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装置用气动致动器及使用该气动致动器的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7260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减振装置用气动致动器及使用该气动致动器的减振装置。一种减振装置用气动致动器(10),其包括:基部壳体(12);弹性壁构件(14),其被流体密封地紧固到基部壳体(12),以在二者之间形成工作空气室(48);以及施力部件(50),其被定位在工作空气室(48)内,用于对设置到弹性壁构件(14)的输出部(36)施力,使得通过工作空气室(48)中的气压的从外部的变化,输出部(36)抵抗施力部件(50)施加的力而被致动移位。基部壳体(12)和弹性壁构件(14)的工作空气室侧的相对面中的至少一方具有从其内周侧朝向其外周侧延伸的多个肋部(58)。还公开了一种装备有该气动致动器(10)的减振装置(7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 一 种在减振装置中使用的气动致动器以 及利用该气动致动器的流体填充式减振装置,在该气动致动器 中,随着密封的工作空气室中的气压变化,该空气室的弹性壁 构件的位移被转化为输出。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结构 的气动致动器以及利用该气动致动器的流体填充式减振装置,该气动致动器适于防止伴随弹性壁构件撞击基部壳体和远离基 部壳体移动的噪音。
技术介绍
已知典型设计的气动致动器,输出部通过外部引起的工作 空气室内的压力的变化来进行移位,将输出部的该位移转化为 输出。例如,该致动器可用作切换气动切换型的流体填充式减 振装置中的减振特性的装置,该气动切换型的流体填充式减振装置的减振特性可从外部切换。在例如日本特开2003-4090号 公报示教的一个设计中,气动致动器包括基部壳体;弹性壁 构件;与外部密封并且形成在壳体和弹性壁构件的相对面之间 的工作空气室;以及布置在弹性壁构件上的输出部,由设置到 工作空气室的施力部件沿远离基部壳体的方向对该输出部施 力。通过从外部作用于工作空气室的负压,输出部将抵抗施力 部件施加的力沿靠近基部壳体的方向进行移位。通过从外部作 用于工作空气室的大气压或者正压,输出部在施力部件施加的 力的作用下沿远离基部壳体的方向进行移位。在曰本特开2003-4090号公报中公开的传统结构的气动致 动器中,基部壳体和弹性壁构件的相对面的部分相互平行,并且当负压作用于工作空气室时,这些相对的平行面将相互接触, 这导致基部壳体和弹性壁构件之间的部分紧密接触。在这些接 触面是以这种方式被驱动成相互紧密接触的平行面的情况下,存在以下风险当工作空气室内的压力从负压变为大气压时,伴随解除这些接触面的紧密接触的状态,将会产生噪音。特别地,在工作空气室中的气压通过设置在径向中央部分 的孔而从外部改变的情况下,当大气压通过孔作用于工作空气 室时,将在工作空气室内继续维持从基部壳体和弹性壁构件之 间的紧密接触的部位朝向外周侧的负压区域的状态下解除基部 壳体和弹性壁构件的接触状态。因此,当工作空气室内的压力从负压变为大气压时,将产生从基部壳体和弹性壁之间的接触 部位朝向外周侧的类似吸盘的吸附作用,这引起附加噪音的危险。此外,在作用于工作空气室的气压已从大气压变为负压的 情况下,如果弹性壁构件被布置成绕其整个圓周与基板紧密接 触,则当基板和弹性壁构件相互撞击时产生的噪音将成为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结构的减振装置用 气动致动器,该气动止动器能够在不需要特别部件的情况下以 简单的方式减少或消除当弹性壁构件在与基部壳体接触的状态 和与基部壳体分离的状态之间切换时所产生的噪音。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动切换型的流体填充式减 振装置,该装置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气动致动器,并且可以有利地减 少或消除噪音。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以下方式中的至少 一 方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 述和/或可选目的。以下方式和/或在本专利技术的每一方式中使用的元件可以采取任何可能的自由组合。应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不限于本专利技术的这些方式和技术特征的组合,而是可以基于 在整个说明书和附图中公开的本专利技术的示教识别或者本领域的 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全部内容识别。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减振装置用气动致动器,其包括基部壳体;弹性壁构件,其被流体密封地紧固到基部壳体以在弹性壁构件和基部壳体之间形成工作空气室;以及施力部件或构件,其被定位在工作空气室内,用于对设置到弹性壁构件的输出部施力,使得通过从外部使工作空气室中的气压产生变化,输出部抵抗施力部件施加的力而一皮致动移位,其中, 基部壳体和弹性壁构件的工作空气室侧的相对面中的至少一方具有从其内周侧朝向其外周侧延伸的多个肋部。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的气动致动器中,通过在基部壳体和 弹性壁构件的相对面中的至少一方上形成多个肋部,可以防止 基部壳体和弹性壁构件的相对面被定位成以它们的整个面处于 紧密附着的状态彼此接触。因此,可以有利地减小或消除由基 部壳体和弹性壁构件的接触所产生的噪音以及由它们从紧密附 着的状态分离所产生的噪音。特别地,在基部壳体和弹性壁构件处于接触状态的情况下, 工作空气室中的这些部件的接触部位的内周侧区域和外周侧区 域将通过谷状槽或凹状部保持彼此连通的状态,该谷状槽或凹 状部形成在沿圆周方向相邻的肋部之间。因此,当工作空气室 中的气压从负压变为大气压时,可以防止工作空气室的内周部 分或外周部分形成不与大气连通的密封空间,从而有效地避免 由类似于吸盘的吸附动作所引起的明显噪音。在本专利技术的减振装置用气动致动器中,肋部形成在基部壳 体上。以这种方法将肋部布置在基部壳体上可以提供弹性壁构件 的设计的高自由度。特别地,将可以有利地避免如由于已经形 成在弹性壁构件上的肋部引起的弹性壁构件变形困难等问题。 该配置可以在满足气动致动器的输出特性要求的同时有效地防 止在弹性壁构件和基部壳体接触期间产生的噪音。在本专利技术的气动致动器中,在肋部已经形成在基部壳体侧 的情况下,沿圓周方向连续延伸的环状突起部形成在肋部的内 周端部,而沿径向延伸的连通槽形成在弹性壁构件和环状突起 部的接触面中的至少 一 方上。通过以这种方式在肋部的内周端部i殳置环状突起部,肋部 将彼此连接,从而可以使肋部的形状稳定。可以有利地实现基 部壳体和弹性壁构件之间的绕整个圆周的接触状态,从而有效地提供限制弹性壁构件变形的止动作用。此外,通过在弹性壁 构件和环状突起的接触面中的至少一方上形成沿径向延伸的连 通槽,即使已强迫弹性壁构件和基部壳体在环状突起的位置绕 整个圓周接触,工作空气室中的这些部件的接触部位的内周侧可以有利地防止当基部壳体和弹性壁构件解除接触时所产生的噪音。在本专利技术的气动致动器中,肋部的外周端部形成为长度没 有到达基部壳体和弹性壁构件的外周缘。利用该配置,肋部设置在致动时经受较大水平的位移的中 央部分,而不是设置在致动时经受较小水平的位移的外周部分。 因此,可以将与形成肋部相关联的质量的增加最小化,并且可 以有效地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即减少或消除由基部壳体和弹性 壁构件的接触或分离所产生的噪音。在本专利技术的气动致动器中,在肋部形成为延伸到径向中间部分的情况下,肋部的外周端部的突出前端面可被限定为高度 朝向外周侧逐渐减'J 、的倾斜面。通过设置这种倾斜面,可以较大程度地緩冲基部壳体和弹 性壁构件之间的接触,并且可以更有利地减小或消除接触期间 所产生的撞击噪音。此外,通过将形成在相邻的肋部之间的槽 的内周端面限定为倾斜面,可以将由基部壳体和弹性壁构件的 撞击所引起的冲击更大程度地最小化,并且可以有效地防止撞 击噪音。在本专利技术中,还可以使用以下结构减重槽形成在位于与 工作空气室相反的 一 侧的背面上、并且形成在与设置了肋部的 部位对应的部位处。通过以这种方式形成减重槽,可以防止基部壳体由于肋部 而增加重量,使得可以实现具有较轻重量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结构 的气动致动器。此外,通过形成肋部使得它们朝向外周侧延伸 到径向中间部分,同时形成减重槽使其在与肋部突出方向相反 的 一侧的背面上延伸到径向中间部分,可以有利地确保基部壳 体的刚性,同时降低基部壳体的重量。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气动致动器中,高度低于肋部的支撑突 起形成在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振装置用气动致动器(10),其包括: 基部壳体(12); 弹性壁构件(14),其被流体密封地紧固到所述基部壳体(12),以在所述弹性壁构件(14)和所述基部壳体(12)之间形成工作空气室(48);以及 施力部件(50),其被定位在所述工作空气室(48)内,用于对设置到所述弹性壁构件(14)的输出部(36)施力,使得通过从外部使所述工作空气室(48)中的气压产生变化,所述输出部(36)抵抗所述施力部件(50)施加的力而被致动移位, 其中,所述基部壳体(12)和所述弹性壁构件(14)的所述工作空气室侧的相对面中的至少一方具有从其内周侧朝向其外周侧延伸的多个肋部(58)。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荣治宫原哲也
申请(专利权)人:东海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