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液力离合器的轴承组件供应润滑剂的方法及液力离合器技术

技术编号:2210408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向液力离合器的轴承组件供应润滑剂的方法,该离合器具有一个一次轮和一个二次轮,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可充填工作介质的工作腔,以及有一个工作介质系统,它包括一个将工作腔的至少一个出口与去往工作腔的进口连接的直接循环、一个工作介质源、至少一根可使进口至少间接与工作介质源连接的充填管和至少一根可使出口至少间接与工作介质源连接的排放管以及一个可与充填管连接的润滑剂供给系统,其中,充填管与排放管通过直接循环与进口或出口连接,离合器在所有的工作状态均被供给润滑剂,其中,至少在充填状态,所述润滑剂供给系统的供给通过可与工作介质源连接的充填管进行,其特征为:在出口与进口之间工作介质的直接循环作用状态,所述润滑剂供给系统的供给仅仅由该直接循环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体而言具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特征的向液力离合器的轴承组件供应润滑剂的方法;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相应的液力离合器。液力离合器已知许多针对不同使用目的的实施形式。为了保证可靠工作,除了用于充填和排放工作腔的连接管外,它们还设有另一些工作循环,它们在总体上构成一个工作介质系统。液力离合器一种已知的设计包括至少一个起泵轮作用的一次轮和一个起涡轮作用的二次轮,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圆环面状工作腔,在液力离合器工作期间工作介质在工作腔内循环。在这里形成的循环称为工作循环。为了冷却工作介质,为工作循环配设一个循环,它与至少一个去往工作腔的进口和一个从工作腔的出口连接,以及在液力离合器工作期间用于工作介质从工作腔向外和重新去往工作腔的直接循环。因此这种离合器也称为有直接循环的离合器。在这种通常设计为闭式循环的循环中,可以设一些例如形式上为换热器或冷却器的冷却装置。此外,为工作循环,尤其为圆环面状工作腔,配设至少一根供给管,它将工作介质从一个容器或储罐供入工作循环内。此供给管也称充填管,以及在这里通过直接循环回路在利用此连接管的情况下与工作循环连接。此外,至少一根用于排放的管与工作循环连接。优选地这根管在利用部分直接循环回路的连接管的情况下与直接循环回路连接。除此之外,在容器或储罐与液力离合器各轴承位置之间设供给润滑剂的连接管,它们构成一个所谓的润滑剂供给系统。优选地在这里润滑剂供给系统连接在充填管上。为了在液力离合器工作期间保证最佳的冷却过程或影响充填度,亦即工作介质从工作循环通过一个形式上为直接循环的外部循环重新导入工作循环,要求在此状态不吸入附加的工作介质。为此目的,在充填管内设用于中断在储罐与工作循环之间的连接的装置,在最简单的情况下是一个有两个接通位置的阀装置。这一连接沿工作介质从储罐到工作循环的流动方向在储罐与工作循环之间在用于中断储罐与工作循环之间连接的装置之前进行。此外设一过滤装置,它保证在所有的工作状态,亦即充填、排空以及在额定运行时的直接循环和在部分充填及可能在循环冷却时,都能向轴承位置提供充分过滤的油。但是这种设计的一个严重缺点在于,在这些状态下规定用于真正的轴承润滑的形式上为油的工作介质的一部分进入液力离合器的工作循环中,这导致不希望的影响尤其改变充填度。因此,为了将液力离合器使用于加工机械的转速控制,不得不要求通过一个定时排空阀重调或调整充填度。然而这恰恰意味着对于那些利用直接循环和通过充填管仍然导致工作循环充填和排放损失的离合器而言是一个干扰量。补偿只能通过阀装置的非常大的循环数完成。但是这又导致严重缩短阀的使用寿命并因而严重降低可利用率,亦即整个系统可能的工作寿命。此外,用于这种设计的控制技术方面的费用非常昂贵。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发展一种向液力离合器的轴承组件提供润滑剂的方法,使得不影响或只是不明显地影响液力离合器的充填度并因而其工作方式。该结构设计的特点应表现为在保证液力离合器尤其各工作阶段的功能的同时有高度可靠性、以及各部件更长的使用寿命和低的控制和调整费用。按本专利技术的方案的特征如权利要求1和4的特征部分所述。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说明有利的设计。按本专利技术,对于向一液力离合器(它包括至少一个起泵轮作用的一次轮和一个起涡轮作用的二次轮,该一次轮和二次轮共同构成一个用于导引一个在工作期间建立的工作循环的圆环面状工作腔)的轴承组件供给润滑液,除了在中断工作介质容器与进口或直接循环之间的工作介质流的状态下通过充填管输入外,还通过一个原本在工作期间就存在的用于在工作期间实现工作介质在工作循环外的导引或循环的、形式上为所谓的直接循环的循环进行。这意味着,轴承组件的润滑剂供给由直接循环实现。此循环通常设计为闭式循环,以及将至少一个进口与所述液力离合器尤其是所述圆环面状工作腔的一出口连接。在这里,术语“进口”和“出口”只是功能性部件,而不应强制地理解为结构部件。它们通常加工在叶轮的壁内圆环面的内圆周上,并通过叶轮壁内相应的通道,与外部的管道部分,亦即设在圆环面状工作腔之外规定用于将工作介质导引到直接循环内的管道或通道连接。此外,为液力离合器,尤其圆环面状工作腔,配设至少一根充填管,它与形式上为直接循环的回路连接,并通过该用于直接循环的回路与至少一个去往液力离合器工作腔的进口连接。所述用于直接循环的回路通过连接所述工作循环成为一种闭式循环。在这里,所述充填管在出口与进口之间连接到所述直接循环上。充填管在这里指的是连接工作介质源与直接循环的管道,亦即直至结点(Knotenstelle)。在充填管上连接一个润滑剂供给系统,它至少给液力离合器的,尤其泵轮和涡轮或与之旋转固定地连接的构件的轴承组件供应润滑剂。所述润滑剂供给系统在充填管与工作腔脱开时,通过所述供工作介质在液力离合器外部,尤其在工作腔外部直接循环的回路供应润滑剂,而在充填管连接在该直接循环上并因而连接在至少一个去往工作腔的进口上时,通过该直接循环回路在总是利用同一工作介质供给源的情况下实现润滑剂的供给。本专利技术人认识到,在工作状态亦即充填、排空以及循环冷却时,当从液力离合器工作腔可能通过相应的冷却装置将工作介质导入直接循环并重新回到液力离合器工作腔时,为实现从工作腔在离合器外部返回工作腔的直接循环而从此循环取出工作介质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工作介质损失,对于液力离合器的工作或在这些工作状态下满足轴承润滑的功能不起什么作用。在这里,轴承润滑基于在为了实现液力离合器工作方式的系统中原本存在的能量实现,也就是说无需为了向轴承组件提供润滑剂而设附加的装置。按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监控在所述直接循环内流动的工作介质流量或在那里建立的压力水平或一至少间接表明该压力水平的特征参数,其中,所述监控可以连续地、有时间间隔地或在需要时进行,并在所测压力值低于一规定的最低水平时,通过充填管与工作循环连接,实现将工作介质重新供入液力离合器的工作循环内。由此可以显著缩短所述充填泵总的工作时间,因为它只须在真正需要时才运行,其结果是又有助于延长整个系统的使用寿命。按一项进一步发展设置一些装置,它们在液力离合器的圆环面状工作腔的充填过程中,只有当系统中,亦即在工作循环和与之连接的直接循环中,达到规定的压力时,才允许工作介质从充填管转移到润滑剂系统内。尤其在液力离合器的起动过程中,这导致只要在直接循环内的压力低于充填泵的压力水平,原本规定用于轴承组件的润滑剂便进入液力离合器工作循环中,其结果反映出来是可实现液力离合器更迅速的充填并因而改善在驱动链内的传动特性。所述包括至少一个起涡轮作用的一次轮和一个起涡轮作用的二次轮(这两个轮共同构成一个圆环面状工作腔,在工作期间所述工作介质在该工作腔内循环以形成一个工作循环)的液力离合器,在结构上设计有一个工作介质系统,它包括至少一个所谓的直接循环形式的循环回路,用于将工作介质从工作腔导出,目的是在工作期间冷却以及重新供入工作腔。此外,工作介质系统还包括至少一根所谓充填管,它使工作介质源与工作循环,亦即圆环面状工作腔或在圆环面状工作腔内的进口连接起来。在这里,此充填管优选地与所述直接循环回路连接,其中,充填在利用直接循环的管道的情况下进行。术语“管道”在这里也只是从功能上理解,所以除了管子或软管状构件外,在壁内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向一液力离合器(1)的轴承组件(17.1、17.2)提供润滑剂的方法,该液力离合器(1)具有-一个一次轮(3)和一个二次轮(4),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可充填工作介质的工作腔(5),以及-一工作介质系统(2),该工作介质系统( 2)包括一个将工作腔(5)的至少一个出口(7)与进入该工作腔(5)的一进口(8)连接的直接循环(9)、一个工作介质源(10)、至少一根可使所述进口(8)至少间接与该工作介质源(10)连接的充填管(12)和至少一根可使所述出口(7)至少间接与该工作介质源(10)连接的排放管(13)以及一个可与所述充填管(12)连接的润滑剂供给系统(16),其中,该充填管(12)与排放管(13)通过所述直接循环(9)与所述进口(8)或出口(7)连接;该液力离合器在所有的工作状态均被供给润 滑剂,其中,至少在充填状态,通过可与所述工作介质源(10)连接的所述充填管(12)实现所述润滑剂供给系统(16)的供给,其特征为:在所述出口(7)与进口(8)之间工作介质的直接循环(9)的作用状态,所述润滑剂供给系统(16)的供给仅仅由所述直接循环(9)进行。...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赫尔曼海因马科富克斯哈拉尔德霍费尔德
申请(专利权)人:沃伊思特博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