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流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8221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从吸入侧(13)输送流体到压力侧(14)的齿轮流体机(1),包括壳体(2)、第一齿轮(3)和与第一齿轮局部啮合以输送流体的第二齿轮(4),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具有齿腔(9,12),相应另一齿轮(3,4)的齿(8,11)在齿轮流体机(1)工作期间至少暂时性地接合在齿腔中,其中,在特定于壳体的第一转动角度范围(α1)内,关于第一齿轮的转动轴(5)和/或第二齿轮的转动轴(6),设置齿腔(9,12)的至少一个增压室,并在特定于壳体的第二转动角度范围(α2)内设置齿腔的至少一个减压室。在此,至少一个增压室(22)和/或至少一个减压室(23)为了换向而借助于蓄压器(24)与压力侧和/或吸入侧流动技术地连接。

Gear fluid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齿轮流体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流体从吸入侧输送到压力侧的齿轮流体机,包括壳体、第一齿轮和与第一齿轮局部啮合以输送流体的第二齿轮,其中,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具有齿腔,在齿轮流体机工作期间,一齿轮的齿至少暂时性地接合在相应另一齿轮的齿腔中,在此,在关于第一齿轮的转动轴和/或第二齿轮的转动轴的、特定于壳体的第一转动角度范围内设置齿腔的至少一个增压室,并在特定于壳体的第二转动角度范围内设置至少一个齿腔的减压室。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例如专利文献DE19613835A1。该文献涉及一种内齿轮机,其具有壳体、外齿小齿轮和与该小齿轮啮合的内齿环形齿轮(Hohlrad)。该环形齿轮配置有在具有齿环的内侧面和圆柱形外侧面之间延伸的流体通道,并且在其外侧可以由壳体在两侧和在高压袋(Hochdrucktasche)的区域中以及通过位于沿环形齿轮的整个高度延伸的低压袋区域中的壳体接片来支撑。为了使泵具有良好的抽吸表现,壳体接片在环形齿轮的流体通道的盖度上具有沿环形齿轮的周向方向延伸并朝向环形齿轮和低压袋打开的凹部,因此即使在壳体接片的区域内,压力介质也能够穿过流体通道流入两个齿轮之间的区域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齿轮流体机,其优于已知的齿轮流体机,特别是减小了在吸入侧和/或压力侧的流体的压力波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齿轮流体机来实现。在此,将至少一个增压室和/或至少一个减压室流动技术地连接至压力侧和/或吸入侧,以便借助于蓄压器实现换向。齿轮流体机用于将流体从吸入侧输送到压力侧。就此而言,齿轮流体机将提供到吸入侧的流体朝压力侧的方向输送并在那里做好准备。对流体的输送会有利地造成流体的压力升高,使得流体在齿轮流体机的压力侧的压力要高于吸入侧。齿轮流体机具有壳体,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优选完全布置在该壳体中。这两个齿轮,即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为了输送流体而彼此部分地且仅部分地啮合。第一齿轮绕第一转动轴可转动地安装,第二齿轮围绕第二转动轴可转动地安装。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具有多个齿,这些齿沿周向方向容纳于齿腔之间。齿轮的齿沿周向方向限定了齿腔。齿腔也可以称为齿隙。应该注意的是,齿腔优选地在周向方向上受到齿的限定并且在径向方向上向内受限,但是在径向方向上向外以及在轴向方向上是开放的。亦即,齿腔在仅考虑其中一个齿轮时可以被理解为没有被封闭的腔室。只有通过与相应的另一齿轮和/或壳体的共同作用,才能暂时性地封闭齿腔以输送流体。在齿轮流体机工作并且两个齿轮随之转动运动期间,一个齿轮的一部分齿暂时性地接合在对应的另一齿轮的一部分齿腔中。换句话说,第一齿轮的一部分齿接合在第二齿轮一部分齿腔中,而第二齿轮的一部分齿接合在第一齿轮的一部分齿腔中。通过齿在齿腔中的结合,减小了齿腔的体积,从而挤压或者压缩流体并最终在流体上引起输送效应。齿轮流体机例如是外齿轮流体机或内齿轮流体机。在外齿轮流体机的情况下,两个齿轮分别具有外齿部,并将这两个齿轮在径向方向上关于第一齿轮的转动轴和/或第二齿轮的转动轴彼此并排地设置,使得外齿部交错接合,亦即齿轮相互啮合。相反,当齿轮流体机是内齿轮流体机时,其中一个齿轮被构造为环形齿轮,另一个齿轮被构造为小齿轮。例如,第一齿轮是环形齿轮,而第二齿轮是小齿轮,反之亦然。环形齿轮具有内齿部,而小齿轮具有外齿部。小齿轮被设置在环形齿轮中或者说被设置在环形齿轮的中心凹部中,使其外齿部与环形齿轮的内齿部接合,也就是因此使两个齿轮彼此啮合。第一齿轮的转动轴与第二齿轮的转动轴间隔开地平行设置。如果将齿轮流体机设计为内齿轮流体机,优选在环形齿轮之中除了小齿轮之外还有填充块。该填充块优选在轴向方向上具有与第一齿轮和/或第二齿轮相同的宽度。换句话说,填充块在第一齿轮或第二齿轮的整个范围内沿轴向方向延伸。该填充块用于使吸入侧和压力侧彼此密封。为此,该填充块以沿径向方向向内指向的密封面贴靠在小齿轮上或其外齿部上,并以沿径向方向向外指向的密封面贴靠在环形齿轮或其内齿部上。在本文中所阐释的齿轮流体机用于将流体从吸入侧输送到压力侧,并就此被构造为齿轮泵。但是原则上,该齿轮流体机也可以作为齿轮马达工作,其将流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在这种情况下,压力侧的压力高于吸入侧,流体将强制齿轮转动运动,以便从压力侧到达吸入侧。齿轮泵通常也可以作为齿轮马达来工作,反之亦然。相应地,齿轮马达也可以是用于将流体从吸入侧输送到压力侧的齿轮流体机的形式。就此而言,本文中的说明涵盖了齿轮泵和齿轮马达两者,在此为了简单起见仅讨论齿轮泵。一个齿腔或一部分齿腔以至少一个增压室的形式存在,而另一个齿腔或另一部分齿腔以至少一个减压室的形式存在。亦即,可以存在恰好一个增压室或多个增压室和/或恰好一个减压室或多个减压室。在本文中,部分地讨论了多个增压室和多个减压室。但是,该配置也可以直接变换为仅存在单个增压室和/或单个减压室。相反,单个增压室或单个减压室的配置可以转换为多个增压室或多个减压室。在特定于壳体的参考坐标系中,增压室布置在第一转动角度范围内,减压室布置在第二转动角度范围内。转动角度范围关于第一齿轮的转动轴或第二齿轮的转动轴来限定。在内齿轮流体机的情况下,转动角度范围优选关于环形齿轮的转动轴限定。在增压室中应该在齿轮流体机运行期间形成压力,特别是从吸入侧的压力开始并向压力侧压力的方向增加。换句话说,增压室的压力从吸入侧的压力开始增加,特别是增加至处于吸入侧压力和压力侧压力之间的压力,甚或增加至压力侧的压力。为此,增压室可以流动技术地连接到齿轮流体机的压力侧。优选地,压力室本身在齿轮流体机运行期间不会有其体积的变化,因此就不会有齿轮接合于其中,即使是齿轮的转动运动经过了至少一个完整的转动。由于在压力室中有压力形成,因此存在对齿轮流体机的先导控制,在此基础上已经部分降低了在压力侧和/或吸入侧的压力波动,这是由于阻止了流体在低压下突然到达压力侧或者在高压下突然到达吸入侧,以实现压力平衡,其伴随着在一齿腔和压力侧或吸入侧之间的流动,特别是从压力侧回流到一齿腔中。从压力侧和吸入侧之间看,减压室位于关于至少一个齿轮、优选为环形齿轮的转动轴的周向方向上。例如连续地有一齿轮的一个齿接合在减压室中,以减小减压室的体积。减压室用于将压力从压力侧的压力向吸入侧压力的方向降低。但是,至少需要防止减压室中的压力大于压力侧的压力。后者可以是压力侧与吸入侧可靠地流体分离的情况,反之亦然。例如,在周向方向上沿齿轮的转动方向位于齿腔之前的减压室被作为这样的压力室:其既不与吸入侧也不与压力侧处于流动技术连接中。在这种情况下,一齿轮的一个齿如同沿转动方向居前的齿接合在同样沿转动方向居前的齿腔中那样更远地接合在该减压室中。相应地,在该压力室中存在一压力,该压力至少与压力侧的压力相符甚或更高。该压力应该在减压室的范围内降低。为此,减压室可以流动技术地、例如通过一流动技术节流阀连接到吸入侧。但是据此会在吸入侧引起压力波动,这是不希望的。出于这个原因,为了利用蓄压器实现换向,所述至少一个增压室和/或所述至少一个减压室流动技术地与压力侧和/或吸入侧连接。亦即,例如是增压室而不是减压室通过蓄压器连接到压力侧和/或吸入侧。但是也可以是减压室而不是增压室流动技术地与压力侧和/或吸入侧连接。但是特别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齿轮流体机(1),用于从吸入侧(13)输送流体到压力侧(14),包括壳体(2)、第一齿轮(3)和与所述第一齿轮(3)局部啮合以输送所述流体的第二齿轮(4),其中,所述第一齿轮(3)和所述第二齿轮(4)具有齿腔(9,12),相应另一齿轮(3,4)的齿(8,11)在所述齿轮流体机(1)工作期间至少暂时性地接合在所述齿腔(9,12)中,其中,在特定于壳体的第一转动角度范围(α1)内,关于所述第一齿轮(3)的转动轴(5)和/或所述第二齿轮(4)的转动轴(6),设置所述齿腔(9,12)的至少一个增压室,以及在特定于壳体的第二转动角度范围(α2)内设置所述齿腔(9,12)的至少一个减压室(23),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增压室(22)和/或所述至少一个减压室(23)为了换向而借助于蓄压器(24)与所述压力侧(14)和/或所述吸入侧(13)流动技术地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3.16 DE 102018204086.91.一种齿轮流体机(1),用于从吸入侧(13)输送流体到压力侧(14),包括壳体(2)、第一齿轮(3)和与所述第一齿轮(3)局部啮合以输送所述流体的第二齿轮(4),其中,所述第一齿轮(3)和所述第二齿轮(4)具有齿腔(9,12),相应另一齿轮(3,4)的齿(8,11)在所述齿轮流体机(1)工作期间至少暂时性地接合在所述齿腔(9,12)中,其中,在特定于壳体的第一转动角度范围(α1)内,关于所述第一齿轮(3)的转动轴(5)和/或所述第二齿轮(4)的转动轴(6),设置所述齿腔(9,12)的至少一个增压室,以及在特定于壳体的第二转动角度范围(α2)内设置所述齿腔(9,12)的至少一个减压室(23),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增压室(22)和/或所述至少一个减压室(23)为了换向而借助于蓄压器(24)与所述压力侧(14)和/或所述吸入侧(13)流动技术地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流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压器(24)分别流动技术地连接到所述压力侧(14)和/或所述吸入侧(13)、所述增压室(22)和所述减压室(23)。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齿轮流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压器(24)经由流动技术阻滞件(34,45)与所述压力侧(14)和/或所述吸入侧(13)流动技术地连接。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齿轮流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技术阻滞件(34,45)的最大穿流横截面和/或液压直径根据所述齿轮流体机(1)的输送容积、所述齿腔(9,12)的齿腔容积和/或所述第一齿轮(3)的节圆直径和/或所述第二齿轮(4)的节圆直径来选择。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齿轮流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压器(24)和所述增压室(22)和/或所述减压室(23)之间的流动技术连接通过所述第一齿轮(3)的至少一个径向凹部(19)或所述第二齿轮(4)的至少一个径向凹部而存在。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齿轮流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流体机(1)具有轴向垫片(25),该轴向垫片(25)沿轴向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齿轮(3)和所述第二齿轮(4)的端侧面(27)和在所述壳体(2)中形成的压力场(28)之间,其中,所述轴向垫片(25)具有一方面通入所述增压室(22)中并且另一方面通入所述压力场(28)中的增压平衡凹部(32)和/或一方面通入所述减压室(23)中并且另一方面通入所述压力场(28)中的减压平衡凹部(33)。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齿轮流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场(28)至少部分地被压力场密封部(31)包围,该压力场密封部设置在所述轴向垫片(25)和所述壳体(2)之间,其中,所述压力场密封部(31)将所述压力场(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亚历山大·戈斯D·克特雷尔B·韦尔施夫
申请(专利权)人:艾可勒科技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