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液分离单元
本专利技术属于流体动力和微制造领域,具体涉及气液分离单元。
技术介绍
在微电子散热领域,研究发现在微通道热沉中对工质进行强制对流会使散热效果有显著地提高而液体工质在微通道结构会产生很高的流动压差,因此常规的流体的驱动方法在微管道中是不可行的。这就需要一种既不增加热沉体积又能够稳定工作提供足够流体出口压力的工质驱动器来作为工质流动的动力源。传统机械泵具有体积大、功耗高、噪声大、流量控制不精准等缺点。申请号为CN201620880937.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圆柱形电流体动力微泵,包括圆柱形泵壳和设置在其内的电极阵列;电极阵列包括相互间隔的阴极和阳极;电极阵列卷成具有弹性的圆筒状结构,并与圆柱形泵壳的内壁面紧密贴合;电极阵列通过其与圆柱形泵壳内壁面的摩擦力获得轴向及径向的固定。受到高压电场的介电液体会形成正负电荷离子,正负离子被相对应的电极所吸引,并且附着在对应的电极,因而产生流向。申请号为CN201620880937.7的专利,该专利中的电极为圆筒形,圆筒形的电极的吸力小,因此该专利内的电极只适合一些介电液体流量要求大、流速较慢的场合;申请号为CN201 ...
【技术保护点】
1.气液分离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电极模块(3)和下电极模块(4),所述的上电极模块(3)包括正电极(1)和负电极(2),所述的正电极(1)和负电极(2)在同一平面上且间隔一个隔离区的距离,且正电极(1)和负电极(2)呈螺旋状,上排的正电极(1) 靠内侧,上排的负电极(2)靠外侧,所述的下电极模块(4)也包括正电极(1)和负电极(2),所述的正电极(1)和负电极(2)在同一平面上且间隔一个隔离区的距离,且正电极(1)和负电极(2)呈螺旋状,上电极模块(3)的螺旋中心和下电极模块(4)的螺旋中心在同一竖直线上,下排的正电极(1) 靠外侧,下排的负电极(2)靠内侧,所述的上电 ...
【技术特征摘要】
1.气液分离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电极模块(3)和下电极模块(4),所述的上电极模块(3)包括正电极(1)和负电极(2),所述的正电极(1)和负电极(2)在同一平面上且间隔一个隔离区的距离,且正电极(1)和负电极(2)呈螺旋状,上排的正电极(1)靠内侧,上排的负电极(2)靠外侧,所述的下电极模块(4)也包括正电极(1)和负电极(2),所述的正电极(1)和负电极(2)在同一平面上且间隔一个隔离区的距离,且正电极(1)和负电极(2)呈螺旋状,上电极模块(3)的螺旋中心和下电极模块(4)的螺旋中心在同一竖直线上,下排的正电极(1)靠外侧,下排的负电极(2)靠内侧,所述的上电极模块(3)和下电极模块(4)的下方还设置有电极模块基板(5),上排的电极模块基板(5)的外圈设置出液孔A(51),下排的电极模块基板(5)的中心设置有出液孔B(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忠纯,顾琦浩,
申请(专利权)人:昇中宁波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