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置式机油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44114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置式机油控制阀,包括阀壳体(2)、阀套(4)和阀芯(7),在阀壳体(2)与阀套(4)之间形成进油油道(8)和第一排油油道(10),在阀芯(7)上形成阀芯尾翼(71),阀芯尾翼(71)与阀套(4)之间形成差压槽(12),在阀套(4)与阀芯(7)之间形成第二排油油道(11),第一排油油道(10)分别与第二排油油道(11)、差压槽(12)相通。当阀芯相对于阀套轴向移动时,流体在排出、且经过差压槽时所产生的液压推力将作用于阀芯尾翼上,该液压推力有利于缩短阀芯的回位时间,同时,通过第二排油油道来增大排油截面积,减小排油节流损失,具有加快阀芯回位速度、提高排油效率等突出优点。

An Intermediate Oil Control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置式机油控制阀
本技术涉及VVT机油控制阀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用于发动机的一种中置式机油控制阀。
技术介绍
凸轮轴相位调节器用于调整发动机的运行,通过机油控制阀作用于凸轮轴,改变凸轮轴相对于曲轴的相对位置,达到换气阀的打开和关闭时间能够向循环过程更早或更晚的时刻移动的目的。现有的用于凸轮轴相位调节器的机油控制阀,通常包括阀壳体、阀套和阀芯,其中的阀壳体具有螺纹连接部、空心段和法兰段,在阀壳体的空心段底端设置有单向阀,当单向阀开启时,流体可以经单向阀进入阀套进油口;所述阀芯为圆柱形阀芯,且能够在阀套内孔中相对于阀套轴向移动。这种机油控制阀在工作时,阀芯的回位速度较慢,排油效率较低,且排油节流损失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中置式机油控制阀,提高排油效率和阀芯回位速度。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中置式机油控制阀,包括阀壳体、阀套和阀芯,所述的阀壳体与阀套之间形成进油油道和第一排油油道,所述的阀芯上形成阀芯尾翼,所述的阀芯尾翼与阀套之间形成差压槽,所述的阀套与阀芯之间形成第二排油油道,所述的第一排油油道分别与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置式机油控制阀,包括阀壳体(2)、阀套(4)和阀芯(7),所述的阀壳体(2)与阀套(4)之间形成进油油道(8)和第一排油油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芯(7)上形成阀芯尾翼(71),所述的阀芯尾翼(71)与阀套(4)之间形成差压槽(12),所述的阀套(4)与阀芯(7)之间形成第二排油油道(11),所述的第一排油油道(10)分别与第二排油油道(11)、差压槽(12)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置式机油控制阀,包括阀壳体(2)、阀套(4)和阀芯(7),所述的阀壳体(2)与阀套(4)之间形成进油油道(8)和第一排油油道(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芯(7)上形成阀芯尾翼(71),所述的阀芯尾翼(71)与阀套(4)之间形成差压槽(12),所述的阀套(4)与阀芯(7)之间形成第二排油油道(11),所述的第一排油油道(10)分别与第二排油油道(11)、差压槽(12)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置式机油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芯尾翼(71)在阀芯(7)尾端分别形成阀芯缺口(73)和阀芯尾翼缺口棱边(72),所述阀芯尾翼(71)、阀芯尾翼缺口棱边(72)、阀套(4)内孔之间共同形成差压槽(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置式机油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芯尾翼缺口棱边(72)与阀套(4)内孔表面之间所形成的开口为第二排油油道(11)。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中置式机油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套(4)与阀芯(7)之间设置复位弹簧(5),在阀套(4)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敬刚胡胜龙赵军张林谢超华范博文王艳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