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旦专利>正文

轴承滚珠的自动加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7465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轴承的自动生产设备,尤其涉及用于轴承内圈和外圈合套时轴承滚珠加球的自动加球装置。轴承滚珠的自动加球装置,包括下球通道和翘杆,翘杆的中部通过铰接点铰接设置在下球通道,下球通道设有槽口,翘杆的上、下部设有正对槽口分别可伸入下球通道阻挡滚珠下落的上分球针和下分球针,并在翘杆上设有驱动翘杆绕铰接点往复转动的动力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翘杆上的上分球针和下分球针的作用,可以控制分球、落球的过程,实现全自动加球。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法的特点,克服了目前加球装置难以换工装的现状,可在不同球数之间简易的切换,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使一机多用型得到推广。(*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轴承的自动生产设备,尤其涉及用于轴承内圈和外圈合套 时轴承滚珠加球的自动加球装置。
技术介绍
在轴承制造装配过程中,每种轴承需要一定数量的钢球。为了降低设备成 本和充分将其利用, 一台全自动合套仪通过调节或更换工装可适用于多种型号 轴承的装配,每个轴承加的球数不一致,在不影响效率和操作尽可能方便的情 况下,尽量减少大面积的拆换工装,以此来节约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目前的加 球装置不仅结构比较复杂,而且不易在短时间内进行拆换,这不仅对生产效率 有影响,而且制约了一机多用的发展趋势。而在一般的半自动和手工合套过程 中,操作人员往往拿一个勺子样的工具来取钢球,这样不仅每次所取球数不一 致,而且效率也很低,同时对操作人员来说工作一天劳动强度也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轴承装配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 一种轴承滚珠的自动加球装置,其可以适用于手工、半自动和全自动合套装置 中,可在不同球数之间简易的切换,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使一机多用型 得到推广。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轴承滚珠的自动加球装置,包括下球通道和翘杆,翘杆的中部通过铰接点 铰接设置在下球通道,下球通道设有槽口,翘杆的上、下部设有正对槽口并分 别可伸入下球通道阻挡滚珠下落的上分球针和下分球针,并在翘杆上设有驱动翘杆绕铰接点往复转动的动力装置。作为优选,上述的装置还包括通道安装座,下球通道固定设置在通道安装 座内,所述的翘杆通过铰接点铰接在通道安装座的一侧,并在通道安装座的上 分球针和下分球针的相应部位上设有通槽。作为优选,上述的动力装置为气缸,气缸连接有连杆,连杆铰接设置在翘 杆的一端。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翘杆上的上分球针和下分球 针的作用,可以控制分球、落球的过程,实现全自动加球。同时,本技术 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法的特点,克服了目前加球装置难以换工装的现状,可 在不同球数之间简易的切换,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使一机多用型得到推 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分球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落球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示意图对本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和使用方法做一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轴承滚珠的自动加球装置,包括下球通道1、通道安装座2和 翘杆6,下球通道1通过螺钉4固定设置在通道安装座2内,翘杆6通过铰接点 9铰接在通道安装座2的一侧。翘杆6的上、下部设有上分球针7和下分球针8, 并在在下球通道1上设有槽口 3,通道安装座2的上分球针7和下分球针8的相 应部位上设有通槽5,上分球针7和下分球针8分别可伸入下球通道1阻挡滚珠 12下落。同时,在翘杆6的下端设有驱动翘杆6绕铰接点往复转动的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包括气缸IO,气缸10连接有连杆11,连杆11铰接设置在翘杆6的下丄山顿。如图2所示,气缸10向前推,下分球针8伸入下球通道1阻挡滚珠12下 落,上分球针7退出下球通道1,滚珠12落到下分球针8上。然后如图3所示, 气缸10向后拉,上分球针7伸入下球通道1阻挡其上方的滚珠12下落,下分 球针8退出下球通道1,下分球针8上的滚珠12实现自动加球。权利要求1.轴承滚珠的自动加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球通道(1)和翘杆(6),翘杆(6)的中部通过铰接点(9)铰接设置在下球通道(1),下球通道(1)设有槽口(3),翘杆(6)的上、下部设有正对槽口(3)并分别可伸入下球通道(1)阻挡滚珠下落的上分球针(7)和下分球针(8),并在翘杆(6)上设有驱动翘杆(6)绕铰接点(9)往复转动的动力装置。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轴承滚珠的自动加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道 安装座(2),下球通道(1)固定设置在通道安装座(2)内,所述的翘杆(6) 通过铰接点(9)铰接在通道安装座(2)的一侧,并在通道安装座(2)的 上分球针(7)和下分球针(8)的相应部位上设有通槽(5)。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承滚珠的自动加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动力装置为气缸(10),气缸(10)连接有连杆(11),连杆(11)铰接设置在翘杆(6)的一端。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轴承的自动生产设备,尤其涉及用于轴承内圈和外圈合套时轴承滚珠加球的自动加球装置。轴承滚珠的自动加球装置,包括下球通道和翘杆,翘杆的中部通过铰接点铰接设置在下球通道,下球通道设有槽口,翘杆的上、下部设有正对槽口分别可伸入下球通道阻挡滚珠下落的上分球针和下分球针,并在翘杆上设有驱动翘杆绕铰接点往复转动的动力装置。本技术通过翘杆上的上分球针和下分球针的作用,可以控制分球、落球的过程,实现全自动加球。同时,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法的特点,克服了目前加球装置难以换工装的现状,可在不同球数之间简易的切换,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使一机多用型得到推广。文档编号F16C43/06GK201100325SQ200720191658公开日2008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13日专利技术者庞震伟, 旦 林, 王立明 申请人:旦 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轴承滚珠的自动加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球通道(1)和翘杆(6),翘杆(6)的中部通过铰接点(9)铰接设置在下球通道(1),下球通道(1)设有槽口(3),翘杆(6)的上、下部设有正对槽口(3)并分别可伸入下球通道(1)阻挡滚珠下落的上分球针(7)和下分球针(8),并在翘杆(6)上设有驱动翘杆(6)绕铰接点(9)往复转动的动力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明庞震伟林旦
申请(专利权)人:林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