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缸盖内孔去毛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8756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缸盖内孔去毛刺装置,包括握把和轴柱,所述握把的内部开设有预留槽,所述握把的右表面开设有置物槽,且置物槽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柱,同时活动柱的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电线和传动轴,所述活动柱的外端通过传动带和凹槽与握把相互连接,且传动带通过连接辊与握把相互连接,同时传动带的右端内侧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端通过连接柱与握把相互连接,所述轴柱固定在活动柱的右端,且轴柱的外端通过滑槽和滑块与握把相互连接。该发动机缸盖内孔去毛刺装置,不仅便于增加装置整体打磨工作的稳定性,同时便于使用者对打磨头的深度和角度进行调节,增加装置整体的工作效率。

A Deburring Device for Inner Hole of Engine Cylinder H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缸盖内孔去毛刺装置
本技术涉及打磨
,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缸盖内孔去毛刺装置。
技术介绍
毛刺金属件表面出现余屑和表面极细小的显微金属颗粒,这些被称为毛刺。毛刺越多,其质量标准越低,钢材表面缺陷之一,表现为冷切、热锯或火焰切割的钢材端部有不齐的飞边,焊管时焊缝处有挤出的多余金属,冷切产品端部毛刺的厚度取决于刀刃间的缝隙。去毛刺,就是去除在零件面与面相交处所形成的刺状物或飞边。毛刺的危害性尤为明显,逐渐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并开始对毛刺的生成机理及去除方法进行研究,发动机缸盖内孔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毛刺,由于位置靠内,需要手动进行去除,但是目前大多数内孔去毛刺装置不便于对打磨头的深浅位置和旋转角度进行调整,使毛刺的打磨效率降低,影响发动机缸盖的生产效率。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发动机缸盖内孔去毛刺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缸盖内孔去毛刺装置,解决了目前大多数内孔去毛刺装置不便于对打磨头的深浅位置和旋转角度进行调整,使毛刺的打磨效率降低,影响发动机缸盖的生产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缸盖内孔去毛刺装置,包括握把和轴柱,所述握把的内部开设有预留槽,且预留槽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柱,同时支撑柱的外围包裹有支撑弹簧,所述握把的右表面开设有置物槽,且置物槽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柱,同时活动柱的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电线和传动轴,且电线的上下两侧均开通有通孔,所述活动柱的外端通过传动带和凹槽与握把相互连接,且传动带通过连接辊与握把相互连接,同时传动带的右端内侧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端通过连接柱与握把相互连接,且固定块的外端固定有控制杆,同时控制杆通过伸缩槽和连接弹簧与握把相互连接,所述轴柱固定在活动柱的右端,且轴柱的外端通过滑槽和滑块与握把相互连接,同时滑块的外端通过限位柱和升降槽与握把相互连接,所述限位柱通过容纳槽与滑块相互连接,且限位柱的上端通过拉伸弹簧与滑块相互连接,所述轴柱的右端通过卡槽与保护套相互连接,且保护套的左表面开设有活动槽,且活动槽的左端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右端通过承接轮和连接轮与打磨头相互连接,且连接轮的上端通过连接杆和限位盘与保护套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活动柱的外表面和传动带的外表面均呈锯齿状结构,且二者啮合连接,同时传动带关于活动柱的水平轴线对称分布有两个。优选的,所述连接柱为伸缩结构,且连接柱在固定块的内表面等间距分布有三个。优选的,所述控制杆通过伸缩槽和连接弹簧与握把构成伸缩机构,且连接弹簧的初始长度等于伸缩槽的深度。优选的,所述轴柱通过滑槽和滑块与握把构成滑动机构,且滑块通过限位柱和拉伸弹簧与握把构成伸缩机构,同时滑块关于轴柱的水平轴线对称分布有两个。优选的,所述保护套的左端外表面和卡槽的右端外表面均呈螺纹状结构,且二者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承接轮和连接轮的外表面均呈锯齿状结构,且二者呈90°啮合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发动机缸盖内孔去毛刺装置,活动柱与传动带的锯齿状结构便于使用者对活动柱的移动距离进行控制,同时传动带的分布增加了传动带与活动柱之间连接的稳固性,连接柱的伸缩结构便于对固定块进行支撑,避免固定块在移动过程中的左右晃动,同时连接柱的分布使固定块的上下移动更加稳固,增加固定块与传动带之间的连接稳固性,控制杆与握把的伸缩机构便于使用者将固定块向下移动,提高装置整体的使用效率,轴柱与握把的滑动机构便于使用者对轴柱的伸出长度进行调节,且滑块与握把的伸缩机构便于使用者对轴柱的旋转角度进行固定和调节,保护套与卡槽的螺纹连接增加了保护套与轴柱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同时便于使用者对保护套进行拆卸和安装,承接轮与连接轮的啮合连接增加了电机对打磨头的驱动效率,提高装置整体的工作效率。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图1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握把—1、预留槽—2、支撑柱—3、支撑弹簧—4、置物槽—5、活动柱—6、电机—7、电线—8、通孔—9、传动带—10、凹槽—11、连接辊—12、固定块—13、连接柱—14、控制杆—15、伸缩槽—16、连接弹簧—17、轴柱—18、滑槽—19、滑块—20、升降槽—21、限位柱—22、容纳槽—23、拉伸弹簧—24、保护套—25、卡槽—26、传动轴—27、活动槽—28、承接轮—29、连接轮—30、打磨头—31、连接杆—32、限位盘—33。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缸盖内孔去毛刺装置,包括握把1、预留槽2、支撑柱3、支撑弹簧4、置物槽5、活动柱6、电机7、电线8、通孔9、传动带10、凹槽11、连接辊12、固定块13、连接柱14、控制杆15、伸缩槽16、连接弹簧17、轴柱18、滑槽19、滑块20、升降槽21、限位柱22、容纳槽23、拉伸弹簧24、保护套25、卡槽26、传动轴27、活动槽28、承接轮29、连接轮30、打磨头31、连接杆32和限位盘33,握把1的内部开设有预留槽2,且预留槽2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柱3,同时支撑柱3的外围包裹有支撑弹簧4,握把1的右表面开设有置物槽5,且置物槽5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柱6,同时活动柱6的内部安装有电机7,电机7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电线8和传动轴27,且电线8的上下两侧均开通有通孔9,活动柱6的外端通过传动带10和凹槽11与握把1相互连接,且传动带10通过连接辊12与握把1相互连接,同时传动带10的右端内侧设置有固定块13,固定块13的内端通过连接柱14与握把1相互连接,且固定块13的外端固定有控制杆15,同时控制杆15通过伸缩槽16和连接弹簧17与握把1相互连接,轴柱18固定在活动柱6的右端,且轴柱18的外端通过滑槽19和滑块20与握把1相互连接,同时滑块20的外端通过限位柱22和升降槽21与握把1相互连接,限位柱22通过容纳槽23与滑块20相互连接,且限位柱22的上端通过拉伸弹簧24与滑块20相互连接,轴柱18的右端通过卡槽26与保护套25相互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缸盖内孔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握把(1)和轴柱(18),所述握把(1)的内部开设有预留槽(2),且预留槽(2)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柱(3),同时支撑柱(3)的外围包裹有支撑弹簧(4),所述握把(1)的右表面开设有置物槽(5),且置物槽(5)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柱(6),同时活动柱(6)的内部安装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电线(8)和传动轴(27),且电线(8)的上下两侧均开通有通孔(9),所述活动柱(6)的外端通过传动带(10)和凹槽(11)与握把(1)相互连接,且传动带(10)通过连接辊(12)与握把(1)相互连接,同时传动带(10)的右端内侧设置有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的内端通过连接柱(14)与握把(1)相互连接,且固定块(13)的外端固定有控制杆(15),同时控制杆(15)通过伸缩槽(16)和连接弹簧(17)与握把(1)相互连接,所述轴柱(18)固定在活动柱(6)的右端,且轴柱(18)的外端通过滑槽(19)和滑块(20)与握把(1)相互连接,同时滑块(20)的外端通过限位柱(22)和升降槽(21)与握把(1)相互连接,所述限位柱(22)通过容纳槽(23)与滑块(20)相互连接,且限位柱(22)的上端通过拉伸弹簧(24)与滑块(20)相互连接,所述轴柱(18)的右端通过卡槽(26)与保护套(25)相互连接,且保护套(25)的左表面开设有活动槽(28),同时活动槽(28)的左端连接有传动轴(27),所述传动轴(27)的右端通过承接轮(29)和连接轮(30)与打磨头(31)相互连接,且连接轮(30)的上端通过连接杆(32)和限位盘(33)与保护套(25)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缸盖内孔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握把(1)和轴柱(18),所述握把(1)的内部开设有预留槽(2),且预留槽(2)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柱(3),同时支撑柱(3)的外围包裹有支撑弹簧(4),所述握把(1)的右表面开设有置物槽(5),且置物槽(5)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柱(6),同时活动柱(6)的内部安装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电线(8)和传动轴(27),且电线(8)的上下两侧均开通有通孔(9),所述活动柱(6)的外端通过传动带(10)和凹槽(11)与握把(1)相互连接,且传动带(10)通过连接辊(12)与握把(1)相互连接,同时传动带(10)的右端内侧设置有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的内端通过连接柱(14)与握把(1)相互连接,且固定块(13)的外端固定有控制杆(15),同时控制杆(15)通过伸缩槽(16)和连接弹簧(17)与握把(1)相互连接,所述轴柱(18)固定在活动柱(6)的右端,且轴柱(18)的外端通过滑槽(19)和滑块(20)与握把(1)相互连接,同时滑块(20)的外端通过限位柱(22)和升降槽(21)与握把(1)相互连接,所述限位柱(22)通过容纳槽(23)与滑块(20)相互连接,且限位柱(22)的上端通过拉伸弹簧(24)与滑块(20)相互连接,所述轴柱(18)的右端通过卡槽(26)与保护套(25)相互连接,且保护套(25)的左表面开设有活动槽(28),同时活动槽(28)的左端连接有传动轴(27),所述传动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飞康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