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化工尾气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0979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化工尾气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第一燃烧装置、热交换装置和烟囱;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第一进气口、第一排气口、第一进水口以及第一出水口;还包括第二燃烧装置,所述第一燃烧装置的尾气出口通过烟道连接于所述第二燃烧装置的尾气入口,所述第二燃烧装置的尾气出口通过烟道连接于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连接于所述烟囱。所述第一燃烧装置、第二燃烧装置和热交换装置采用分体式设计,增大了换热面积,强化了换热效果,同时采用第一燃烧装置和第二燃烧装置进行两级燃烧,提高了化工尾气的燃尽率,进一步实现节能环保。

A New Chemical Tail Gas Recovery and Utiliz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化工尾气回收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工尾气处理
,特别是一种新型化工尾气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化工尾气为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是一种可燃的碳氢化合物气体。化工尾气需要进行处理后才能排放,而现有的处理方法大多是将这些化工尾气导入化工尾气处理装置进行燃烧再利用,一是可以将有毒的化工尾气进行无害化处理,二是可以利用化工尾气燃烧后的热量,节能环保。但是,现有的化工尾气处理装置,有的处理装置只有一个燃烧器,对尾气燃烧一次,但是这样容易导致尾气燃烧不彻底,使得燃烧利用率低,同时燃烧后排放的气体还带有污染气;还有的燃烧器就设置在余热锅炉内,这样导致换热面积不够,换热效果不好;而有的化工尾气处理装置只有一级换热,使得最终的排烟温度高,余热利用不充分,排烟损失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热交换装置、第二燃烧装置、第一燃烧装置分体式设计的新型化工尾气回收利用装置,增大了换热面积,强化了换热效果,采用二级燃烧,提高了化工尾气的燃尽率。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化工尾气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第一燃烧装置、热交换装置和烟囱;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第一进气口、第一排气口、第一进水口以及第一出水口;还包括第二燃烧装置,所述第一燃烧装置的尾气出口通过烟道连接于所述第二燃烧装置的尾气入口,所述第二燃烧装置的尾气出口通过烟道连接于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连接于所述烟囱。进一步地,还包括余热利用装置,所述余热利用装置包括第二进气口、第二排气口、第二进水口以及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排气口连接于所述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排气口连接于所述烟囱,所述第二出水口连接于所述第一进水口。进一步地,还包括一进口集箱和一出口集箱;所述进口集箱包括第三进水口和复数个第三出水口,所述出口集箱包括第四出水口和复数个第四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分别有复数个,且每所述第一进水口一一对应连接于一所述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三进水口连接于所述第二出水口,每所述第一出水口一一对应连接于一所述第四进水口。进一步地,所述余热利用装置为省煤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燃烧装置为燃烧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燃烧装置为燃烧器或燃烧室。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装置为蒸汽发生器。进一步地,所述烟道为弯曲烟道。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化工尾气回收利用装置,所述热交换装置、第二燃烧装置、第一燃烧装置采用分体式设计,增大了换热面积,强化了换热效果,同时采用第一燃烧装置和第二燃烧装置进行两级燃烧,提高了化工尾气的燃尽率,进一步实现节能环保。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化工尾气回收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燃烧装置;2、热交换装置;21、第一进气口;22、第一排气口;23、第一进水口;24、第一出水口;3、烟囱;4、第二燃烧装置;5、烟道;6、余热利用装置;61、第二进气口;62、第二排气口;63、第二进水口;64、第二出水口;7、进口集箱;71、第三进水口;72、第三出水口;8、出口集箱;81、第四进水口;82、第四出水口;9、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化工尾气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第一燃烧装置1、热交换装置2和烟囱3;所述热交换装置2包括第一进气口21、第一排气口22、第一进水口23以及第一出水口24,将所述第一进水口23连接于水源,将第一出水口24连接于各个用户设备上;还包括第二燃烧装置4,所述第一燃烧装置1的尾气出口通过烟道5连接于所述第二燃烧装置4的尾气入口,采用第一燃烧装置1和第二燃烧装置4进行两级燃烧,提高了化工尾气的燃尽率,进一步实现节能环保,所述第二燃烧装置4的尾气出口通过烟道5连接于所述第一进气口21,燃烧后的高温气体进入所述热交换装置2进行热交换,对热能进行回收利用,同时所述热交换装置2、第二燃烧装置4、第一燃烧装置1采用分体式设计增大了换热面积,强化了换热效果,所述第一排气口22连接于所述烟囱3,最后热交换完成的气体从所述烟囱3排出,气体中的大量有害物质通过所述第一燃烧装置1和第二燃烧装置4进行充分燃烧后,有害物质大大减少,降低了尾气污染。使用方法:将所述第一进水口23连接于水源,将第一出水口24连接于各个用户设备上;将化工尾气从所述第一燃烧装置1的入口通入,在所述第一燃烧装置1中进行第一级燃烧,燃烧后的高温气体通过烟道5进入所述第二燃烧装置4进行第二级燃烧,通过两级燃烧使得化工尾气燃烧的更彻底,提高了化工尾气的燃尽率,进一步减少燃烧后烟气中的有害气体,达到排放的标准,节能环保;充分燃烧后的高温气体进入所述热交换装置2进行热交换,将从所述第一进水口23进入的水进行加热,并通过所述第一出水口24接到各个用户设备上进行利用,实现对化工尾气燃烧后的热能进行回收利用,而此时热交换后的低温烟气从所述烟囱3排出,有害物质大大减少,减少了环境污染。在具体实施中,优选的一实施例:还包括余热利用装置6,所述余热利用装置6包括第二进气口61、第二排气口62、第二进水口63以及第二出水口64,所述第一排气口22连接于所述第二进气口61,所述第二排气口62连接于所述烟囱3,所述第二出水口64连接于所述第一进水口23。使用时,将所述第二进水口63连接于水源,先通过所述余热利用装置6进行第一级热交换,然后通过所述热交换装置2进行第二级热交换,通过所述余热利用装置6和热交换装置2进行两级热交换,充分利用烟气的余热,进一步提高化工尾气燃烧后的热能的回收利用率,减少排烟热损失。还包括一进口集箱7和一出口集箱8;所述进口集箱7包括第三进水口71和复数个第三出水口72,所述出口集箱8包括第四出水口82和复数个第四进水口81,所述第一进水口23和第一出水口24分别有复数个,且每所述第一进水口23一一对应连接于一所述第三出水口72,所述第三进水口71连接于所述第二出水口64,每所述第一出水口24一一对应连接于一所述第四进水口81,将所述第四出水口82连接于各个用户设备上。通过所述进口集箱7和出口集箱8对热交换的水进行分配,提高热交换的水量,满足更多用户的使用需求。例如,在使用时,还可以在所述第四出水口82出设置控制阀9,对出水口进行控制。所述余热利用装置6为省煤器6。通过所述省煤器6可以进行第二级余热回收利用,降低了排烟温度,减少了排烟热损失。所述第一燃烧装置1为燃烧器。所述第二燃烧装置4为燃烧器或燃烧室。所述热交换装置2为蒸汽发生器2。当然所述热交换装置2也可以采用余热锅炉。所述烟道5为弯曲烟道5。所述第一燃烧装置1、第二燃烧装置4、热交换装置2分别通过弯曲烟道5连接,可以延长高温烟气在装置内的停留时间,使得燃烧更充分,换热效果更好。化工尾气: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是一种可燃的碳氢化合物气体。蒸汽发生器2:利用尾气燃烧产生的热量,把热水加热成蒸汽的装置。省煤器6:利用尾部烟气热量,把给水加热成热水的装置。本技术的优点:采用所述第一燃烧装置1和第二燃烧装置4结合,进行两级燃烧,使得化工尾气燃烧更彻底,一方面可以提高化工尾气的回收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更进一步地减少烟气排放中有害气体的含量,达到排放标准,更进一步的保护环境;同时采用热交换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化工尾气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第一燃烧装置、热交换装置和烟囱;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第一进气口、第一排气口、第一进水口以及第一出水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燃烧装置,所述第一燃烧装置的尾气出口通过烟道连接于所述第二燃烧装置的尾气入口,所述第二燃烧装置的尾气出口通过烟道连接于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连接于所述烟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化工尾气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第一燃烧装置、热交换装置和烟囱;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第一进气口、第一排气口、第一进水口以及第一出水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燃烧装置,所述第一燃烧装置的尾气出口通过烟道连接于所述第二燃烧装置的尾气入口,所述第二燃烧装置的尾气出口通过烟道连接于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连接于所述烟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化工尾气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余热利用装置,所述余热利用装置包括第二进气口、第二排气口、第二进水口以及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排气口连接于所述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排气口连接于所述烟囱,所述第二出水口连接于所述第一进水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化工尾气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进口集箱和一出口集箱;所述进口集箱包括第三进水口和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凌诸李祎彧林祥坤林小英郑闽锋李静玲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