飓风形电流体动力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1892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11:50
飓风形电流体动力泵,上电极模块包括双层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下电极模块包括双层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一个上电极模块和一个下电极模块匹配后形成一个电极单元,该飓风形电流体动力泵由多个电极单元按照上电极模块朝上的方式依次由上到下排列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一个电极单元上电极模块的下层和下电极模块的上层的共同作用下,上排的介质往两边流,下排的介质往中间聚,形成螺旋变小式飓风形涡流,而下电极模块的下层与另一个电极单元的上电极模块的上层作用,形成螺旋变大式飓风形涡流,每产生一个飓风涡流,就会加速一次,形成层层加速的效果。

Hurricane electrohydrodynamic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飓风形电流体动力泵
本技术属于流体动力和微制造领域,具体涉及飓风形电流体动力泵。
技术介绍
在微电子散热领域,研究发现在微通道热沉中对工质进行强制对流会使散热效果有显著地提高而液体工质在微通道结构会产生很高的流动压差,因此常规的流体的驱动方法在微管道中是不可行的。这就需要一种既不增加热沉体积又能够稳定工作提供足够流体出口压力的工质驱动器来作为工质流动的动力源。传统机械泵具有体积大、功耗高、噪声大、流量控制不精准等缺点。申请号为CN201620880937.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圆柱形电流体动力微泵,包括圆柱形泵壳和设置在其内的电极阵列;电极阵列包括相互间隔的阴极和阳极;电极阵列卷成具有弹性的圆筒状结构,并与圆柱形泵壳的内壁面紧密贴合;电极阵列通过其与圆柱形泵壳内壁面的摩擦力获得轴向及径向的固定。受到高压电场的介电液体会形成正负电荷离子,正负离子被相对应的电极所吸引,并且附着在对应的电极,因而产生流向。申请号为CN201620880937.7的专利,该专利中的电极为圆筒形,圆筒形的电极的吸力小,因此该专利内的电极只适合一些介电液体流量要求大、流速较慢的场合;申请号为CN201620880937.7的专利,电极片由阴极和阳极构成,并且它们之间相互间隔并交错排布分布,电极片的阴极和阳极相互错开,错开的这种形式,电极位于圆柱面上,从截面看,一个很大的通孔只有一个环形电极,电流体对价质的拉力小,尤其对居于中心的介质,这种电流体泵进出口不会产生比较大的压差,导致流速慢。而且流体介质内不仅包括液体也包括气体,申请号为CN201620880937.7的专利中没有对介质中的气体进行处理,但是其实介电液体中的气体越少越好,而且最好全部都进行液化变为液体,以满足对流量的需求,而且整个圆柱形泵壳的电极无法逐级加速,整个装置内的流速保持统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飓风形电流体动力泵,来解决现有的电极片排布只有一个大圈,流速慢,而且整个圆柱形泵壳内的流速无法逐级增加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飓风形电流体动力泵,包括上电极模块和下电极模块,所述的上电极模块包括双层的正电极和负电极,每一层的正电极和负电极在同一平面上且间隔一个隔离区的距离,且正电极和负电极呈螺旋状,所述的上电极模块的正电极靠内侧,上电极模块的负电极靠外侧,所述的下电极模块也包括双层的正电极和负电极,每一层的正电极和负电极在同一平面上且间隔一个隔离区的距离,且正电极和负电极呈螺旋状,上电极模块的螺旋中心和下电极模块的螺旋中心在同一竖直线上,下电极模块的正电极靠外侧,下电极模块的负电极靠内侧,一个上电极模块和一个下电极模块匹配后形成一个电极单元,该飓风形电流体动力泵由多个电极单元按照上电极模块朝上的方式依次由上到下排列构成。双层的电极模块比单层的电极模块更好,层与层之间既能够产生螺旋变小式飓风形涡流,又能叠加产生螺旋变大式飓风形涡流,对介质的作用力变大,适用于大流速的环境使用。作为优选,双层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上下两层间隔一个隔离区的距离。作为优选,所述的上电极模块和下电极模块的下方还设置有电极模块基板,上电极模块的电极模块基板的外圈设置出液孔A,下排的电极模块基板的中心设置有出液孔B。完成物理的气液分离。作为优选,所述的正电极与负电极的宽度比例为3:1。产生拉力的其实只是正极,所以面积大拉力也大,而负极只是起使介质电离的作用,不产生正向拉力,而是会产生反向的拉力,所以面积要尽量小以减小反向拉力,至于3:1的比例,是实验得出比较合理的方案。作为优选,所述的隔离区与负电极的宽度比例为1:1。根据设计计算和实验验证,隔离区和负极宽度之比为1:1时为最佳,当正负电极间施加高压直流电时,能达到介质最大电离效果而不出现击穿打弧现象。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极模块基板上一体成型有一圈凸出边缘。形成小腔体,便于介质产生径向运动。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极模块基板的上下两面分别设置有大螺旋槽和小螺旋槽,上、下表面分别用于放置单层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上电极模块的大螺旋槽放置正电极,小螺旋槽放置负电极,下电极模块的大螺旋槽放置负电极,小螺旋槽放置正电极。电极模块基板与上下两层的正电极和负电极配合放置,减少整个装置的空间。作为优选,所述的大螺旋槽和小螺旋槽的深度占电极模块基板的厚度的五分之一。作为优选,上电极模块的电极模块基板的外圈设置一个出液孔A。如果一下子上排出液孔太多,很难形成螺旋飓风。作为优选,多个上电极模块之间用同一个供电极,通过位于同侧的两根导线连接最外端,多个下电极模块之间用同一个供电极,通过位于同侧的两根导线连接最外端,所述的上电极模块的最外端和所述的下电极模块的最外端以螺旋中心为圆心相差180度。多个上电极模块之间用同一个供电极,多个下电极模块之间用同一个供电极,且相互不影响,供电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一个电极单元上电极模块的下层和下电极模块的上层的共同作用下,上排的介质往两边流,下排的介质往中间聚,形成螺旋变小式飓风形涡流,而下电极模块的下层与另一个电极单元的上电极模块的上层作用,形成螺旋变大式飓风形涡流,每产生一个飓风涡流,就会加速一次,形成层层加速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去掉电极模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去掉电极模块基板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个电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上电极模块和下电极模块的配合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下电极模块的主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图6中A处的放大图。图8为本技术的上电极模块的主视图。图9为本技术的图8中B处的放大图。图10为本技术的产生涡流飓风气液分离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飓风形电流体动力泵,包括上电极模块3和下电极模块4,所述的上电极模块3包括双层的正电极1和负电极2,每一层的正电极1和负电极2在同一平面上且间隔一个隔离区的距离,且正电极1和负电极2呈螺旋状,所述的上电极模块3的正电极1靠内侧,上电极模块3的负电极2靠外侧,所述的下电极模块4也包括双层的正电极1和负电极2,每一层的正电极1和负电极2在同一平面上且间隔一个隔离区的距离,且正电极1和负电极2呈螺旋状,上电极模块3的螺旋中心和下电极模块4的螺旋中心在同一竖直线上,下电极模块4的正电极1靠外侧,下电极模块4的负电极2靠内侧,一个上电极模块3和一个下电极模块4匹配后形成一个电极单元,该飓风形电流体动力泵由多个电极单元按照上电极模块3朝上的方式依次由上到下排列构成,双层的正电极1和负电极2,上下两层间隔一个隔离区的距离,所述的上电极模块3和下电极模块4的下方还设置有电极模块基板5,上电极模块3的电极模块基板5的外圈设置出液孔A51,下排的电极模块基板5的中心设置有出液孔B52,所述的正电极1与负电极2的宽度比例为3:1,所述的隔离区与负电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飓风形电流体动力泵,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电极模块(3)和下电极模块(4),所述的上电极模块(3)包括双层的正电极(1)和负电极(2),每一层的正电极(1)和负电极(2)在同一平面上且间隔一个隔离区的距离,且正电极(1)和负电极(2)呈螺旋状,所述的上电极模块(3)的正电极(1)靠内侧,上电极模块(3)的负电极(2)靠外侧,所述的下电极模块(4)也包括双层的正电极(1)和负电极(2),每一层的正电极(1)和负电极(2)在同一平面上且间隔一个隔离区的距离,且正电极(1)和负电极(2)呈螺旋状,上电极模块(3)的螺旋中心和下电极模块(4)的螺旋中心在同一竖直线上,下电极模块(4)的正电极(1)靠外侧,下电极模块(4)的负电极(2)靠内侧,一个上电极模块(3)和一个下电极模块(4)匹配后形成一个电极单元,该飓风形电流体动力泵由多个电极单元按照上电极模块(3)朝上的方式依次由上到下排列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飓风形电流体动力泵,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电极模块(3)和下电极模块(4),所述的上电极模块(3)包括双层的正电极(1)和负电极(2),每一层的正电极(1)和负电极(2)在同一平面上且间隔一个隔离区的距离,且正电极(1)和负电极(2)呈螺旋状,所述的上电极模块(3)的正电极(1)靠内侧,上电极模块(3)的负电极(2)靠外侧,所述的下电极模块(4)也包括双层的正电极(1)和负电极(2),每一层的正电极(1)和负电极(2)在同一平面上且间隔一个隔离区的距离,且正电极(1)和负电极(2)呈螺旋状,上电极模块(3)的螺旋中心和下电极模块(4)的螺旋中心在同一竖直线上,下电极模块(4)的正电极(1)靠外侧,下电极模块(4)的负电极(2)靠内侧,一个上电极模块(3)和一个下电极模块(4)匹配后形成一个电极单元,该飓风形电流体动力泵由多个电极单元按照上电极模块(3)朝上的方式依次由上到下排列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飓风形电流体动力泵,其特征在于,双层的正电极(1)和负电极(2),上下两层间隔一个隔离区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飓风形电流体动力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电极模块(3)和下电极模块(4)的下方还设置有电极模块基板(5),上电极模块(3)的电极模块基板(5)的外圈设置出液孔A(51),下排的电极模块基板(5)的中心设置有出液孔B(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飓风形电流体动力泵,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忠纯顾琦浩
申请(专利权)人:昇中宁波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