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6281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衬套,是用以套设于一轴件且插设于一传动轮的轴孔中,该轴孔是呈非圆形,其特征在于,该衬套包含有:    一本体,具有一小径部,一第一卡掣部由该小径部底端延伸而出,一抵顶部由该第一卡掣部底端延伸而出,一第二卡掣部由该小径部顶端延伸而出,至少一连接部由该第二卡掣部顶端延伸而出,一夹持部由该连接部顶端延伸而出,以及一轴孔贯通该本体且供该轴件穿设,其中,该第一卡掣部与该第二卡掣部的周缘形状与该传动轮的轴孔对应,该第一、二卡掣部是贴抵于该传动轮的轴孔孔缘,该抵顶部与该夹持部则将该传动轮限位于其中,该夹持部具有一缺口,一穿孔以及    一螺孔,该本体并具有至少一缺槽由该抵顶部通过该第一卡掣部延伸至该小径部;以及    一螺栓,是穿设于该夹持部的穿孔并螺设于该夹持部的螺孔中。(*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轴件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套设于轴件与传动轮间的衬套,其组装便捷且偏心误差低。
技术介绍
现有的衬套1如图1所示,包含有二外套件2分别由左右两方插入一传动轮3的轴孔4中,一中套件5由右方插设于该二外套件2中,以及一内套件6由左方插设于该中套件5中,其中,该传动轮3的轴孔4呈圆孔且具有四平面部(图未示),该二外套件2外缘分别具有四抵顶面(图未示)与该传动轮3四平面部贴抵,该二外套件2内缘分别设有二平面部(图未示),用以与该中套件5外缘二抵顶面(图未示)贴抵,该中套件5内缘则具有二平面部(图未示),用以与该内套件6外缘二抵顶面(图未示)贴抵,通过此,该二外套件2、该中套件5与该内套件6均可受该传动轮3卡掣而一起旋转,再者,该中套件5与该内套件6的侧壁剖面均呈楔形,通过此,该内套件6可将一轴件7夹迫于其中,使该传动轮3、该衬套1与该轴件7得结合在一起。由于现有衬套1共有四组件,每一组件均无法避免地有尺寸误差存在,如组件外缘与内缘间具有偏心误差,四组件的偏心误差加乘在一起,使得传动轮3与轴件7之间具有不小的偏心量;再者,由于组件数量多,不仅模具制作的预算高,且组装费时耗工,在在使衬套的制造成本高居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衬套,其组装便捷且制造成本低。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衬套,其偏心误差量小。为达成前揭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衬套是用以套设于一轴件且插设于一传动轮的轴孔中,该轴孔是呈非圆形,该衬套包含有一本体与一固定手段,该本体具有一小径部,一第一卡掣部由该小径部底端延伸而出,一抵顶部由该第一卡掣部底端延伸而出,一第二卡掣部由该小径部顶端延伸而出,至少一连接部由该第二卡掣部顶端延伸而出,一夹持部由该连接部顶端延伸而出,以及一轴孔贯通该本体且供该轴件穿设,其中,该第一卡掣部与该第二卡掣部的周缘形状与该传动轮的轴孔对应,该第一、二卡掣部是贴抵于该传动轮的轴孔孔缘,该抵顶部与该夹持部则将该传动轮限位于其中,该夹持部具有一缺口,该本体并具有至少一缺槽由该抵顶部通过该第一卡掣部延伸至该小径部,该固定手段则用以将该夹持部的缺口束紧。本技术的传动轮与轴件之间具有小的偏心量;再者,由于组件数量少,使得模具制作的预算降低,且组装简单,使衬套的制造成本高减少。为了更了解本技术的特点所在,兹举以下四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如下,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衬套的剖视图; 图2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后视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7是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顶视图;图8是本技术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衬套2外套件 3传动轮 4轴孔5中套件 6内套件 7轴件10衬套12轴件 14传动轮16轴孔18平直段20本体21小径部 22第一卡掣部221抵顶面 23抵顶部231平面部 24第二卡掣部241抵顶面 25连接部26第三卡掣部 261抵顶面262缺口 263切槽27夹持部 271缺口272切槽 273凹部28轴孔29缺槽40固定手段42穿孔44螺栓46螺孔 50衬套52本体 53连接部54夹持部 55第一卡掣部56第二卡掣部60衬套62本体 63夹持部64夹件 65缺口70衬套72本体 73第二卡掣部74切槽 75抵顶部76第一卡掣部。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至图5,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衬套10是用以套设于一轴件12且插设于一传动轮14的轴孔16中,该轴件12的剖面是呈圆形,该传动轮14可为磁性轮或齿轮等,于本实施例中为磁性轮,该传动轮14的轴孔16是呈圆形且具有四平直段18,该衬套10则包含有一本体20与一固定手段40。该本体20具有一小径部21,一第一卡掣部22由该小径21部底端延伸而出,一抵顶部23由该第一卡掣部22底端延伸而出,一第二卡掣部24由该小径部21顶端延伸而出,二连接部25由该第二卡掣部24顶端延伸而出,一第三卡掣部26由该二连接部25顶端延伸而出,一夹持部27由该第三卡掣部26顶端延伸而出,以及一轴孔28贯通该本体20且供该轴件12穿设,其中,该二连接部25可依需要而仅设一个,事实上,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连接部皆可。其中,该第一卡掣部22、该第二卡掣部24与该第三卡掣部26的外径相同且大于该小径部21的外径,该第一、二、三卡掣部22、24、26的周缘均呈圆形而分别具有四抵顶面221、241、261,与该传动轮14轴孔16的四平直段18对应,该第一、二、三卡掣部22、24、26是以其周缘贴抵于该传动轮14的轴孔16孔缘,使该本体20得与该传动轮14一起旋转,该本体20的抵顶部23与夹持部27则具有较该传动轮14轴孔16大的外径而可将该传动轮14限位于其中。该夹持部27具有一缺口271与一切槽272,该第三卡掣部26相对应地具有一缺口262与该夹持部27的缺口271连通,以及一切槽263与该夹持部27的切槽272连通,通过此,该夹持部27与该第三卡掣部26可受力而变形使该段的轴孔28孔径缩小;其中,该夹持部27的切槽272与该第三卡掣部26的切槽263亦可依需要而不设。该本体20并具有四缺槽29分别由该抵顶部23通过该第一卡掣部22延伸至该小径部21,通过以使该抵顶部23及该第一卡掣部22易于受力变形而缩减其外径,其中,该等缺槽29的数量与设置位置均可视实际需要而变化,但至少需设一缺槽29。该固定手段40是用以将该夹持部27的缺口271束紧,该固定手段40具有多种结构变化,于本实施例中,该固定手段40包含有一穿孔42设于该本体20的夹持部27,一螺栓44穿设于该穿孔42,以及一螺孔46设于该本体20的夹持部27且供该螺栓44螺设于其中,为方便螺栓44螺锁作业,该本体20夹持部27外缘设有二凹部273位于该穿孔42与该螺孔46周边。组装时,先施力将该本体20的抵顶部23与第一卡掣部22内缩变形以便塞入该传动轮14的轴孔16中,为方便外径较大的该抵顶部23顺利塞入该传动轮14的轴孔16,本实施例于该抵顶部23的周缘设有四平面部231,使该抵顶部23的形状与该传动轮14的轴孔16约略对应。接着,将该本体20继续塞入该传动轮14的轴孔16直至该传动轮14两端分别与抵顶部23及该夹持部27贴抵为止,此时该传动轮14的轴孔16孔缘是贴抵于该第一、二、三卡掣部22、24、26的周缘,通过以使该传动轮14与该衬套10卡接而能一起转动。接着,将该轴件12插入该本体20的轴孔28中,利用该螺栓44螺锁于该本体20夹持部27的螺孔46中,可将该夹持部27的缺口271束紧,通过以将该衬套10与该轴件12结合在一起;如此,该衬套10即可将该轴件12与该传动轮14结合在一起,其组装程序简单迅速,较现有结构具有增进功效。除此之外,该本体20是以塑料材料一体射出成型,即一次加工完成,因此,该轴孔28与该第一、二、三卡掣部22、24、26之间仅有一次偏心误差,与现有结构的多次偏心误差相加乘,本技术所提供的衬套具有较低的偏心误差量,亦较现有结构具有增进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清华蓝国琪
申请(专利权)人:均豪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