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内燃机零部件,尤其涉及到一种内燃机曲轴。目前,内燃机曲轴由长轴颈、左平衡块、连杆轴颈、右平衡块和短轴颈组成,长轴颈和短轴颈分别通过轴承支承在内燃机的机体上,连杆轴颈与连杆相配合,为防止两者之间形成咬瓦,在连杆轴颈上设有润滑孔,在短轴颈上套装有的甩油圈,连杆轴颈上的润滑孔与甩油圈上的引油道相通,曲轴在旋转过程中,通过甩油圈的飞溅使润滑油流向连杆轴颈上的润滑孔,达到润滑的目的。由于甩油圈是套装在曲轴上的,两者是两个独立的零件,一方面,上述两零件相结合处的加工精度高、难度大,加工成本高,另一方面,润滑油从甩油圈上的引油道流向连杆轴颈上的润滑孔的途中有一部分润滑油会从甩油圈与连杆轴颈相结合处流失,从而使实际到润滑孔的润滑油不足。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甩油圈与曲轴连为一体,杜绝润滑油在途中流失,成本低廉、强度更高的自润滑的内燃机曲轴。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自润滑的内燃机曲轴,包括长轴颈、左平衡块、连杆轴颈、右平衡块和短轴颈,其中短轴颈与长轴颈的两轴线重合;连杆轴颈的轴线平行于长轴颈和短轴颈的轴线,且彼此相距的距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润滑的内燃机曲轴包括长轴颈(1)、左平衡块(2)、连杆轴颈(3)、右平衡块(4)和短轴颈(5),长轴颈(1)和短轴颈(5)的轴线重合,连杆轴颈(3)的轴线平行于长、短轴颈(1、5)的轴线,且相距L,在连杆轴颈(3)的径向方向上设有润滑孔(31);其特征在于:在短轴颈(5)和右平衡块(4)之间还设有盘形台阶(6),且在盘形台阶(6)上设有凹形引油道(61)和进油孔(62),所述引油道(61)设置在盘形台阶(6)的端面上,所述进油孔(62)一端与引油道(61)相通,另一端与润滑孔(31)相连;短轴颈(5)、盘形台阶(6)、右平衡块(4)、连杆轴颈(3)、左平衡块(2)和长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水军,瞿军,陈建平,潘秀峰,王维明,陆华东,
申请(专利权)人:常柴金坛柴油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