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B柱加强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3773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B柱加强板,包括一体化设置的端部和中间部,所述端部设置在中间部的两端,所述中间部设有用于固定零件的安装孔,所述中间部的厚度大于端部的厚度,且所述中间部中设置安装孔部位的厚度大于中间部其余部位的厚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做到轻量化,有效增强了对乘客的保护,防止汽车侧碰时乘客受伤或者因为车门变形无法逃生;且B柱加强板的表面平整,可以避免某一位置上的应力集中。

A B-pillar reinforcing plate for automobi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B柱加强板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B柱加强板。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B柱加强板总成结构有三种:一是由一块厚度不均匀的钢板冲制而成的整体结构,这种结构可以很好地保证零件的整体平整性和尺寸精度,但是制造成本较高并且钢材比强度较低,不利于车身轻量化;二是B柱加强板前后段采用不同厚度的钢板通过焊接连接而成的分块式结构,这种结构制造成本较低,但是零件数量增加,影响了装配工作量和零件表面的平整度;三是采用不同厚度的钢板采用对接焊接和激光点焊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结构,能实现轻量化也能保证结构整体平整性,但是工艺复杂,加工性能差,焊接部位组织性能差。另外,目前现有B柱加强板总成结构大部分都是采用热成型高强度钢,在满足整车轻量化要求的同时,无法保障侧碰安全性能,如果满足了侧碰安全性能,又无法满足轻量化要求。随着对汽车轻量化以及安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钢材越来越无法满足汽车的性能需求,因此各大主机厂争相开发新结构与新材料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安全和节能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轻质且强度高的汽车B柱加强板。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B柱加强板,该B柱加强板包括一体化设置的端部和中间部,所述端部设置在中间部的两端,所述中间部设有用于固定零件的安装孔,所述中间部的厚度大于端部的厚度,且所述中间部中设置安装孔部位的厚度大于中间部其余部位的厚度。本技术根据安装孔的数量决定B柱加强板的厚度,即根据某一位置上安装零件的多少来决定B柱加强板的厚度,安装的零件多,厚度大,保证强度,安装的零件少,厚度小,减小重量,从而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做到轻量化。优选的,所述中间部的厚度为2.2~2.6mm。优选的,所述端部的厚度为2.0~2.2mm。所述B柱加强板的表面平整,在所述中间部和端部结合处,或在安装孔两侧与中间部其余部位的连接处,设有过渡部。保证B柱加强板的表面平整,可以避免某一位置上的应力集中。所述B柱加强板的材质包括由环氧树脂和固化剂混合固化形成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多层碳纤维布,所述碳纤维布的层数与该处B柱加强板的厚度成正比。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耐疲劳等优异的性能,其重量仅相当于钢材的1/5,强度却是钢的7-9倍。树脂传递模塑技术可以使树脂充分融入碳纤维复合材料中,提高了树脂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得到的B柱加强板表面光洁度好,尺寸精度高。而且本技术根据B柱加强板的厚度来决定碳纤维布的厚度,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减少碳纤维布的用量。所述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质量比为(5~6):(4~5),在该配比下,壳体的强度更高,所用的固化剂为市售常用的环氧树脂固化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做到轻量化,有效增强了对乘客的保护,防止汽车侧碰时乘客受伤或者因为车门变形无法逃生;(2)B柱加强板的表面平整,可以避免某一位置上的应力集中;(3)提高了树脂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得到的B柱加强板表面光洁度好,尺寸精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端部,2为中间部,3为安装孔,4为壳体,5为碳纤维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汽车B柱加强板,其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一体化设置的端部1和中间部2,端部1设置在中间部2的两端,中间部2设有用于固定零件的安装孔3,中间部2的厚度大于端部1的厚度,且中间部2中设置安装孔3部位的厚度大于中间部2其余部位的厚度。其中,中间部2的厚度为2.2~2.6mm,端部1的厚度为2.0~2.2mm。B柱加强板的表面平整,在中间部2和端部1结合处,或在安装孔3两侧与中间部2其余部位的连接处设有过渡部,从而可以避免某一位置上的应力集中。B柱加强板的材质包括由环氧树脂和固化剂混合固化形成的壳体4以及设置在壳体4内的多层碳纤维布5,碳纤维布5的层数与该处B柱加强板的厚度成正比。如图2中所示,端部的厚度小,为2.0~2.2mm,设有3层碳纤维布,在中间部的一般位置,厚度为2.2mm,也设有3层碳纤维布;在过渡部,厚度约为2.3mm,设有4层碳纤维布;在开设安装孔的位置,B柱加强板的厚度为2.4mm,设有5~6层碳纤维布;而在安装孔集中的部位,B柱加强板的厚度为2.6mm,设有8层碳纤维布,上述碳纤维布的层数仅做参考,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可进行调整。B柱加强板整体采用树脂传递模塑(RTM)工艺成型。先将碳纤维复合材料铺放在模具中,通过控制碳纤维布的铺层数来控制零件的厚度,不等厚处碳纤维布铺层数渐进式减少。碳纤维布铺层应当遵循一定的角度周期,随后,关闭模具,并向模具中加入预定比例的环氧树脂和固化剂,为使加强板强度更高,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比例为5-6:4-5。将固化后的B柱加强板脱模,即可得到不等厚度的B柱加强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B柱加强板,其特征在于,该B柱加强板包括一体化设置的端部和中间部,所述端部设置在中间部的两端,所述中间部设有用于固定零件的安装孔,所述中间部的厚度大于端部的厚度,且所述中间部中设置安装孔部位的厚度大于中间部其余部位的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B柱加强板,其特征在于,该B柱加强板包括一体化设置的端部和中间部,所述端部设置在中间部的两端,所述中间部设有用于固定零件的安装孔,所述中间部的厚度大于端部的厚度,且所述中间部中设置安装孔部位的厚度大于中间部其余部位的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B柱加强板,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思致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