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插头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49450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源插头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所述第一线圈设置在插座面板中插孔下方的中间,所述第二线圈、第三线圈分列插座面板中插孔下方的两侧,所述第一线圈通电,第二线圈、第三线圈与反馈电路连接,所述反馈电路用于对第二线圈或第三线圈的感应电流的变化做出响应。通过一个振荡线圈自激振荡电磁场,发出电磁信号,通过副线圈产生感应电流,通过检测感应电流的有无来判断电源插头是否插入,达到了准确判断电源插头与插座是否很好地耦合的技术效果。

A Power Plug Det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插头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插座面板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检测插头插入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插座与插头的适配检测领域,当前现有技术使用行程开关或光电检测,行程开关利用插头插入时顶住行程开关来进行检测,有两个缺点,1是行程开关作为机械装置容易出现抖动产生‘假信号’,加大处理器判断插头插入的软件开销,2是行程开关的可靠性和寿命都不太好,容易出现质量问题;而光电检测的缺点在于产生光路污染后检测机制退化,可能出现误测,漏测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电源插头插入的检测装置,解决现在电源插入检测不够可靠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源插头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所述第一线圈设置在插座面板中插孔下方的中间,所述第二线圈、第三线圈分列插座面板中插孔下方的两侧,所述第一线圈通电,第二线圈、第三线圈与反馈电路连接,所述反馈电路用于对第二线圈或第三线圈的感应电流的变化做出响应。进一步地,所述反馈电路包括三极管,第二线圈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所在支路与第一检测端连接,第三线圈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所在支路与第二检测端连接。优选地,所述反馈电路包括电源VCC、第一三极管Q54-1、第二三极管Q51-1、第三三极管Q53-2、第四三极管Q20-1、所述第一线圈的中段与电源VCC连接,第一线圈的一端与Q53-2的集电极及Q20-1的基极连接,第一线圈的另一端与Q53-2的基极及Q20-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线圈的一端与Q54-1的基极连接,所述Q54-1的集电极与电源VCC连接,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三线圈的一端与Q51-1的基极连接,所述Q51-1的集电极与电源VCC连接,发射极接地。优选地,所述反馈电路还包括第五三极管Q48、第六三极管Q47,Q48的发射极、Q47的基极与使能信号en连接,Q48的集电极与基极和电源VCC连接,Q47的发射极与电源VCC连接,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线圈的中段连接。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通过一个振荡线圈自激产生电磁场,发出电磁信号,通过副线圈产生感应电流,通过检测感应电流的有无来判断电源插头是否插入,达到了准确判断电源插头与插座是否很好地耦合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插头插座耦合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反馈电路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导电片;2、感应线圈;3、振荡线圈;4、处理器。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本技术一种电源插头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所述第一线圈设置在插座面板中插孔下方的中间,所述第二线圈、第三线圈分列插座面板中插孔下方的两侧,所述第一线圈通电,第二线圈、第三线圈与反馈电路连接,所述反馈电路用于对第二线圈或第三线圈的感应电流的变化做出响应。如图中所示,图中左方是插头,插头上的导电片穿过插座面板表面的插孔而深入右侧的插座面板内部。在导电片的插入位置中间设置有第一线圈,第一线圈可以设置为通电的振荡线圈,振荡线圈的磁通方向平行于两个导电片间的连线,两个导电片的外侧即图中的上下两侧分设有第二线圈、第三线圈也就是感应线圈,通过感应线圈接收振荡线圈产生的电磁场来对插头的插入状态进行一个判断,具体的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振荡线圈由于导电片屏蔽了电磁场从而不会产生感应电动势或只能产生微弱的感应电动势,而在插头未插入的时候能够产生较强的感应电动势,其中感应电动势是震荡方波信号。通过设计振荡线圈与反馈电路所连接,就能够直观地将插头的插入状态展现出来,具体地反馈电路可以包括光电偶、热电偶或者声电偶等等,例如光电偶中以发光二极管为例,当插头没有插入时发光二极管会亮起,插头插入后发光二极管就会关闭等。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可以直接根据需要将反馈电路设计为处理器如处理芯片、FPGA、PCB等等,直接将振荡线圈的电路接入处理器进行简单反馈即可达到反映插头插入状态的效果。也可以通过模数转换模块、整流器、或逆变器等处理后接入处理器进行下一步处理。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反馈电路包括三极管,第二线圈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所在支路与第一检测端连接,第三线圈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所在支路与第二检测端连接。三极管在反馈电路中振荡线圈所在支路中起到开关的效果,用振荡线圈连接三极管的基极用作开关控制支路的通断,支路可以与第一检测端、第二检测端连接,检测端的后部可以连接前述的光电偶、热电偶或者声电偶或模数转换模块、整流器、或逆变器等以及处理器。通过设计三极管开关通断的方法,能够使得反馈电路更为安全,便捷,设计成本低廉。在如图2所示的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反馈电路包括电源VCC、第一三极管Q54-1、第二三极管Q51-1、第三三极管Q53-2、第四三极管Q20-1、所述第一线圈的中段与电源VCC连接,第一线圈的一端与Q53-2的集电极及Q20-1的基极连接,第一线圈的另一端与Q53-2的基极及Q20-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线圈的一端与Q54-1的基极连接,所述Q54-1的集电极与电源VCC连接,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三线圈的一端与Q51-1的基极连接,所述Q51-1的集电极与电源VCC连接,发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Q54-1所在支路与第一检测端连接,第三线圈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51-1所在支路与第二检测端连接。通过上述方式设计的反馈电路通过三极管控制支路的通断,控制第一、第二检测端的使能,达到了设计反馈电路表征插头插入和脱出的状态的效果。并可以通过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来稳定震荡线圈的工作,提高本设计的使用寿命。优选的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反馈电路还包括第五三极管Q48、第六三极管Q47,Q48的发射极、Q47的基极与使能信号en连接,Q48的集电极与基极和电源VCC连接,Q47的发射极与电源VCC连接,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线圈的中段连接。使能信号能够用于控制VCC对振荡线圈的供能,使得其处于工作状态,在不用时也可以摒弃使能信号en,使得整个检测装置不再工作,从而节省电能,并延长电路元件的使用寿命。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我们还可以根据需求,在各支路上提供降压电阻来保证各元件不会被电流击穿,还可以在各接地处提供滤波电容来降低噪音对电子元件的干扰与伤害。图中的个数值标注仅为参考值。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插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所述第一线圈设置在插座面板中插孔下方的中间,所述第二线圈、第三线圈分列插座面板中插孔下方的两侧,所述第一线圈通电,第二线圈、第三线圈与反馈电路连接,所述反馈电路用于对第二线圈或第三线圈的感应电流的变化做出响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插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所述第一线圈设置在插座面板中插孔下方的中间,所述第二线圈、第三线圈分列插座面板中插孔下方的两侧,所述第一线圈通电,第二线圈、第三线圈与反馈电路连接,所述反馈电路用于对第二线圈或第三线圈的感应电流的变化做出响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插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电路包括三极管,第二线圈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所在支路与第一检测端连接,第三线圈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所在支路与第二检测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插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电路包括电源VCC、第一三极管Q54-1、第二三极管Q51-1、第三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晨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东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