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覆装置及涂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8662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涂覆装置及涂覆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为,在与形成于长条带状基材的第1主面上的第1涂覆膜相对应地在基材的第2主面上形成第2涂覆膜的涂覆技术中,以高精度使第2涂覆膜的涂覆宽度与第1涂覆膜的涂覆宽度一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涂覆装置具备:位置获取部,其在长度方向上于第2主面侧涂布部的上游侧获取基材的第1主面上的第1涂覆膜的位置;变化信息获取部,其获取与长度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的第2涂覆膜的宽度尺寸相对于第2主面侧湿膜的宽度尺寸的变化量作为第2主面侧变化信息;和供给调节部,其基于第1涂覆膜的位置及第2主面侧变化信息而对来自第2主面侧喷嘴的涂覆液的供给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涂覆装置及涂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基材的两个主面上形成涂覆膜的涂覆装置及涂覆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例如日本特开2016-186371号公报中记载的涂覆装置而言,在以辊对辊方式连续地输送长条状基材(作为集电体发挥功能的金属等导电体片材、在表面上形成有金属薄膜的树脂片材等)的同时,在基材的两个主面上形成涂覆膜。在该涂覆装置中,为了在基材的一个主面上涂覆第1涂覆膜,在对基材的一个主面供给涂布液而形成湿膜后输送至第1干燥装置,促进构成湿膜的涂布液的溶剂成分的挥发,使涂布液干燥固化。由此,使湿膜变化为干膜从而完成第1涂覆膜的涂覆处理。然后,基于用照相机对第1涂覆膜(干膜)进行摄像而得到的图像数据来测定涂覆宽度,基于该涂覆宽度来执行针对基材的另一主面的涂覆处理。即,向基材的另一主面中的与第1涂覆膜相对应的位置供给涂布液从而形成湿膜之后,输送至第2干燥装置,使该湿膜变化为干膜从而完成第2涂覆膜的涂覆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上述现有装置中,虽然基于第1涂覆膜的图像数据而在基材的另一主面上形成湿膜,但存在下述情况:在该湿膜从第2干燥装置通过的期间内,湿膜的溶剂成分挥发,第2涂覆膜的最终的涂覆宽度发生大幅变化(参见后文中说明的图5)。这种情况下,第1涂覆膜与第2涂覆膜之间的涂覆宽度相异,从而导致制品品质的降低。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在与形成于长条带状基材的第1主面上的第1涂覆膜相对应地在基材的第2主面上形成第2涂覆膜的涂覆技术中,以高精度使第2涂覆膜的涂覆宽度与第1涂覆膜的涂覆宽度一致。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式为与形成于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带状基材的第1主面上的第1涂覆膜相对应地、在基材的第2主面上形成第2涂覆膜的涂覆装置,所述涂覆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输送部,其沿长度方向对基材进行输送;第2主面侧涂布部,其具有第2主面侧喷嘴,所述第2主面侧喷嘴向由输送部输送的基材的第2主面供给涂覆液从而形成第2主面侧湿膜;第2主面侧干燥部,其使由输送部从第2主面侧涂布部输送而来的基材的第2主面上所形成的第2主面侧湿膜干燥,从而形成第2涂覆膜;位置获取部,其在长度方向上于第2主面侧涂布部的上游侧获取基材的第1主面上的第1涂覆膜的位置;变化信息获取部,其获取与长度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的第2涂覆膜的宽度尺寸相对于第2主面侧湿膜的宽度尺寸的变化量作为第2主面侧变化信息;和供给调节部,其基于第1涂覆膜的位置及第2主面侧变化信息而对来自第2主面侧喷嘴的涂覆液的供给进行调节。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式为与形成于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带状基材的第1主面上的第1涂覆膜相对应地、在基材的第2主面上形成第2涂覆膜的涂覆方法,所述涂覆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下述工序:涂覆工序,在将形成有第1涂覆膜的基材沿长度方向输送的同时,在涂覆液供给位置向基材的第2主面供给涂覆液从而形成第2主面侧湿膜,并且,在长度方向上于涂覆液供给位置的下游侧使基材的第2主面上的第2主面侧湿膜干燥,从而形成第2涂覆膜;和调节工序,在开始涂覆工序前,基于基材的第1主面上的第1涂覆膜的位置、和与长度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的第2涂覆膜的宽度尺寸相对于第2主面侧湿膜的宽度尺寸的变化量,对来自第2主面侧喷嘴的涂覆液的供给进行调节。在以上述方式构成的专利技术中,与已形成于第1主面上的第1涂覆膜相对应地,对沿长度方向输送的基材的第2主面供给涂覆液。由此,第2主面侧湿膜形成于基材的第2主面上。将该第2主面侧湿膜利用第2主面侧干燥部进行干燥从而形成第2涂覆膜。这里,存在下述情况:在第2主面侧湿膜从第2主面侧干燥部通过的期间内,湿膜的溶剂成分挥发从而导致第2涂覆膜的最终的涂覆宽度、即宽度方向上的第2涂覆膜的宽度尺寸大幅变化。然而,在本专利技术中,第2涂覆膜的宽度尺寸相对于第2主面侧湿膜的宽度尺寸的变化量作为第2主面侧变化信息而被获取,与其相应地执行来自第2主面侧喷嘴的涂覆液的供给调节。需要说明的是,所谓“与第1涂覆膜相对应地在基材的第2主面上形成第2涂覆膜”,是指以在宽度方向上第1涂覆膜的形成位置与第2涂覆膜的形成位置一致的状态,夹着基材而相对地形成了第1涂覆膜和第2涂覆膜。另外,“涂覆液的供给调节”中,如后文所详述的那样,包括对来自第2主面侧喷嘴的涂覆液的每单位时间的供给量进行调节的动作、对第2主面侧喷嘴与基材的间隙进行调节的动作等。专利技术效果如上文所述,基于利用第2干燥部使形成于基材的第2主面上的第2主面侧湿膜干燥从而形成第2涂覆膜时的宽度尺寸的变化量,来进行涂覆液的供给调节。因此,能够高精度地使第2涂覆膜的涂覆宽度与第1涂覆膜的涂覆宽度一致。附图说明[图1]为示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涂覆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概略构成的图。[图2]为示出图1所示涂覆装置的电气构成的框图。[图3]为示出利用图1所示涂覆装置执行的涂覆处理的概要的流程图。[图4]为示出在涂覆处理中执行的调节工序的流程图。[图5]为示意性地示出图4所示调节工序的图。[图6]为示意性地示出在调节工序后形成于基材上的湿膜及干膜的图。[图7]为示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涂覆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的调节工序的流程图。[图8]为示意性地示出当干燥部的干燥性能具有不均匀性时发生的涂覆膜的变动的图。[图9]为示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涂覆装置的第3实施方式的调节工序的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1…输送部2a…第1涂布部2b…第2涂布部3a…第1干燥部3b…第2干燥部4…控制单元5ad、5bd、5aw、5bw…摄像照相机21a…第1喷嘴21b…第2喷嘴22…送液机构41…存储部42…运算处理部100…涂覆装置Ds…长度方向(输送方向)Fa…第1涂覆膜Fb…第2涂覆膜Fad…第1干膜Fbd…第2干膜Pad、Paw…摄像位置Faw…第1湿膜Fbw…第2湿膜PS1…第1涂覆液供给位置PS2…第2涂覆液供给位置Sa…第1主面Sb…第2主面W…涂覆宽度W…宽度尺寸X…宽度方向α、β…变化率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示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涂覆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概略构成的图。另外,图2为示出图1所示涂覆装置的电气构成的框图。该涂覆装置100为对以辊对辊方式被输送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片状基材S的两个主面涂布糊状涂覆液从而形成涂覆膜的装置,其用于例如锂离子二次电池这样的电池用电极的制造。为了将以下各图中的方向统一示出,如图1所示地设定XYZ直角坐标系。这里,XY平面为水平面,X轴为沿基材S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轴,另一方面,Y轴为与X轴垂直、沿基材S的水平输送方向延伸的轴。Z轴表示铅垂轴,(-Z)方向表示铅垂向下的方向。涂覆装置100具有用于以辊对辊方式对基材S进行输送的输送部1。输送部1具备供给辊11、卷取辊12以及多个辅助辊13。已被卷绕成卷状的长条片状基材S被设置于供给辊11,并且从卷中拉出的基材S的一个端部被卷绕于卷取辊12。在卷取辊12上连接有辊驱动机构14(图2),根据来自对装置整体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4的控制指令而使卷取辊12沿图1的箭头Dr方向进行旋转。由此,基材S一边被从供给辊11送出并沿基材S的长度方向Ds输送而被引导至多个辅助辊13,一边被卷取辊12所卷取。多个辅助辊13配置于被连续输送的基材S的输送路径上的适当位置。因此,输送方向(长度方向)Ds并非限定于一个固定方向,而是例如如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为与形成于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片状基材的第1主面上的第1涂覆膜相对应地、在所述基材的第2主面上形成第2涂覆膜的涂覆装置,所述涂覆装置具备:输送部,其沿所述长度方向对所述基材进行输送;第2主面侧涂布部,其具有第2主面侧喷嘴,所述第2主面侧喷嘴向由所述输送部输送的所述基材的所述第2主面供给涂覆液从而形成第2主面侧湿膜;第2主面侧干燥部,其使由所述输送部从所述第2主面侧涂布部输送而来的所述基材的所述第2主面上所形成的所述第2主面侧湿膜干燥,从而形成所述第2涂覆膜;位置获取部,其在所述长度方向上于所述第2主面侧涂布部的上游侧获取所述基材的所述第1主面上的所述第1涂覆膜的位置;变化信息获取部,其获取与所述长度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的所述第2涂覆膜的宽度尺寸相对于所述第2主面侧湿膜的宽度尺寸的变化量作为第2主面侧变化信息;和供给调节部,其基于所述第1涂覆膜的位置及所述第2主面侧变化信息而对来自所述第2主面侧喷嘴的所述涂覆液的供给进行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2.23 JP 2018-0310311.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为与形成于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片状基材的第1主面上的第1涂覆膜相对应地、在所述基材的第2主面上形成第2涂覆膜的涂覆装置,所述涂覆装置具备:输送部,其沿所述长度方向对所述基材进行输送;第2主面侧涂布部,其具有第2主面侧喷嘴,所述第2主面侧喷嘴向由所述输送部输送的所述基材的所述第2主面供给涂覆液从而形成第2主面侧湿膜;第2主面侧干燥部,其使由所述输送部从所述第2主面侧涂布部输送而来的所述基材的所述第2主面上所形成的所述第2主面侧湿膜干燥,从而形成所述第2涂覆膜;位置获取部,其在所述长度方向上于所述第2主面侧涂布部的上游侧获取所述基材的所述第1主面上的所述第1涂覆膜的位置;变化信息获取部,其获取与所述长度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的所述第2涂覆膜的宽度尺寸相对于所述第2主面侧湿膜的宽度尺寸的变化量作为第2主面侧变化信息;和供给调节部,其基于所述第1涂覆膜的位置及所述第2主面侧变化信息而对来自所述第2主面侧喷嘴的所述涂覆液的供给进行调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覆装置,其具备:第1摄像部,其在所述长度方向上被配置于所述第2主面侧涂布部的上游侧,对所述基材的所述第1主面上的所述第1涂覆膜进行摄像,所述位置获取部基于由所述第1摄像部摄像而得的图像来获取所述基材的所述第1主面上的所述第1涂覆膜的位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覆装置,其具备:第2摄像部,其在所述长度方向上被配置于所述第2主面侧涂布部与所述第2主面侧干燥部之间,对所述第2主面侧湿膜进行摄像;和第3摄像部,其在所述长度方向上被配置于所述第2主面侧干燥部的下游侧,对所述第2涂覆膜进行摄像,所述变化信息获取部基于由所述第2摄像部摄像而得的图像和由所述第3摄像部摄像而得的图像来获取所述第2主面侧变化信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涂覆装置,其具备:第1主面侧涂布部,其具有第1主面侧喷嘴,所述第1主面侧喷嘴向由所述输送部输送的所述基材的所述第1主面供给涂覆液从而形成第1主面侧湿膜;第1主面侧干燥部,其使由所述输送部从所述第1主面侧涂布部输送而来的所述基材的所述第1主面上所形成的所述第1主面侧湿膜干燥,从而形成所述第1涂覆膜;和第4摄像部,其在所述长度方向上被配置于所述第1主面侧涂布部与所述第1主面侧干燥部之间,对所述第1主面侧湿膜进行摄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相良秀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斯库林集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