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俞大邦专利>正文

纯滚动轴承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3059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新结构的纯滚动轴承,特别是一种无保持架的无滑动摩擦的具有柱形或带锥形的柱形滚动体的纯滚动轴承,用以替换带保持架的具有滑动摩擦的此类滚动轴承。本发明专利技术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定位滚动体以及定位环组成,消除了现有滚动轴承由于用保持架进行空间定位而产生的滑动摩擦以及轴承挡边与滚动体两侧的滑动摩擦,从而显著地减少了阻力,降低了能耗和噪音,提高了极限转速和使用寿命,可以令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机械、动力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得到明显提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纯滚动轴承,特别是涉及一种无滑动摩擦的滚动体是圆柱形或带锥形的圆柱形的滚动轴承。
技术介绍
现有的使用圆柱形或带锥形的圆柱形的滚动体的滚动轴承主要用内外套圈、滚动体和保持架所组成。为了滚动体相互之间以及滚动体在轴承中的相对定位,目前这类滚动轴承都具有保持架装置,这种保持架不管它的结构采取什么样的形式,不管它使用什么样的材质和光洁度都是通过滑动摩擦来制约高速运动的滚动体。而这种滑动摩擦阻力对于轴承性能和寿命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除此之外,这类轴承的挡边与滚动体两侧的滑动摩擦进一步增加了轴承运转时的滑动摩擦阻力,降低了轴承的寿命和可靠性。这种滚动体与保持架之间的相对滑动摩擦和滚动体与轴承挡边之间的相对滑动摩擦使轴承在运转中,特别是在高速和超高速运转时,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如润滑很困难;轴承的温升提高,噪声大。滚动体和保持架在高温高速条件下,应力会急剧增加,结果导致轴承损坏。而滚动摩擦阻力在轴承中相对其中的滑动摩擦阻力而言是微不足道的。这种滑道摩擦的存在也使得滚动轴承的承载能力大大减小,能耗显著增加,在高速运转条件下,滚动体和保持架之间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而使滑动摩擦力进一步急剧增加,摩擦应力集中也可导致轴承的迅速破坏。因此,滚动轴承的极限速度的提高也受到这种滑动摩擦力很大的限制。专利技术概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纯滚动轴承,它取消了通常的保持架,用滚动约束代替了滑动约束,从而大大提高轴承的使用性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纯滚动轴承,包括一内圈、一外圈以及设置在内圈和外圈之间的若干个滚动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置在每两个相邻滚动体之间并与它们滚动接触的定位滚动体,以及设置在定位滚动体两端的滑道上并与之滚动接触的定位环。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完成的,在每相邻滚动体与滚动体之间沿周向安装一个定位滚动体,该定位滚动体同时保证相邻滚动体之间的周向间隔距离以及限制滚动体在轴承中的轴向位置,该定位滚动体的轴向定位和径向定位是通过定位滚动体两自由端滑道上的定位环完成。定位环与滑道的接触是点接触,而定位滚动体中间和滚动体的接触也是点接触。定位滚动体内部可以做成实的或空心的。它的任一横截面的外形都是圆形,该滚动体两端滑道的纵截面5形状可以做成凹形或凸形。该凹形或凸形又可以分别是V字形、圆弧形或沟槽形,该滚动体中间与滚动体接触部分的中间滑道的纵截面7也可以做成V字形、圆弧形或沟槽形。相应地,定位环横截面做成凹形或凸形。该凹形或凸形也可以做成V字形、圆弧形或沟槽形,以便与定位滚动体的两端滑道相配合作滚动接触定位(该接触是点接触)。本专利技术的轴承的内、外圈的滚道横截面做成圆弧形、V字形或沟槽形。并且该内、外圈考虑到加工和装配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做成整体式或分体式,即整体加工或分成若干分体,加工后装配成内、外圈。定位滚动体在使用中是运动的,一方面进行自转,一方面围绕轴承轴线公转。滚动体与轴承内、外圈是线接触,其所有接触点的相对速度差为零。滚动体与定位滚动体接触点的相对速度差为零,而定位滚动体与定位环的接触点相对速度差也为零,因此该运动都属于纯滚动,而不存在相对滑动摩擦,是名符其实的“纯滚动轴承”。本专利技术加工安装方便,成本较低,容易推广实施。下面将结合二个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和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二个较佳实施例的滚动轴承的剖视图对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如图1所示,在每两个相邻的滚动体1之间沿周向位置安装一个定位滚动体2,该定位滚动体同时保证相邻滚动体之间的周向间隔距离以及限制滚动体在轴承中的轴向位置。而该定位滚动体的轴向定位和径向定位是通过设置在定位滚动体两端滑道5上定位环6完成。定位环6与滑道5、定位滚动体2与滚动体1以及滚动体1与轴承内圈3和外圈4的接触都是点接触或线接触,并且在所有这些接触点的两物体相对速度差都为零。因此,该轴承属于纯滚动轴承。在该实施例中,滑道5的纵截面为V字形凹形,定位环6的横截面为圆弧形凸形,从而形成滚动接触。相反地,令滑道5的纵截面为凸形并且定位环的横截面为凹形也是可行的。另外,滑道5以及定位滚动体2与滚动体1滚动接触的中间滑道7的纵截面形状可以是V字形、圆弧形或沟槽形等多种形状。而内圈3和外圈4的滚道8横截面也可以是V字形、圆弧形或沟槽形等多种形状以便与滚动体1相配合。内圈3和外圈4、滑道5和滑道7的截面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为了安装和加工的便利,可以将滚动体1和/或定位滚动体2做成分体的,例如将构成其端部滑道5的两个部分以及构成中间滑道7的部分分开制造,并通过过盈配合或螺旋配合等方式在装配时组合起来。当然,也可以将定位滚动体2做成整体式,并一体地安装。为了安装和加工的便利,可以将内圈3或外圈4做成整体式的或分体式的。该定位环也出于同一考虑,可以做成整体式或分体式的。图1是内圈无挡边的滚子轴承,同样地,可以做成外圈无挡边的滚子轴承,此时定位滚动体2的轴线的位置直径应处在小于滚动体1的轴线所处的直径位置,并且定位滚动体2是在定位环6的外圆上滚动。同时,滚道8应做在内圈3上。图2是内外圈都有挡边的滚子轴承的实施例,其内圈做成分体式的。图3是外圈无挡边的圆锥滚子轴承的一个实施例,类似地,可以做成内圈无挡边的圆锥滚子轴承。虽然上面已结合五个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描述,但应该理解,熟悉本
的人员在此基础上可以作出种种等价的变型。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权利要求1.一种纯滚动轴承,包括一内圈(3)、一外圈(4)以及设置在内圈(3)和外圈(4)之间的若干个滚动体(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置在每两个相邻滚动体(1)之间并与它们滚动接触的定位滚动体(2),以及设置在定位滚动体(2)两端的滑道(5)上并与之滚动接触的定位环(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滚动体(2)是整体式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滚动体(2)是分体式的。4如权利要求1所术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体(1)的中间滑道(7)可以做成凹形或凸形,相应地,内圈(3)和/或外圈(4)与之配合的滚道(8)的纵截面则做成凸形或凹形,定位滚动体(2)的与之配合的滚道(9)的纵截面则做成凸形或凹形,并且根据需要,这些滑道和滚道可以做若干个,可以布置在中间,也可以布置在滚动体(1)的两端。滚动体(1)可以做成整体式或分体式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滚动体(2)两端的滑道(5)纵截面可以做成凹形或凸形。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6)的横截面可以做成凸形或凹形,以便与定位滚动体(2)的滑道(5)相配合作滚动接触定位。并且该定位环(6)是整体式的或分体式的。7.如权利要求1和4所述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滚动体(2)两端的滑道(5)以及定位滚动体(2)与滚动体(1)滚动接触的滚动体(1)的中间滑道(7)、滚道(8)、(9)的截面可以是V字形、圆弧形或沟槽形。该定位滚动体(2)的滚道(9)的纵截面可以是V字形、圆弧形或沟槽形的,可以做成实心的或空心的,其任一横截面的外形都是圆形。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3)和外圈(4)可以同时做成整体式或分体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纯滚动轴承,包括一内圈(3)、一外圈(4)以及设置在内圈(3)和外圈(4)之间的若干个滚动体(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置在每两个相邻滚动体(1)之间并与它们滚动接触的定位滚动体(2),以及设置在定位滚动体(2)两端的滑道(5)上并与之滚动接触的定位环(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大邦俞大锡徐民许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俞大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