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发-沸腾毛细芯耦合补液毛细芯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7366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蒸发‑沸腾毛细芯耦合补液毛细芯组合结构,包括补液通道下基板,补液通道下基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中部设置有槽道,蒸发‑沸腾毛细芯的基底设置在第二凹槽中,蒸发‑沸腾毛细芯的底部溅射有ITO加热膜,绝热材料布置在ITO加热膜的底部,且绝热材料设置于槽道中,补液毛细芯设置在第一凹槽中,且补液毛细芯布置在蒸发‑沸腾毛细芯的四周,补液通道上基板设置在补液毛细芯上侧,补液通道上基板的中部设置有通槽,通槽中设置有纳米蒸发膜,且纳米蒸发膜覆盖在蒸发‑沸腾毛细芯的上侧,补液通道下基板和补液通道上基板之间形成补液通道,且补液通道与补液毛细芯的通道连通。

A Composite Structure of Evaporation-Boiling Capillary Core Coupled with Fluid Replenishment Capillary C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发-沸腾毛细芯耦合补液毛细芯组合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纳米传热学中微小空间的薄膜相变传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蒸发-沸腾毛细芯耦合补液毛细芯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微处理器、太阳能电池、激光二极管以及射频功率放大器等各种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电子器件迅速呈现微型化、集成化两大趋势。沸腾换热是通过大量汽泡的生成、成长和脱离将工质由液态转换到汽态的一种剧烈汽化过程,与传统的风冷和对流换热相比,换热系数具有量级的差别,因此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散热方式。相变机理的基础研究表明,核态沸腾换热的主要机制在于三相接触线区的动态薄液膜的蒸发。而另外一种相变传热——薄膜蒸发也主要依赖于靠近三相接触线的延伸弯月面汽-液界面上一层薄膜(几微米)的相变,其能加速蒸发的原理是在减压条件下,液体形成薄膜而具有极大的汽化表面积,液体直接蒸发为汽体,实现了汽体脱离通道和液体供应通道的绝对分离,能够迅速带走热量,有潜力解决热通量超过1000W/cm2的散热问题。同时,目前狭小空间热管理设备主要包括毛细泵环、环路热管、脉动热管、微小型热管等,而作为核心器件的毛细芯或结构中都涉及蒸发-沸腾耦合换热,由于液体层较薄,气泡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发‑沸腾毛细芯耦合补液毛细芯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补液通道下基板(1),蒸发‑沸腾毛细芯(2),ITO加热膜(3),绝热材料(4),补液毛细芯(5),补液通道上基板(6),纳米蒸发膜(7)和补液通道(8);补液通道下基板(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中部设置有槽道,蒸发‑沸腾毛细芯(2)的基底设置在第二凹槽中,蒸发‑沸腾毛细芯(2)的底部溅射有ITO加热膜(3),绝热材料(4)布置在ITO加热膜(3)的底部,且绝热材料(4)设置于槽道中,补液毛细芯(5)设置在第一凹槽中,且补液毛细芯(5)布置在蒸发‑沸腾毛细芯(2)的四周,补液通道上基板(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发-沸腾毛细芯耦合补液毛细芯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补液通道下基板(1),蒸发-沸腾毛细芯(2),ITO加热膜(3),绝热材料(4),补液毛细芯(5),补液通道上基板(6),纳米蒸发膜(7)和补液通道(8);补液通道下基板(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中部设置有槽道,蒸发-沸腾毛细芯(2)的基底设置在第二凹槽中,蒸发-沸腾毛细芯(2)的底部溅射有ITO加热膜(3),绝热材料(4)布置在ITO加热膜(3)的底部,且绝热材料(4)设置于槽道中,补液毛细芯(5)设置在第一凹槽中,且补液毛细芯(5)布置在蒸发-沸腾毛细芯(2)的四周,补液通道上基板(6)设置在补液毛细芯(5)上侧,补液通道上基板(6)的中部设置有通槽,通槽中设置有纳米蒸发膜(7),且纳米蒸发膜(7)覆盖在蒸发-沸腾毛细芯(2)的上侧,补液通道下基板(1)和补液通道上基板(6)之间形成补液通道(8),且补液通道(8)与补液毛细芯(5)的通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发-沸腾毛细芯耦合补液毛细芯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补液通道下基板(1)的高度h1为5mm-10mm,长度和宽度均为l1,且l1为40mm,第一凹槽的尺寸为(l1-2l2)×(l1-2l2)×h2,其中l2为2mm,h2=0.5h1,第二凹槽的尺寸为l3×l3×h3,其中l3为16mm,h3为0.5mm,槽道的尺寸为l4×l4×(h1-h2-h3),其中l4为10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蒸发-沸腾毛细芯耦合补液毛细芯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蒸发-沸腾毛细芯(2)包括尺寸为l3×l3×h3的正方形硅片,其中l3为16mm,h3为0.5mm,正方形硅板中心10mm×10mm的区域加工有微米级的圆柱微结构,圆柱微结构直径d1为30-300μm,高度h4为100-1000μ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蒸发-沸腾毛细芯耦合补液毛细芯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海李瑞华徐鹏卓刘斌魏进家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