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14895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轮毂驱动系统。轮毂驱动系统包括:轴,其设置在轮毂内并且用于与所述轮毂一起转动,所述轴上设置有密封件;轴驱动组件,其安装在所述轴上并且用于驱动所述轴转动;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轴和所述轴驱动组件之间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密封件和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轴的法兰盘上。在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轮毂驱动系统中,轴由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在径向方向上共同支撑,并且第一轴承和密封件设置在轴的法兰盘上,从而能够防止轴的轴线相对于轮毂的轴线偏斜,因此,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轮毂驱动系统具有能够可靠运行的优点。

Hub driv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毂驱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的轮毂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新能源车辆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作为与传统内燃机汽车的区别之一,新能源车辆(例如,电动车辆)的驱动技术可以采用轮毂电机技术(又称为车轮内装电机技术)。这种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将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和制动装置都组装在车轮的轮毂内,从而简化电动车辆的机械结构。其中,动力装置通常采用驱动电动机。在新能源车辆中使用的轮毂驱动系统包括与车轮一起转动的轴。在安装和工作时,轮毂的轴线通常与轴的轴线重合。然而,由于轴在轴向上的尺寸较大,所以,轴在承受重量的情况下会发生变形,从而导致轴的轴线相对于轮毂的轴线偏斜,特别是例如车辆行驶在不太平整的路面上时,轴的偏斜可能更为严重,这种偏斜可能会导致安装在轴上的密封装置失效,从而影响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可靠运行。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可靠运行的轮毂驱动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可靠运行的轮毂驱动系统。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轮毂驱动系统,包括:轴,其设置在轮毂内并且用于与所述轮毂一起转动,所述轴上设置有密封件;轴驱动组件,其安装在所述轴上并且用于驱动所述轴转动;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轴和所述轴驱动组件之间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密封件和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轴的法兰盘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轴驱动组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减速器和驱动电动机,所述第二轴承设置在所述驱动电动机的电动机转子和所述轴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法兰盘和所述壳体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轴上设置有第一轴肩和第二轴肩,所述第一轴肩和所述第二轴肩分别用于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在所述轴的轴向方向上的定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二轴承设置在所述轮毂的轴向方向的中心处,以及,所述第一轴承设置为与所述密封件相比更靠近所述减速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轴承是深沟球轴承,以及,所述第二轴承是双列角接触球轴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轮毂驱动系统还包括制动器,所述制动器包括设置为与所述轴连接的制动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制动鼓和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第二轴承的轴向两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制动鼓上的转速传感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轮毂驱动系统中,轴由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在径向方向上共同支撑,并且,第一轴承与密封件均设置在轴的法兰盘上,因此,即使轴在轴向上的尺寸较大,轴在承受重量的情况下、甚至车辆在不太平整的路面上行驶的情形下,轴的轴线仍然不会相对于轮毂的轴线偏斜,从而防止其导致安装在轴上的密封装置失效,所以能够保证驱动电动机和轴驱动组件的可靠运行。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轮毂驱动系统能够实现可靠运行。附图说明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轮毂驱动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轮毂驱动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此外,空间相关术语(诸如“上”、“下”、“左”和“右”等)用于描述附图所示的元件与另一个元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因此,空间相关术语可以应用到使用时与附图所示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中。显然,虽然为了易于说明,所有这些空间相关术语指的是附图所示的方向,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可以使用与附图中所示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轮毂驱动系统的示意图。以下参照图1详细介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轮毂驱动系统。在图1中,轮毂驱动系统100包括轴101、壳体102、轴驱动组件和制动器105,轴101上设置有密封件106,轴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102内的驱动电动机103、减速器104。减速器104为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太阳轮作为该减速器104的输入端并且由驱动电动机103的电动机转子驱动转动,行星架作为该减速器104的输出端并且驱动轴101转动。轴101转动使得轮毂一起转动。轴101设置在轮毂内并且用于与轮毂一起转动。轴驱动组件,即驱动电动机103和减速器104,安装在轴101上并且用于驱动轴101转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轮毂驱动系统100还包括设置在轴101和轴驱动组件之间的第一轴承1011和第二轴承1012,在图1中,第一轴承1011和第二轴承1012在轴101的轴向方向上间隔开而从左向右依次设置在轴101上。更具体地,如图1所示,轴101包括在其左端的法兰盘1013,第一轴承1011和密封件106设置在法兰盘1013上,并且在法兰盘1013和壳体102之间,使得第一轴承1011的内圈与轴101一起转动以及第一轴承1011的外圈由壳体102支撑,并且,第一轴承1011设置为与密封件106相比更靠近减速器104,即,第一轴承1011设置在法兰盘1013上的靠近减速器104的一侧,换言之,在图1中,第一轴承1011设置在法兰盘1013的轴向方向上的中间偏右的位置处。第二轴承1012设置在电动机转子1031和轴101之间,使得第二轴承1012的内圈与轴101一起转动以及第二轴承1012的外圈由电动机转子1031支撑,并且,第二轴承1012设置在轮毂的轴向方向的中心处。此外,为了第一轴承1011和第二轴承1012在轴101的轴向方向上能够准确地定位,轴101上还设置有第一轴肩(未示出)和第二轴肩1014,第一轴肩用于第一轴承1011在轴101的轴向方向上的定位,第二轴肩1014用于第二轴承1012在轴101的轴向方向上的定位,如图1所示,在安装第一轴承1011和第二轴承1012时,将两个轴承从轴101的右侧向左侧安装,并且通过各自的定位轴肩实现在轴的轴向上的准确定位。因此,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轮毂驱动系统中,轴由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在径向方向上共同支撑,并且,第一轴承与密封件均设置在轴的法兰盘上,因此,即使轴在轴向上的尺寸较大,轴在承受重量的情况下、甚至车辆在不太平整的路面上行驶的情形下,轴的轴线仍然不会相对于轮毂的轴线偏斜,从而防止其导致安装在轴上的密封装置失效,所以能够保证驱动电动机和轴驱动组件的可靠运行。此外,在图1中,轮毂驱动系统还包括制动器105,制动器105包括设置为与轴101连接的制动鼓1051。因此,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轮毂驱动系统中,制动器将制动扭矩直接施加到轴上,制动效率高。以下介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轮毂驱动系统100中的驱动扭矩的传输。驱动电动机103的电动机转子1031产生驱动扭矩并且将驱动扭矩传输到减速器104。在图1中,减速器104为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太阳轮为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输入端,因此太阳轮接收来自电动机转子1031的驱动转矩,并且减速器104对驱动扭矩进行扭矩放大,然后由作为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输出端的行星架将驱动扭矩输出到轴101使得轴101转动,由此轮毂随着轴101一起转动。此时,包括驱动电动机103和减速器104在内的轴驱动组件实现对轴101的驱动。在图1中的轮毂驱动系统100中,由于减速器104的扭矩放大作用,轮毂转动要求的驱动扭矩将会变小,相应地,电动机的尺寸要求也会变小,从而减小电动机需要的安装空间。以下介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轮毂驱动系统100中的制动扭矩的传输。在图1中的轮毂驱动系统100中,制动器105的制动鼓1051直接连接到轴101,因此,在需要进行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毂驱动系统(100),包括:轴(101),其设置在轮毂内并且用于与所述轮毂一起转动,所述轴(101)上设置有密封件(106);轴驱动组件,其安装在所述轴(101)上并且用于驱动所述轴(101)转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轴(101)和所述轴驱动组件之间的第一轴承(1011)和第二轴承(1012),其中,所述密封件(106)和所述第一轴承(1011)设置在所述轴(101)的法兰盘(1013)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毂驱动系统(100),包括:轴(101),其设置在轮毂内并且用于与所述轮毂一起转动,所述轴(101)上设置有密封件(106);轴驱动组件,其安装在所述轴(101)上并且用于驱动所述轴(101)转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轴(101)和所述轴驱动组件之间的第一轴承(1011)和第二轴承(1012),其中,所述密封件(106)和所述第一轴承(1011)设置在所述轴(101)的法兰盘(101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驱动系统(100),其中,所述轴驱动组件包括壳体(102)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102)内的减速器(104)和驱动电动机(103),所述第二轴承(1012)设置在所述驱动电动机(103)的电动机转子和所述轴(10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驱动系统(100),其中所述第一轴承(1011)设置在所述法兰盘(1013)和所述壳体(102)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毂驱动系统(100),其中,所述轴(101)上设置有第一轴肩和第二轴肩(101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