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式登船梯
本技术涉及登船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登船梯。
技术介绍
登船梯是现代大型油船码头油船在停靠码头作业过程中,装卸作业人员和船员安全顺利上下船舶的装置。传统的登船装置是依靠由船自身携带的舷梯来完成。中国数据库中公开了一篇名为转动式码头登船梯的专利,申请号为CN201120567141.3,申请日为2011.12.30,该种码头登船梯,包括上部平台结构(1)、上部舷梯(3)、下部舷梯(7)、旋转平台(2)、中间平台小车(4)、舷梯固定平台(5)、小车限位(6)和导轨(8),其中旋转平台(2)中心有圆柱结构与上部平台结构(1)中的上部平台相连,旋转平台(2)与上部舷梯(3)的上部相连,上部舷梯(3)的下部与中间平台小车(4)相连,中间平台小车(4)设置在导轨(8)上,小车限位(6)设置在导轨(8)上,导轨(8)设置在船舷固定平台(5)上,船舷固定平台(5)与下部舷梯(7)相连,本技术具有通用性能好,制作方便,安全性强的优点。中国数据库中公开了一篇名为转动式码头登船梯的专利,申请号为CN201320665947.5,申请日为2013.10.28,该种转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式登船梯,包括舷梯固定平台,所述舷梯固定平台上表面为顶层平台,所述顶层平台通过下部舷梯与地面连通,所述顶层平台上设置有上部舷梯,所述上部舷梯下端铰接有第一连接平台,第一连接平台可转动的与移动平台连接,所述移动下端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设置于顶层平台的第一滑轨中,并可沿第一滑轨滚动,所述上部舷梯上端铰接有第二连接平台,所述第二连接平台与下表面与登船通道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舷梯包括两块板面平行设置的侧板,侧板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连接有护栏,所述侧板两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将两块侧板连接成长方形的框架结构,所述侧板间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转动连接有多个台阶,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式登船梯,包括舷梯固定平台,所述舷梯固定平台上表面为顶层平台,所述顶层平台通过下部舷梯与地面连通,所述顶层平台上设置有上部舷梯,所述上部舷梯下端铰接有第一连接平台,第一连接平台可转动的与移动平台连接,所述移动下端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设置于顶层平台的第一滑轨中,并可沿第一滑轨滚动,所述上部舷梯上端铰接有第二连接平台,所述第二连接平台与下表面与登船通道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舷梯包括两块板面平行设置的侧板,侧板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连接有护栏,所述侧板两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将两块侧板连接成长方形的框架结构,所述侧板间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转动连接有多个台阶,所述台阶的转动部位位于远离护栏一侧的端部,设使两块侧板成对称结构的平面为对称面,所述台阶两端沿其板厚方向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沿对称面对称并平行于侧板,所述台阶位于第一通孔的两侧开设有转轴孔,转轴孔轴线垂直于侧板的板面并与第一通孔连通,靠近台阶端部的转轴孔一直延伸至侧板的板面,所述上部舷梯还设置有沿侧板长度方向布置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依次穿过每层台阶的第一通孔,并分别从侧板两端的台阶的第一通孔中伸出,所述调节杆对应于每一层台阶的转轴孔都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间隙插接于转轴孔中,所述调节杆底端设置有与其转动连接的滚轮,所述滚轮转动平面平行于侧板平面,两根调节杆下端的滚轮与设置于连接板的高度调节机构配合,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与连接板连接的底座,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设有一个倾斜面,所述斜面朝向滚轮一侧,所述滚轮在倾斜面上滚动,设楔形块背离护栏一侧的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转动连接有球头螺杆,所述球头螺杆的轴线垂直于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开设有第一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刚,张辉,徐鹏辉,瞿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新大洋造船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