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嵌式联轴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0616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内嵌式弹性联轴节,其特征在于由输入轴(2);弹性柱销(5);轴套(4)组成,轴套(4)的内孔有键槽与电机键联接,轴套(4)嵌入输入轴(2)的轴孔内,借助弹性柱销(5)实现弹性联接,构成内嵌式弹性联轴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内嵌式联轴节,目前国内外的弹性联轴节均由两个半联轴节借助键分别装在输出和输入两个轴端上,再将两个半联轴节对接,即可由输出轴带动输入轴回转工作。在某些机械设计中希望轴向尺寸尽量小,以至无法实现。内嵌式联轴节,是将弹性联轴机构嵌入输入(出)轴端,将须联接的轴插入输入(出)轴内,借助轴套与弹性柱销实现两轴间弹性联接,轴的支承位置由轴的一端支承变为中间支承,改善了支承的力学特性,可减少振动,提高转速、寿命。由于将一个轴端插入另一个轴端内,使轴向尺寸最大可缩短两个轴端长。较大地突破了轴向安装尺寸的最小极限,使一些无法实现的设计得以实现。大量已经运行的设备,因轴向安装尺寸已经固定,无法采用新技术加装先进部件,例如,电厂、冶金、石油化工等行业已运行的大功率水泵、风机和其他机械设备,要实现先进的液力传动,无级调速,加装调速液力偶合器,则因安装基础已固定,轴向安装尺寸限制而无法实现。在将箱式调速液力偶合器的输入轴端采用本专利技术后,在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将轴向尺寸缩短至国内外现有箱式调速液力偶合器轴向尺寸的五分之二。能解决因轴向安装尺寸限制无法采用先进液力传动技术这一国内外难题。结合实施例具体说明如下如说明书附图所示,箱体(1)借助轴承支承输入轴(2),输入轴(2)有均布多个半圆缺口的较大内孔,轴套(4)的内孔有键槽(3)与电机键联接,轴套(4)的外圆柱面与输入轴(2)的内孔间隙配合,且表面均布多个与输入轴(2)对应的半圆缺口,各缺口之间置入弹性圆柱销(5),使输入轴(2)与轴套(4)弹性联接,即构成了内嵌式联轴节。输入轴(2)的轴承由一端支承变为中间支承,较大地改善了支承力学特性,减少振动,提高转速和寿命。挡盖(6);油封(7);输出轴(8);输入轴与输出轴(8)之间的轴向安装尺寸L较大地突破了最小极限。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内嵌式联轴节,可使机械设备的轴向尺寸缩短,改善回转轴支承的力学特性,提高转速、寿命,能解决某些因轴向安装尺寸限制无法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的国内外难题,效益显著。权利要求1.本专利技术内嵌式弹性联轴节,其特征在于由输入轴(2);弹性柱销(5);轴套(4)组成,轴套(4)的内孔有键槽与电机键联接,轴套(4)嵌入输入轴(2)的轴孔内,借助弹性柱销(5)实现弹性联接,构成内嵌式弹性联轴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输入轴(2)有均布多个半圆缺口的内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轴套(4)的外圆柱面与输入轴(2)内孔间隙配合,且表面均布多个与输入轴(2)对应的半圆缺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输入轴(2)与轴套(4)的各半圆缺口之间置入弹性圆柱销(5),使输入轴(2)与轴套(4)弹性联接。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内嵌式弹性联轴节,是将弹性联轴机构嵌入输入(出)轴端内,借助弹性柱销实现两轴弹性联接,轴的支承位置由轴的一端支承变为中间支承,改善了支承的力学特性,可减少振动,提高转速、寿命,且较大地突破了轴向安装尺寸的最小极限,能解决某些因轴向尺寸限制不能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的国内外难题。文档编号F16D1/04GK1614251SQ200310103939公开日2005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3日专利技术者王大明, 刘时章, 杜景海, 林治安, 王海涛, 李迺俊, 李军 申请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大明刘时章杜景海林治安王海涛李迺俊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