衬套(9)一起限定球形结合表面。该链也包括用于减小相对于每对相邻链环(2、3)的对齐方向的旋转的可能性的抗旋转元件(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驱动自行车中变速器的铰接链
技术介绍
已知,通常用于自行车变速器的链由铰接链环构成。这些链环由旋转安装在圆柱枢轴上的平行衬套制成。每个衬套在其每个端部处稳固地连接到板上,并且每个枢轴在其每个端部处稳固地连接到另一板上。枢轴显示出比衬套更大的长度,并且连接到衬套上的两个板相对于连接枢轴的两个板处于内部位置,以便连接衬套的板的第一端放在连接枢轴的板的第二端上。进一步的衬套稳固地连接内部板的第二端;在进一步衬套的内部容纳进一步的枢轴,其中枢轴稳固地连接两个进一步外部板的第一端,限定完全的内部链链环。类似地,通过在其两个端部处分别连接两个外部板的第一和第二端部的两个枢轴限定外部链环,使得通过交替地将多个内部链环连接到多个外部链环上而闭合链。为了防止在链和安装链的嵌齿轮之间的刮擦,现有技术教导在外部结合到衬套上的旋转辊,或者旋转地将衬套结合到内部板上,使得它们呈现直接的辊功能。得益于在枢轴和衬套之间的旋转结合,每个链环在枢轴的纵向轴的垂直平面上相对于相邻链环自由旋转,使得链能够传递在不同尺寸的嵌齿轮对之间的驱动。之间传递驱动的两个轮可以不完全共面,也即,因为链安装在具有已知系统的自行车上,该已知系统用于在从动嵌齿或小齿轮和已知为嵌齿轮的驱动嵌齿之间的齿轮结合变体,其中使得链在几个同心布置的嵌齿轮上横向平移。在这些齿轮系统中,链必须提供有一定程度的横向变形能力。在传统的链中,通过在每个枢轴和容纳该枢轴的衬套之间的结合中所包括预定程度的游隙来获得该变形能力。得益于该游隙,枢轴能够相对于容纳其的衬套切换进入倾斜位置。以此方式,每个内部链环除了在枢轴的轴的垂直轴上相对于两个相邻外部链环自由纵向旋转之外,也能够在包含属于相邻外部链环的枢轴的纵向轴的平面上、在一定限度内横向旋转。在该旋转构造中,在枢轴和相应衬套之间的接触不再沿着直线分布,而是在某些地点很集中,产生很高的压力,这些压力会引起磨损的相当多的问题。而且,在链与嵌齿轮嵌合的地方,由于在链上每个衬套之间的结合以及在嵌齿轮上每个嵌齿之间的凹槽,其对齐并且使得其链环以标准距离布置在彼此之间。因此,在外部链环之间的未对齐在链环离开嵌齿轮时刻突然发生并且再对齐,该时刻也包括在枢轴和衬套之间在链中的游隙的利用,并且当链链环进入在传动嵌齿轮上的嵌齿时同样突然地包含该游隙。链构造的这些急剧变化产生在变速器中一定程度的噪音,并且在相对运动的部件上使得磨损明显。该磨损也增加在枢轴和衬套之间游隙的程度,使得衬套变得能够采取相对于衬套更加倾斜的位置。这些倾斜使得内部链环施加杠杆作用在它们所连接的外部链环上,并且在效果上更向外推动外部链环。这会以外部链环变得从枢轴脱离而结束,引起链断裂。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并且尤其是使得横向倾斜比能够通过传统链获得的倾斜更大,同时消除在枢轴和衬套之间的游隙并因此消除振动,并且即使当链不轴向工作时也确保在衬套和枢轴之间的接触总是沿着表面产生,从而获得更安静和更少磨损的操作,本申请人在以前的专利申请中提出新的和原创的技术方案,其由如下构成在每个衬套和相应枢轴之间限定球形往复结合表面,该结合表面用于使得能够围绕相应主旋转轴的垂直轴在两个相邻链环之间的旋转。在往复对齐中确认主旋转轴的每个枢轴的纵向轴和每个衬套的纵向轴围绕球形结合表面的中心自由往复旋转。该移动的自由转化为根据如下角度相对于链环彼此对齐的纵向的旋转和倾斜的可能性该角度能够超过四度,并且通过适当设定构成链的元件的尺寸、在设计阶段、在任何情况下能够限定该角度。换句话说,对于每对相邻的外部和内部链环来说,得益于在每个枢轴和相应衬套之间的球形接触和结合表面的存在,围绕与所述结合的纵向对齐轴相重合的旋转轴的往复扭转旋转以及围绕横向旋转轴的往复横向旋转都是可能的,上述横向旋转轴垂直于包含主旋转轴的纵向平面。如上所述,现有技术包括一些限制和缺点。特别地,如上所述,在每个相邻对链环之间的旋转可能性在一些工业应用中有用,此处有必要传送在具有斜轴的嵌齿轮之间的驱动,但是当应用到自行车上时,在每个嵌齿插入在两个辊和相应内部或外部板之间的小空间的时刻,会在链和嵌齿轮之间产生阻碍;这是因为每个空间会不完善地与嵌齿对齐。当在自行车中产生时引起踏板流畅降低的阻碍现象,在变速过程中,也即当引起链从一个传动嵌齿轮到另一个横向平移时最频繁地出现。然而,甚至在正常动力驱动传送过程中,当链不经受从一个传动齿轮到另一个的改变时,嵌齿轮可以不共面并且由于由外部链环形成的空间稍宽于由内部链环限定的空间,因此在外部链环中具有更大的嵌齿空间游隙,因此在定向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规则性,并且由于嵌齿交替连续的插入和移去不均匀宽度的空间,从而具有链的连续轻微的横向振动。也值得指出链的轻微横向振动会引起扭转旋转,并因此会显出如上已经提到由此引起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上述缺点的铰接链。本专利技术的重要目的在于提供用于自行车的铰接链,其中每个衬套和相应枢轴显示出球形结合表面,该表面比现有技术表面更规则及更低摩擦地运行,特别是在链从一个嵌齿轮到另一个转换的阶段以及在高度倾斜构造中完成工作的过程中。具体的目的通过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此后限定的技术方案的铰接链而获得。
技术实现思路
现在将通过非限制实例的方式在根据本专利技术铰接链的优选实施例中描述本专利技术,该优选实施例在附图中通过非限制实例方式示出,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铰接链的一些链环的透视图;图2是图1的链的一些组件的透视图及分解图;图3是根据图1的线III-III的截面;图4、5、6示出链的元件的三种构造变体;图7、8、9、10示出链的适当元件的四种构造变体。参照附图,1指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铰接链。铰接链1包括第一多个链环,因为它们的布置其将在此后定义为链环2;和第二多个链环或内部链环3,其可旋转和连续地围绕相应主旋转轴X进行连接,当两个链环位于相同平面中时上述主旋转轴X是一个链环相对于下一链环的旋转轴。更精确地,如图1清楚示出的,链1由交替连续的外部链环2和内部链环3形成。特别地,每个外部链环2显示出具有第一端4a和第二端4b的第一外部板4以及平行于第一外部板4并且具有第一端5a和第二端5b的第二外部板5。通过在第一端4a、5a和第二端4b、5b处放在第一和第二外部板4、5之间的两个旋转枢轴6稳固地连接每个第一链环2的两个外部板4和5。特别地,两个外部板4、5显示出相同的双叶形状,并且在每个叶处提供有端孔4d、5d,每个枢轴6的端6a、6b将插入上述端孔4d、5d内。类似地,每个内部链环3均显示出具有第一端7a和第二端7b的第一内部板7以及平行于第一外部板7并且具有第一端8a和第二端8b的第二内部板8。内部链环3的内部板7、8显示出双叶形状。在包括在两叶之间的中间部分中,板7、8显示出具有在边缘附近将该部分变薄作用的斜切,这具有提高链与嵌齿的啮合的作用。每个内部链环3的第一和第二内部板7、8通过放在第一端7a、8a和第二端7b、8b之间的两个衬套9相互往复结合。更精确地,参照图2,衬套9显示出两个轴环10,它们能够插入在第一端7a、8a和第二端7b、8b中提供的专用孔11中。属于外部链环2的每个旋转枢轴6共轴地插入相应衬套9中,以便限定围绕相应主旋转轴X可旋转和连续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自行车驱动变速器的铰接链,包括:多个外部链环(2),其每个均至少显示出具有第一端(4a)和第二端(4b)的第一外部板(4),以及平行于第一外部板(4)并且具有第一端(5a)和第二端(5b)的第二外部板(5);多个旋转 枢轴(6),其在相应第一外部板(4)和第二外部板(5)的第一端(4a、5a)和第二端(4b)的位置处放在每个外部链环(2)的第一外部板(4)和第二外部板(5)之间;多个内部链环(3),每个内部链环(3)均显示出具有第一端(7a)和第 二端(7b)的第一内部板(7)以及平行于第一内部板(7)并且具有第一端(8a)和第二端(8b)的第二内部板(8);多个衬套(9),其在第一端(7a、8a)和第二端(7b、8b)处放在每个内部链环(3)的第一内部板(7)和第二内部板( 8)之间,每个旋转枢轴(6)共轴插入多个衬套(9)的衬套(9)内,用于限定围绕相应主旋转轴(X)可旋转和连续地连接的外部链环(2)和内部链环(3)的交替连续;多个衬套(9)中每一个与相应枢轴(6)一起限定球形结合表面,该表面用于允许 围绕主旋转轴(X)的垂直轴在内部链环(3)和相邻外部连接(2)之间的旋转,其中,包括抗旋转元件(12),该元件减小相对每对链环的对齐方向(y)旋转的可能性,上述链环为内部链环(3)和外部连接(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E里吉S蒙塔纳里
申请(专利权)人:FSA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