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轮总成及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1534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飞轮总成,包括盘状并与曲轴连接的前端壳体,同轴固装于前端壳体内圈并驱动变速箱传动轴的中间驱动盘;环绕中间驱动盘的周向,并同步固装于前端壳体和中间驱动盘上的弹性动力传递装置。前端壳体成盘状结构并与曲轴连接,对发动机的扭矩进行传递,中间驱动盘与变速箱传动轴连接将扭矩输出,前端壳体和中间驱动盘之间设置弹性动力传递装置,前端壳体由曲轴带动转动过程中,通过弹性动力传递装置将扭矩传递到中间驱动盘上,通过设置弹性动力传递装置对扭矩进行输出,利用其自身的弹性力降低发动机与整机扭矩传递过程中的扭振,实现了扭矩输出,降低了飞轮总成的复杂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

Flywheel assembly and eng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飞轮总成及发动机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发动机及飞轮总成。
技术介绍
飞轮是一个转动惯量很大的圆盘形零件,其作用为保证曲轴转速均匀性。飞轮在安装到整机上时,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飞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为实现整机启动并将发动机动力扭矩平顺传递给整机的功能,在飞轮1`本体上热装飞轮齿圈2`,飞轮1轴心安装深沟球轴承3`,并通过挡圈定位,飞轮1`后端与摩擦式离合器5`配合。现有飞轮自身功能单一,无法实现整机启动并将发动机动力扭矩平顺传递给整机的功能,而实现上述功能的后端传动机构结构复杂,尺寸及重量大,各零件配合失效风险高。因此,如何降低飞轮结构的复杂性,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飞轮总成,以降低飞轮结构的复杂性;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飞轮总成,包括盘状并与曲轴连接的前端壳体,同轴固装于所述前端壳体内圈并驱动变速箱传动轴的中间驱动盘;环绕所述中间驱动盘的周向,并同步固装于所述前端壳体和所述中间驱动盘上的弹性动力传递装置。优选地,在上述飞轮总成中,还包括与所述前端壳体同轴布置,并压装于所述中间驱动盘和所述弹性动力传递装置上的后端壳体。优选地,在上述飞轮总成中,所述前端壳体的外圈上环绕布置有飞轮齿圈。优选地,在上述飞轮总成中,所述后端壳体的外圈加工有OT刻线和信号孔。优选地,在上述飞轮总成中,所述中间驱动盘为内圈加工有传动花键的中间花键。优选地,在上述飞轮总成中,所述弹性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多个长度方向沿所述中间驱动盘的径向布置,弹性方向环绕所述中间驱动盘的周向层叠压紧布置的弹簧片。优选地,在上述飞轮总成中,所述中间驱动盘的外圈开设有多个沿其宽度方向布置的限位槽,所述弹簧片卡装于所述限位槽内。优选地,在上述飞轮总成中,所述前端壳体和所述后端壳体上环绕其周向布置有多个对二者进行锁紧的锁紧螺栓。优选地,在上述飞轮总成中,还包括卡装于所述前端壳体和所述后端壳体之间,对所述弹簧片的外圈进行压紧限位的紧固圈;所述前端壳体和所述后端壳体上均开设有与所述紧固圈的外圈抵接配合的限位台阶。一种发动机,其上设置有将发动机动力扭矩传递至整机的飞轮总成,所述飞轮总成为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飞轮总成。本技术提供的飞轮总成,包括盘状并与曲轴连接的前端壳体,同轴固装于前端壳体内圈并驱动变速箱传动轴的中间驱动盘;环绕中间驱动盘的周向,并同步固装于前端壳体和中间驱动盘上的弹性动力传递装置。前端壳体成盘状结构并与曲轴连接,对发动机的扭矩进行传递,中间驱动盘与变速箱传动轴连接将扭矩输出,前端壳体和中间驱动盘之间设置弹性动力传递装置,前端壳体由曲轴带动转动过程中,通过弹性动力传递装置将扭矩传递到中间驱动盘上,通过设置弹性动力传递装置对扭矩进行输出,利用其自身的弹性力降低发动机与整机扭矩传递过程中的扭振,实现了扭矩输出,降低了飞轮总成的复杂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飞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飞轮总成的径向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飞轮总成的爆炸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飞轮总成,降低了飞轮结构的复杂性;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2和图3所示,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飞轮总成的径向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飞轮总成的爆炸视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飞轮总成,包括盘状并与曲轴连接的前端壳体1,同轴固装于前端壳体1内圈并驱动变速箱传动轴的中间驱动盘2;环绕中间驱动盘2的周向,并同步固装于前端壳体1和中间驱动盘2上的弹性动力传递装置4。前端壳体1成盘状结构并与曲轴连接,对发动机的扭矩进行传递,中间驱动盘2与变速箱传动轴连接将扭矩输出,前端壳体1和中间驱动盘2之间设置弹性动力传递装置2,前端壳体1由曲轴带动转动过程中,通过弹性动力传递装置4将扭矩传递到中间驱动盘2上,通过设置弹性动力传递装置4对扭矩进行输出,利用其自身的弹性力降低发动机与整机扭矩传递过程中的扭振,实现了扭矩输出,降低了飞轮总成的复杂性。在本案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与前端壳体1同轴布置,并压装于中间驱动盘2和弹性动力传递装置4上的后端壳体3。前端壳体1和后端壳体3共同将中间驱动盘2和弹性动力传递装置4压紧于二者之间,提高扭矩传递结构的稳定性。前端壳体1的内圈设置前端法兰盘11,通过其上开设螺栓孔与曲轴紧固连接。中间驱动盘2与变速箱传动轴连接,后端壳体3的内圈开设传动轴的通过孔,避免后端壳体3与传动轴的干涉。在本案一具体实施例中,前端壳体1的外圈上环绕布置有飞轮齿圈12。后端壳体3的外圈加工有OT刻线和信号孔31。飞轮总成由前端壳体1和后端壳体3固接,进行扭矩传递,将前端壳体外圈上设置飞轮齿圈,用于启动机的驱动。优选地,飞轮齿圈12可一体成型于前端壳体1外圈上,即采用机加工的方式在前端壳体1上直接加工飞轮齿圈12,降低其制备难度。将OT刻线和信号孔31加工至后端壳体3的外圈,用于判断上止点、校准点火定时、喷油定时以及调整气门间隙。由于飞轮总成由前端壳体1和后端壳体3分体组成,可在二者的外圈分别加工飞轮齿圈12及信号孔31结构,无需采用飞轮齿圈外套的形式,飞轮加工方式简单,较少零部件数量,有效降低整机重量。在本案一具体实施例中,中间驱动盘2为内圈加工有传动花键的中间花键。中间驱动盘2采用中间花键的形式,对应地,变速箱传动轴的外圈加工与中间花键内圈的花键配合的传动结构,进一步提高传动稳定性。在本案一具体实施例中,弹性动力传递装置4包括多个长度方向沿中间驱动盘的径向布置,弹性方向环绕中间驱动盘2的周向层叠压紧布置的弹簧片。弹性动力传递装置4采用弹簧片层叠压紧布置的结构,每个弹簧片的长度方向沿中间驱动盘的径向伸出,宽度方向沿轴向布置,以减轻飞轮总成的总体厚度。弹簧片的厚度方向沿中间驱动盘的周向,则在进行扭矩传递时,通过弹簧片的形变吸收扭振,进一步提高动力传递稳定性。当然,弹性动力传递装置也可以采用其他在扭矩传递过程中,能够产生形变的或弹性力的连接部件。在本案一具体实施例中,中间驱动盘2的外圈开设有多个沿其宽度方向布置的限位槽21,弹簧片卡装于限位槽内。飞轮总成进行动力传递,前端壳体1通过弹簧片带动中间驱动盘2转动,因此需要保证弹簧片与前端壳体1和中间驱动盘2具有稳定的传动连接结构,将中间驱动盘2的外圈设置多个限位槽21,弹簧片的内圈卡入到限位槽21内,由弹簧片的内圈拖动中间驱动盘2转动,进而实现对变速箱传动轴动力输出。在本案一具体实施例中,前端壳体1和后端壳体3上环绕其周向布置有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轮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盘状并与曲轴连接的前端壳体,同轴固装于所述前端壳体内圈并驱动变速箱传动轴的中间驱动盘;环绕所述中间驱动盘的周向,并同步固装于所述前端壳体和所述中间驱动盘上的弹性动力传递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轮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盘状并与曲轴连接的前端壳体,同轴固装于所述前端壳体内圈并驱动变速箱传动轴的中间驱动盘;环绕所述中间驱动盘的周向,并同步固装于所述前端壳体和所述中间驱动盘上的弹性动力传递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轮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前端壳体同轴布置,并压装于所述中间驱动盘和所述弹性动力传递装置上的后端壳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壳体的外圈上环绕布置有飞轮齿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壳体的外圈加工有OT刻线和信号孔。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驱动盘为内圈加工有传动花键的中间花键。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玉霞刘蒙吉学之许成于航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