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务模拟器的舱门训练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8092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乘务模拟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乘务模拟器的舱门训练器机构,包括:舱门、设于舱门上的手柄、用于调节所述手柄力感的力感调节机构和用于提升所述舱门的提升机构,以及舱门开门机构、操作面板、声光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操作面板、声光系统、力感调节机构、提升机构、舱门开门机构均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控制系统与操作面板、声光系统连接,实现了声光系统和操作过程完全同步,所述手柄、所述力感调节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和所述舱门开门机构的设置,实现了舱门训练器能够分别在“人工”和“自动”模式下进行操作,力感调节机构使得力感训练的真实性得到进一步增强,大大提升了乘务人员应对紧急事件的训练效果。

Door Trainer Mechanism of Crew Simu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乘务模拟器的舱门训练器机构
本技术涉及乘务模拟器
,具体涉及乘务模拟器的舱门训练器机构。
技术介绍
乘务模拟器主要是模拟飞行仿真训练/演示构建、先进仿真/实验环境构建、空乘动态舱系统设计与集成,主要用于培训飞机客舱乘务员专业技能。舱门训练器,是指用于培养和训练驾驶舱和客舱的机组人员集体处置飞机紧急事故能力的一种地面模拟装置。目的是使机组人员熟练掌握机载应急设备的原理及使用步骤,引导乘客迅速安全撤离飞机。舱门训练器内部布置有舱门、窗口、座椅、应急设备(灭火器等)都与所模拟的机型完全一致。模拟器在训练中可真实模拟出飞行过程中的各种视觉、听觉和感觉的效果,并且设有录像、录音系统和教师席位,使受训人员和评定人员能准确了解每个人在训练中的表现。舱门训练器主要功能包括模拟动力失效、舱门卡阻、舱门卡死、手柄卡死、滑梯自动充气故障、滑梯手动充气故障、应急灯、EVAC命令等。现有舱门训练器在操作时存在操作步骤过于繁琐,力感不足、动作不到位、灯光和声音不真实、舱门视镜和声音和操作过程不同步等问题,故达不到预期的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乘务模拟器的舱门训练器机构,包括:舱门,所述舱门通过铰链臂悬挂于机身上,所述舱门上设有手柄、用于调节所述手柄力感的力感调节机构和用于提升所述舱门的提升机构,所述手柄设于所述舱门的中部;舱门开启机构,所述舱门开启机构设于所述舱门一侧并用于开启所述舱门;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用于乘务人员训练操作,且所述操作面板设于所述舱门一侧的机身内板上;声光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操作面板、声光系统、力感调节机构、提升机构、舱门开启机构均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力感调节机构包括电磁离合器、驱动电机和气弹簧,所述电磁离合器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端连接所述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气弹簧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电磁离合器通断电来实现所述手柄的手动预位与自动预位之间连贯性,并通过所述驱动电机控制所述气弹簧来调节所述手柄的力感。所述提升机构包提升轴、提升电机和连杆,所述提升电机与所述提升轴采用链轮链条连接,所述提升轴通过所述连杆连接所述舱门。所述提升电机通过驱动所述提升轴转动,进而带动连杆将所述舱门提升,使所述舱门上下锁滚轮从锁窝里脱出。所述舱门开启机构包括转轴、开门电机和传动连杆,所述开门电机与所述转轴采用链轮链条连接,所述转轴通过所述传动连杆连接所述舱门。当启动自动模式时,所述开门电机驱动所述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所述传动连杆运动,从而开启所述舱门。所述铰链臂上设有阵风锁,所述阵风锁上设有辅助手柄,所述阵风锁与所述舱门开启机构通过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当所述舱门打开或关闭到位时,所述控制系统可可控制所述阵风锁自动上锁或解锁,可通过所述辅助手柄接触所述阵风锁的约束。所述舱门下侧设有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的系留杆组件,所述系留杆组件包括系留杆、转臂和驱动件,所述系留杆通过所述转臂与所述驱动件通过拉杆连接。当所述手柄预位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转臂运动,进而带动所述系留杆提升。所述舱门上设有导向臂,所述导向臂一端铰接于机身门框上的接头,另一端铰接于所述铰链臂的中部。所述舱门在提升、开启或关闭过程中,在所述导向臂的导向作用下实现精准运行。所述舱门上设有泄压口盖,所述泄压口盖与所述声光系统通过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泄压口盖通过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声光系统配合,真实的模拟出泄压的声音,进一步增强所述舱门训练器的训练效果。所述舱门上设有视镜窗口,所述视镜窗口与所述声光系统通过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视镜窗口与所述声光系统通过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能够使从所述视镜窗口观察的各视景与操作实现准确同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舱门训练器结构合理、操作简单,通过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操作面板、所述声光系统连接,实现了声光系统和操作过程完全同步,所述手柄、所述力感调节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和所述舱门开启机构的设置,实现了舱门训练器能够分别在“人工”和“自动”模式下进行操作,所述力感调节机构使得力感训练的真实性得到进一步增强,大大增加了乘务人员应对紧急事件的训练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舱门训练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舱门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舱门外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舱门内部传动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舱门提升机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舱门开启机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控制系统面板示意图。图中:1.舱门,2.操作面板,3.声光系统,4.控制系统,5.手柄,51.辅助转动电机,6.力感调节系统,7.提升机构,71.提升轴,72.提升电机,73.连杆,8.舱门开启机构,81.开门电机,82.转轴,83.传动连杆,9.阵风锁,10.辅助手柄,11系留杆组件,12泄压口盖,13.视景窗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情况,同时通过说明使本技术的优点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乘务模拟器的舱门训练器机构,包括:舱门1,所述舱门1通过铰链臂悬挂于机身上,所述舱门1上设有手柄5、用于调节所述手柄5力感的力感调节机构6和用于提升所述舱门的提升机构7,所述手柄5设于所述舱门1的中部;舱门开启机构8,所述舱门开启机构8设于所述舱门1一侧并用于开启所述舱门1;操作面板2,所述操作面板2用于乘务人员训练操作,且所述操作面板2设于所述舱门1一侧的机身内板上;声光系统3和控制系统4,所述操作面板2、声光系统3、力感调节机构6、提升机构7、舱门开启机构8均与所述控制系统4连接。本具体实施例中,通过所述控制系统4与所述操作面板2、所述声光系统3连接,实现了声光系统3和乘务人员操作训练过程完全同步,所述手柄5、所述力感调节机构6、所述提升机构7和所述舱门开启机构8的设置,实现了舱门训练器能够分别在“人工”和“自动”模式下进行操作,并真实的模拟出所述手柄5的力感训练,大大提升了乘务人员应对紧急情况的训练效果。如图1、图2、图4、图7所示,所述力感调节机构6包括电磁离合器、驱动电机和气弹簧,所述电磁离合器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端连接所述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气弹簧连接。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电磁离合器通断电来实现所述手柄的手动预位与自动预位之间连贯性,并通过所述驱动电机控制所述气弹簧来调节所述手柄5的力感。手动预位情况时,所述电磁离合器处于断电状态,摆动所述手柄5到达预位位置,此时所述驱动电机控制所述气弹簧模拟出真实的力感;自动预位情况时,所述电磁离合器处于通电状态,所述驱动电机开始转动,并通过锥齿轮进行导向传动,带动所述手柄5转动,当所述手柄5到达预位位置并接触采点,所述系留杆组件得到信号,此时所述系留杆的驱动件运行,带动所述系留杆运动。本具体实施例中,手动解除预位和自动解除预位的原理与手动预位和自动预位的原理相同,所述手柄5解除预位后所述系留杆可和所述舱门1一同运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手柄5设有辅助转动电机51,手术手柄5与所述辅助转动电机51通过链条链轮传动连接。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手柄5的力感调节通过对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乘务模拟器的舱门训练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舱门(1),所述舱门(1)通过铰链臂悬挂于机身上,所述舱门(1)上设有手柄(5)、用于调节所述手柄(5)力感的力感调节机构(6)和用于提升所述舱门(1)的提升机构(7),所述手柄(5)设于所述舱门(1)的中部;舱门开门机构(8),所述舱门开门机构(8)设于所述舱门(1)一侧并用于开启所述舱门(1);操作面板(2),所述操作面板(2)用于乘务人员训练操作,且所述操作面板(2)设于所述舱门(1)一侧的机身内板上;声光系统(3)和控制系统(4),所述操作面板(2)、声光系统(3)、力感调节机构(6)、提升机构(7)、舱门开门机构(8)均与所述控制系统(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乘务模拟器的舱门训练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舱门(1),所述舱门(1)通过铰链臂悬挂于机身上,所述舱门(1)上设有手柄(5)、用于调节所述手柄(5)力感的力感调节机构(6)和用于提升所述舱门(1)的提升机构(7),所述手柄(5)设于所述舱门(1)的中部;舱门开门机构(8),所述舱门开门机构(8)设于所述舱门(1)一侧并用于开启所述舱门(1);操作面板(2),所述操作面板(2)用于乘务人员训练操作,且所述操作面板(2)设于所述舱门(1)一侧的机身内板上;声光系统(3)和控制系统(4),所述操作面板(2)、声光系统(3)、力感调节机构(6)、提升机构(7)、舱门开门机构(8)均与所述控制系统(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务模拟器的舱门训练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力感调节机构(6)包括电磁离合器、驱动电机和气弹簧,所述电磁离合器与所述控制系统(4)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端连接所述手柄(5),所述手柄(5)与所述气弹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务模拟器的舱门训练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7)包提升轴(71)、提升电机(72)和连杆(73),所述提升电机(72)与所述提升轴(71)采用链轮链条连接,所述提升轴(71)通过所述连杆(73)连接所述舱门(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务模拟器的舱门训练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岩军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兴航航空仿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