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分级多孔结构的柔性超薄吸液芯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173671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分级多孔结构的柔性超薄吸液芯,包括一级多孔骨架结构和二级微纳多孔结构;一级多孔骨架结构为柔性层,均布有一级孔隙,一级多孔骨架结构的厚度和一级孔隙的大小均为毫米级;二级微纳多孔结构均布有二级孔隙,二级微纳多孔结构的厚度为纳米级,二级孔隙的大小为微米级,或部分二级孔隙的大小为微米级、部分二级孔隙的大小为纳米级;二级微纳多孔结构附着在一级多孔骨架结构的表面;还包括三级纳米结构,三级纳米结构附着在一级多孔骨架结构和二级微纳多孔结构的表面。还涉及一种具有分级多孔结构的柔性超薄吸液芯的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同时达到超薄、柔性和毛细性能强等散热需求,属于超薄热管技术领域。

A Flexible Ultrathin Liquid Absorbing Core with Graded Porous Structur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分级多孔结构的柔性超薄吸液芯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薄热管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分级多孔结构的柔性超薄吸液芯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和其他微电子器件的快速发展,其发热功率日益增长,而有效散热体积逐渐减小,电子芯片的散热问题日益严峻。超薄热管具有极高的热导率和超薄的厚度,是解决微电子器件散热难题的理想方案。作为超薄热管核心部件的吸液芯,决定了超薄热管的传热性能。现有超薄热管的吸液芯大多采用微沟槽结构或丝网结构,其毛细性能较差,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散热需求。此外,微电子器件的柔性化方向发展要求散热器件也具有较好的柔性。现有技术中不存在同时具备柔性好和毛细性能好的吸液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兼具柔性好和毛细性能好的具有分级多孔结构的柔性超薄吸液芯,同时提供了具有分级多孔结构的柔性超薄吸液芯的制造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分级多孔结构的柔性超薄吸液芯,包括一级多孔骨架结构和二级微纳多孔结构;一级多孔骨架结构为柔性层,均布有一级孔隙,一级多孔骨架结构的厚度和一级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分级多孔结构的柔性超薄吸液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多孔骨架结构和二级微纳多孔结构;一级多孔骨架结构为柔性层,均布有一级孔隙,一级多孔骨架结构的厚度和一级孔隙的大小均为毫米级;二级微纳多孔结构均布有二级孔隙,二级微纳多孔结构的厚度为纳米级,二级孔隙的大小为微米级,或部分二级孔隙的大小为微米级、部分二级孔隙的大小为纳米级;二级微纳多孔结构附着在一级多孔骨架结构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分级多孔结构的柔性超薄吸液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多孔骨架结构和二级微纳多孔结构;一级多孔骨架结构为柔性层,均布有一级孔隙,一级多孔骨架结构的厚度和一级孔隙的大小均为毫米级;二级微纳多孔结构均布有二级孔隙,二级微纳多孔结构的厚度为纳米级,二级孔隙的大小为微米级,或部分二级孔隙的大小为微米级、部分二级孔隙的大小为纳米级;二级微纳多孔结构附着在一级多孔骨架结构的表面。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分级多孔结构的柔性超薄吸液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级纳米结构;三级纳米结构均布有三级孔隙,三级孔隙的大小为纳米级;三级纳米结构附着在一级多孔骨架结构和二级微纳多孔结构的表面。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分级多孔结构的柔性超薄吸液芯,其特征在于:一级多孔骨架结构为网状,为金属丝网或者金属纤维烧结毡。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分级多孔结构的柔性超薄吸液芯,其特征在于:二级微纳多孔结构仅附着在一级孔隙的内表面。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分级多孔结构的柔性超薄吸液芯,其特征在于:一级多孔骨架结构为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分级多孔结构的柔性超薄吸液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着纵向或横向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勇孙亚隆丁鑫锐万珍平袁伟陆龙生李宗涛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