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减震功效的折叠式登船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02302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减震功效的折叠式登船梯,包括底座、第二滚轮和螺栓,所述底座下端焊接固定有减震盒,且减震盒内部焊接连接有弹簧,所述底座上端左侧焊接固定有固定块,且固定块右侧焊接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右侧设置有伸缩杆,且伸缩杆右侧焊接固定有主体,所述主体下端左侧连接有第一滚轮,且第一滚轮下端外侧包裹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外侧包裹设置有第一滑轨。该具有减震功效的折叠式登船梯具有减震效果,在登船梯受到由于船只晃动带来的震动时,能及时对其进行缓冲处理,减小对登船者的安全登船造成的影响,在运输登船梯时,登船梯能进行局部折叠处理,运输时占用空间更小,运输过程更加便利。

A folded boarding ladder with shock absorp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减震功效的折叠式登船梯
本技术涉及登船梯
,具体为一种具有减震功效的折叠式登船梯。
技术介绍
登船梯是现代大型油船码头油船在停靠码头作业过程中,装卸作业人员和船员安全顺利上下船舶的装置,传统的登船装置是依靠由船自身携带的舷梯来完成,登船梯的选型主要根据码头吨级、潮汐变化、码头平面现状、价格性能比等条件选择合适的型号,用户须填写参数表交制造商以便确定登船梯的包络范围、基础尺寸和载荷数据。市场上的登船梯不具有减震效果,在登船梯受到由于船只晃动带来的震动时,不能及时对其进行缓冲处理,易对登船者的安全登船造成影响,在运输登船梯时,登船梯不能进行局部折叠处理,运输时占用空间较大,运输过程较为不便,且不能使用自动化结构将改变登船梯的倾斜角度,不能根据不同船只高度对登船梯的可登达高度进行调整,登船梯的实用性较低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减震功效的折叠式登船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震功效的折叠式登船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市场上的登船梯不具有减震效果,在登船梯受到由于船只晃动带来的震动时,不能及时对其进行缓冲处理,易对登船者的安全登船造成影响,在运输登船梯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减震功效的折叠式登船梯,包括底座(1)、第二滚轮(12)和螺栓(1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下端焊接固定有减震盒(2),且减震盒(2)内部焊接连接有弹簧(3),所述底座(1)上端左侧焊接固定有固定块(4),且固定块(4)右侧焊接连接有液压杆(5),所述液压杆(5)右侧设置有伸缩杆(6),且伸缩杆(6)右侧焊接固定有主体(7),所述主体(7)下端左侧连接有第一滚轮(8),且第一滚轮(8)下端外侧包裹设置有第一凹槽(9),所述第一凹槽(9)外侧包裹设置有第一滑轨(10),所述主体(7)内部焊接固定有梯板(11),所述第二滚轮(12)设置于主体(7)右侧,且主体(7)右侧外部包裹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减震功效的折叠式登船梯,包括底座(1)、第二滚轮(12)和螺栓(1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下端焊接固定有减震盒(2),且减震盒(2)内部焊接连接有弹簧(3),所述底座(1)上端左侧焊接固定有固定块(4),且固定块(4)右侧焊接连接有液压杆(5),所述液压杆(5)右侧设置有伸缩杆(6),且伸缩杆(6)右侧焊接固定有主体(7),所述主体(7)下端左侧连接有第一滚轮(8),且第一滚轮(8)下端外侧包裹设置有第一凹槽(9),所述第一凹槽(9)外侧包裹设置有第一滑轨(10),所述主体(7)内部焊接固定有梯板(11),所述第二滚轮(12)设置于主体(7)右侧,且主体(7)右侧外部包裹设置有第二凹槽(13),所述第二凹槽(13)外侧包裹设置有第二滑轨(14),且第二滑轨(14)左右两侧设置有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内部贯穿开设有预留孔(16),且螺栓(17)设置于预留孔(16)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功效的折叠式登船梯,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耘豪董自真李盈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步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