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子辉专利>正文

推力杆中的双颈球头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4090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推力杆中的双颈球头销,包括球面和球颈,球面两端分别通过圆角过渡与位于球面两头的球颈的内端过渡连接,其结构特点为所述的两头球颈的内端和球面的两端之间通过圆角过渡相连接的圆角半径R为8-15毫米。在不改变推力杆中的双颈球头销原有设计基础上,使整个双颈球头销的过渡连接段厚度加大,增强了抗拉、抗扭摆能力,不容易变形或断裂,从而延长了推力杆总成的使用寿命。又满足车桥和车身间跳动的要求,提高了汽车整车稳定和平衡性。经试验证明使用寿命提高了1.5倍以上。(*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推力杆中的双颈球头销
技术介绍
现有载重汽车悬挂用推力杆总成,作为汽车多轴悬挂系统的组成部分,通常设置在载重汽车中、后桥上;其一端与车身相铰接,另一端则与中桥或后桥相铰接;其作用主要是传递纵向力及其力矩和横向力及其力矩,如牵引力、制动力及汽车转弯时的离心力等。在汽车运动中推力杆承受较大的推拉力和扭摆力,这就要求推力杆中的双颈球头销具有很强的抗拉、抗扭摆强度,在使用中不变形、不断裂,而现有的推力杆中的双颈球头销,由于两头球颈的内端和球面的两端经过渡连接段而连接,其圆角过渡的弧半径俗称R度很小,见图5、图6、图7、图8所示,这样两头球颈的内端与球面的两端之间的过渡段直径较小即不够粗一般R度为5毫米,而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推拉和扭摆后,容易断裂或者变形,给行车安全造成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头球颈的内端和球面的两端过渡连接的弧半径较大,以增强抗推拉和抗扭摆能力的推力杆中的双颈球头销。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推力杆中的双颈球头销,包括球面和球颈,球面两端分别通过圆角过渡与位于球面两头的球颈的内端过渡连接,其结构特点为所述的两头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推力杆中的双颈球头销,包括球面(1)和球颈(2),球面(1)两端分别通过圆角过渡与位于球面(1)两头的球颈(2)的内端过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头球颈的内端和球面的两端之间通过圆角过渡相连接的圆角半径R为8-15毫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子辉
申请(专利权)人:张子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