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升降装置的托盘搬运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7433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升降装置的托盘搬运车,包括驱动主体、自驱动主体前端延伸出的一对货叉;每对货叉均包括底盘、覆盖于底盘上的升降板;升降板通过设置在货叉底盘内的升降器实现升降。而该升降器以货叉细长的结构特点进行设计,通过移动件的前后运动分别带动前后设置的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升降;第一凸轮的升降端及第二凸轮的升降端抵靠于升降板底部,以实现升降板的升降,该升降器的设计结构不需要增大货叉的尺寸,符合欧标托盘和中小型托盘搬运车的尺寸要求,同时起到良好的对货物的升降效果。

A Pallet Handler with Lif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升降装置的托盘搬运车
本技术涉及托盘搬运车领域。
技术介绍
电动托盘搬运车(可由人工驾驶操作)或者自动托盘搬运车广泛应用在仓储环境中,通过货叉将货物搬动。目前的电动或自动托盘搬运车在结构上包括了驱动主体及自驱动主体向前延伸的一对货叉。自动托盘搬运车在搬动货物时,首先将货叉移动至货物底部的空隙后,然后需要将货叉抬升使货物离开地面后才能够将货物搬运。对于货叉将货物抬升的方式,通常是直接抬升整个货叉,但是对于中小型的自动托盘搬运车,货叉本身底部需要安装轮子以使前后平衡,难以直接将货叉抬升,故需要设计新的结构解决如何抬升货物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托盘搬运车,该托盘搬运车具有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能够使货叉的底部安装轮子后仍然能够使货叉的顶面进行升降,以实现对货物的升降作业。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升降装置的托盘搬运车,包括驱动主体、自驱动主体前端延伸出的一对货叉;每对货叉均包括底盘、覆盖于底盘上的升降板、位于底盘内的升降器;所述升降器包括安装在底盘内的移动件、承载移动件的导轨、与移动件连接的第一连杆、与第一连杆连接的第一凸轮、与移动件连接的第二连杆、与第二连杆连接的第二凸轮、定位第一凸轮的第一凸轮座、定位第二凸轮的第二凸轮座;第一凸轮与第二凸轮在底盘内前后设置;第一凸轮具有与第一连杆铰接的第一铰接点、与第一凸轮座铰接的第二铰接点、第一升降端;所述第一凸轮围绕第二铰接点在第一凸轮座的限制下转动;所述第一升降端位于第一铰接点之上,当第一连杆将第一凸轮绕第二铰接点拉起,第一升降端上升,当第一连杆将第一凸轮绕第二铰接点推低,第一升降端下降;第二凸轮具有与第二连杆铰接的第三铰接点、与第二凸轮座铰接的第四铰接点、第二升降端;所述第二凸轮围绕第四铰接点在第二凸轮座的限制下转动;所述第二升降端位于第三铰接点之上,当第二连杆将第二凸轮绕第四铰接点拉起,第二升降端上升,当第二连杆将第二凸轮绕第四铰接点推低,第二升降端下降;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通过移动件的带动同时向前或向后移动;第一升降端及第二升降端抵靠于升降板底部。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具有升降装置的托盘搬运车将货叉分为固定的底盘以及可升降的升降板,其中升降板通过设置在货叉底盘内的升降器实现升降。而该升降器以货叉细长的结构特点进行设计,通过移动件的前后运动分别带动前后设置的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升降;第一凸轮的升降端及第二凸轮的升降端抵靠于升降板底部,以实现升降板的升降,该升降器的设计结构不需要增大货叉的尺寸,符合中小型托盘搬运车的尺寸要求,同时起到良好的对货物的升降效果。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主体内设有电机、与电机输出轴铰接的第一进给连杆、横轴、分别位于横轴两端的两个第二进给连杆;所述横轴穿过第一进给连杆并与第一进给连杆共同转动;横轴与电机输出轴垂直,电机输出轴铰接于第一进给连杆一端,横轴穿过第一进给连杆另一端;还设有第三连杆,该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于移动件上而另一端铰接于第二进给连杆上,电机输出轴向外推动第一进给连杆,并通过横轴将第二进给连杆与第三连杆的铰接处向前推动,第三连杆即向前推动移动件。进一步的,所述两个第二进给连杆分别与两个货叉内的第三连杆铰接。进一步的,所述移动件的前部侧面及后部侧面设有滚轮,所述底盘的内侧壁的内侧设有导引滚轮的导轨,该导轨包括下导轨及上导轨并将滚轮定位在下导轨及上导轨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移动件的后部另一侧面延伸出后引杆,第一连杆与该后引杆端部铰接,且第一连杆与后引杆垂直延伸;移动件的前部另一侧面延伸出前引杆,第二连杆与该前引杆端部铰接,且第二连杆与后引杆垂直延伸。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轮的第一升降端两侧安装有两个导引轮,该两个导引轮分别位于第一凸轮的两侧且高度相同;所述第二凸轮的第二升降端两侧同样安装有两个导引轮,该两个导引轮分别位于第二凸轮的两侧且高度相同。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主体的底部内安装有两个横轴固定座,所述横轴穿过两个横轴固定座,第一进给连杆位于两个横轴固定座之间。为解决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升降装置的托盘搬运车,包括驱动主体、自驱动主体前端延伸出的一对货叉;每对货叉均包括底盘、覆盖于底盘上的升降板、位于底盘内的升降器;所述升降器包括安装在底盘内的移动件、承载移动件的导轨、与移动件连接的第一连杆、与第一连杆连接的第一凸轮、定位第一凸轮的第一凸轮座;第一凸轮具有与第一连杆铰接的第一铰接点、与第一凸轮座铰接的第二铰接点、第一升降端;所述第一凸轮围绕第二铰接点在第一凸轮座的限制下转动;所述第一升降端位于第一铰接点之上,当第一连杆将第一凸轮绕第二铰接点拉起,第一升降端上升,当第一连杆将第一凸轮绕第二铰接点推低,第一升降端下降;所述驱动主体内设有电机、与电机输出轴铰接的第一进给连杆、横轴、分别位于横轴两端的两个第二进给连杆;所述横轴穿过第一进给连杆并与第一进给连杆共同转动;横轴与电机输出轴垂直,电机输出轴铰接于第一进给连杆一端,横轴穿过第一进给连杆另一端;还设有第三连杆,该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于移动件上而另一端铰接于第二进给连杆上,电机输出轴向外推动第一进给连杆,并通过横轴将第二进给连杆与第三连杆的铰接处向前推动,第三连杆即向前推动移动件。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具有升降装置的托盘搬运车将货叉分为固定的底盘以及可升降的升降板,其中升降板通过设置在货叉底盘内的升降器实现升降。升降器通过移动件的前后运动带动前后设置的第一凸轮升降,以实现升降板的升降,该升降器的设计结构不需要增大货叉的尺寸,符合中小型托盘搬运车的尺寸要求,同时起到良好的对货物的升降效果。而移动件的前后运动通过第一进给连杆、横轴而将电机的伸缩运动转化为转动后再转化为移动件的位移,这样不需要直接通过电机输出轴的伸缩带动移动件移动,使得电机输出轴的运动范围不需要太大,而通过第一进给连杆和横轴的过渡使移动件得到需要的移动范围,这样在托盘搬运车整体的长度上不需要过长,而可以通过抬升驱动主体的高度以容纳第一进给连杆,能够减少托盘搬运车占地面积,有利于小型化。进一步的,还包括与移动件连接的第二连杆、与第二连杆连接的第二凸轮、定位第二凸轮的第二凸轮座;第一凸轮与第二凸轮在底盘内前后设置;第二凸轮具有与第二连杆铰接的第三铰接点、与第二凸轮座铰接的第四铰接点、第二升降端;所述第二凸轮围绕第四铰接点在第二凸轮座的限制下转动;所述第二升降端位于第三铰接点之上,当第二连杆将第二凸轮绕第四铰接点拉起,第二升降端上升,当第二连杆将第二凸轮绕第四铰接点推低,第二升降端下降;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通过移动件的带动同时向前或向后移动。进一步的,所述移动件的前部侧面及后部侧面设有滚轮,所述底盘的内侧壁的内侧设有导引滚轮的导轨,该导轨包括下导轨及上导轨并将滚轮定位在下导轨及上导轨之间;所述移动件的后部另一侧面延伸出后引杆,第一连杆与该后引杆端部铰接,且第一连杆与后引杆垂直延伸;移动件的前部另一侧面延伸出前引杆,第二连杆与该前引杆端部铰接,且第二连杆与后引杆垂直延伸;第一升降端及第二升降端抵靠于升降板底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托盘搬运车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中托盘搬运车的侧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升降装置的托盘搬运车,包括驱动主体、自驱动主体前端延伸出的一对货叉;其特征在于,每对货叉均包括底盘、覆盖于底盘上的升降板、位于底盘内的升降器;所述升降器包括安装在底盘内的移动件、承载移动件的导轨、与移动件连接的第一连杆、与第一连杆连接的第一凸轮、与移动件连接的第二连杆、与第二连杆连接的第二凸轮、定位第一凸轮的第一凸轮座、定位第二凸轮的第二凸轮座;第一凸轮与第二凸轮在底盘内前后设置;第一凸轮具有与第一连杆铰接的第一铰接点、与第一凸轮座铰接的第二铰接点、第一升降端;所述第一凸轮围绕第二铰接点在第一凸轮座的限制下转动;所述第一升降端位于第一铰接点之上,当第一连杆将第一凸轮绕第二铰接点拉起,第一升降端上升,当第一连杆将第一凸轮绕第二铰接点推低,第一升降端下降;第二凸轮具有与第二连杆铰接的第三铰接点、与第二凸轮座铰接的第四铰接点、第二升降端;所述第二凸轮围绕第四铰接点在第二凸轮座的限制下转动;所述第二升降端位于第三铰接点之上,当第二连杆将第二凸轮绕第四铰接点拉起,第二升降端上升,当第二连杆将第二凸轮绕第四铰接点推低,第二升降端下降;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通过移动件的带动同时向前或向后移动;第一升降端及第二升降端抵靠于升降板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升降装置的托盘搬运车,包括驱动主体、自驱动主体前端延伸出的一对货叉;其特征在于,每对货叉均包括底盘、覆盖于底盘上的升降板、位于底盘内的升降器;所述升降器包括安装在底盘内的移动件、承载移动件的导轨、与移动件连接的第一连杆、与第一连杆连接的第一凸轮、与移动件连接的第二连杆、与第二连杆连接的第二凸轮、定位第一凸轮的第一凸轮座、定位第二凸轮的第二凸轮座;第一凸轮与第二凸轮在底盘内前后设置;第一凸轮具有与第一连杆铰接的第一铰接点、与第一凸轮座铰接的第二铰接点、第一升降端;所述第一凸轮围绕第二铰接点在第一凸轮座的限制下转动;所述第一升降端位于第一铰接点之上,当第一连杆将第一凸轮绕第二铰接点拉起,第一升降端上升,当第一连杆将第一凸轮绕第二铰接点推低,第一升降端下降;第二凸轮具有与第二连杆铰接的第三铰接点、与第二凸轮座铰接的第四铰接点、第二升降端;所述第二凸轮围绕第四铰接点在第二凸轮座的限制下转动;所述第二升降端位于第三铰接点之上,当第二连杆将第二凸轮绕第四铰接点拉起,第二升降端上升,当第二连杆将第二凸轮绕第四铰接点推低,第二升降端下降;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通过移动件的带动同时向前或向后移动;第一升降端及第二升降端抵靠于升降板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主体内设有电机、与电机输出轴铰接的第一进给连杆、横轴、分别位于横轴两端的两个第二进给连杆;所述横轴穿过第一进给连杆并与第一进给连杆共同转动;横轴与电机输出轴垂直,电机输出轴铰接于第一进给连杆一端,横轴穿过第一进给连杆另一端;还设有第三连杆,该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于移动件上而另一端铰接于第二进给连杆上,电机输出轴向外推动第一进给连杆,并通过横轴将第二进给连杆与第三连杆的铰接处向前推动,第三连杆即向前推动移动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盘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二进给连杆分别与两个货叉内的第三连杆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盘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的前部侧面及后部侧面设有滚轮,所述底盘的内侧壁的内侧设有导引滚轮的导轨,该导轨包括下导轨及上导轨并将滚轮定位在下导轨及上导轨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托盘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的后部另一侧面延伸出后引杆,第一连杆与该后引杆端部铰接,且第一连杆与后引杆垂直延伸;移动件的前部另一侧面延伸出前引杆,第二连杆与该前引杆端部铰接,且第二连杆与前引杆垂直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托盘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轮的第一升降端两侧安装有两个导引轮,该两个导引轮分别位于第一凸轮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广朱克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蜂群机器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