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娟仙专利>正文

气压式新型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4128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压式新型制动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连接在车体上的制动底板,制动底板上设置两个铰接轴,铰接轴的端部设置连接块,连接块两端的铰接轴铰接有制动蹄,制动蹄外侧设置刹车片,制动蹄的自由端设置滚轮,两个滚轮之间设置“S”形凸轮,驱动凸轮的凸轮轴穿过制动底板设置在制动气室内,两个制动蹄的内侧设置回位弹簧。“S”形凸轮的外缘呈对称的渐开线状,分别与两个滚轮相啮合配置。制动气室上设置调整臂,用以连接凸轮轴和调整刹车片与轮毂之间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渐开线式外缘的凸轮旋转啮合制动蹄端部的滚轮,推动制动蹄同步向外摆动,使得刹车片同步推向制动鼓,传递的力矩均衡稳定。(*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压式制动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对制动蹄等结构改良了的气压式新型制动器
技术介绍
高速行驶的汽车在制动时效能如何,在保证汽车、人员和财产的安全方面至关重要。现有技术中,汽车制动器有液压式和气压式两种,液压式制动器有着许多不足,所以近些年来随着制动技术的发展气压式制动器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国内已经有多家企业研究开发了环形式、内涨式、圆周涨开式、全圆周涨闸式、双面环形涨式等新型产品,在制动性能上都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受制于制动器结构上的限制,往往在制动时会发生操作较为费力,制动力较小,甚至制动不可靠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气压式新型制动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气压式新型制动器,包括连接在车体上的制动底板,制动底板上设置两个铰接轴,铰接轴的端部设置连接块,连接块两端的铰接轴铰接有制动蹄,制动蹄外侧设置刹车片,所述制动蹄的自由端设置滚轮,两个滚轮之间设置“S”形凸轮,驱动凸轮的凸轮轴穿过制动底板设置在制动气室内,两个制动蹄的内侧设置回位弹簧。所述“S”形凸轮的外缘呈对称的渐开线状,分别与两个滚轮相啮合配置。所述制动气室上设置调整臂,用以连接凸轮轴和调整刹车片与轮毂之间间隙。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等特点,由渐开线式外缘的凸轮旋转啮合制动蹄端部的滚轮,推动制动蹄同步向外摆动,使得刹车片同步推向制动鼓,传递的力矩均衡稳定。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侧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参看图1和图2,本技术是在连接在车体上的制动底板10上设置两个铰接轴6,铰接轴6的端部设置连接块9,连接块9两端的铰接轴6铰接有制动蹄1,制动蹄1外侧设置刹车片2,所述制动蹄1的自由端设置滚轮4,两个滚轮4之间设置“S”形凸轮3,凸轮3的外缘呈对称的渐开线状,分别与两个滚轮4相啮合配置,驱动凸轮3的凸轮轴11穿过制动底板10设置在制动气室8内,两个制动蹄1的内侧设置回位弹簧5,动气室上设置调整臂7,用以连接凸轮轴和调整刹车片与轮毂之间间隙。车子行驶中需要制动时,踩下的刹车使得制动气室8工作,驱动凸轮轴11带动凸轮3转动,凸轮3的渐开线状外缘啮合两个滚轮4,并推动制动蹄1同步向外摆动,使得刹车片2同步推向制动鼓。采用渐开线状外缘的“S”形凸轮取代传统的非光滑连续曲线,使得凸轮与滚轮的啮合更趋于齿轮啮合传动,刹车时输出的力矩均衡稳定。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技术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气压式新型制动器,包括连接在车体上的制动底板(10),制动底板(10)上设置两个铰接轴(6),铰接轴(6)的端部设置连接块(9),连接块(9)两端的铰接轴(6)铰接有制动蹄(1),制动蹄(1)外侧设置刹车片(2),其特征是在所述制动蹄(1)的自由端设置滚轮(4),两个滚轮(4)之间设置“S”形凸轮(3),驱动凸轮(3)的凸轮轴(11)穿过制动底板(10)设置在制动气室(8)内,两个制动蹄(1)的内侧设置回位弹簧(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压式新型制动器,其特征是在所述“S”形凸轮(3)的外缘呈对称的渐开线状,分别与两个滚轮(4)相啮合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压式新型制动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制动气室(8)上设置调整臂(7)。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压式新型制动器。本技术包括连接在车体上的制动底板,制动底板上设置两个铰接轴,铰接轴的端部设置连接块,连接块两端的铰接轴铰接有制动蹄,制动蹄外侧设置刹车片,制动蹄的自由端设置滚轮,两个滚轮之间设置“S”形凸轮,驱动凸轮的凸轮轴穿过制动底板设置在制动气室内,两个制动蹄的内侧设置回位弹簧。“S”形凸轮的外缘呈对称的渐开线状,分别与两个滚轮相啮合配置。制动气室上设置调整臂,用以连接凸轮轴和调整刹车片与轮毂之间间隙。本技术由渐开线式外缘的凸轮旋转啮合制动蹄端部的滚轮,推动制动蹄同步向外摆动,使得刹车片同步推向制动鼓,传递的力矩均衡稳定。文档编号F16D65/18GK2929326SQ20062010594公开日2007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24日专利技术者张娟仙, 张钟明, 张慧国, 张晓斐 申请人:张娟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压式新型制动器,包括连接在车体上的制动底板(10),制动底板(10)上设置两个铰接轴(6),铰接轴(6)的端部设置连接块(9),连接块(9)两端的铰接轴(6)铰接有制动蹄(1),制动蹄(1)外侧设置刹车片(2),其特征是在所述制动蹄(1)的自由端设置滚轮(4),两个滚轮(4)之间设置“S”形凸轮(3),驱动凸轮(3)的凸轮轴(11)穿过制动底板(10)设置在制动气室(8)内,两个制动蹄(1)的内侧设置回位弹簧(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娟仙张钟明张慧国张晓斐
申请(专利权)人:张娟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