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断面、复杂截面轨道交通用铝型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3752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断面、复杂截面轨道交通用铝型材,包括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内腔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若干个所述第一筋条与第二筋条为交错设置,所述第一筋条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缓冲垫,所述缓冲垫外侧边缘与第二筋条外侧边缘相互贴合,所述框架本体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为前后设置,所述框架本体另一侧开设有与连接杆相互匹配的连接孔,所述连接杆前端面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贯穿连接杆的前后两端面,所述框架本体内腔远离连接杆一侧设置方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大断面、复杂截面轨道交通用铝型材具有抗冲击功能、避免浪费资源等特点。

An Aluminum Profile for Rail Transit with Large and Complex Sec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断面、复杂截面轨道交通用铝型材
本技术涉及一种铝型材,具体为一种大断面、复杂截面轨道交通用铝型材。
技术介绍
轨道交通是指运营车辆需要在特定轨道上行驶的一类交通工具或运输系统。最典型的轨道交通就是由传统火车和标准铁路所组成的铁路系统。随着火车和铁路技术的多元化发展,轨道交通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类型,例如大断面、复杂截面轨道交通等等,轨道交通不仅遍布于长距离的陆地运输,也广泛运用于中短距离的城市公共交通中。在大断面、复杂截面轨道交通中列车的车门框架需要用到铝型材,现有的大断面、复杂截面轨道交通用铝型材功能单一,其不具备一定的抗冲击性能,以至于门框架很容易会发生变形,进而影响美观,甚至需要花费资金来重新置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功能单一、浪费资源等缺陷,提供一种大断面、复杂截面轨道交通用铝型材。所述一种大断面、复杂截面轨道交通用铝型材具有抗冲击功能、避免浪费资源等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断面、复杂截面轨道交通用铝型材,包括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内腔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若干个所述第一筋条与第二筋条为交错设置,所述第一筋条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缓冲垫,所述缓冲垫外侧边缘与第二筋条外侧边缘相互贴合,所述框架本体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为前后设置,所述框架本体另一侧开设有与连接杆相互匹配的连接孔,所述连接杆前端面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贯穿连接杆的前后两端面,所述框架本体内腔远离连接杆一侧设置方管,所述方管前后两端面均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在框架本体的内腔底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与方管相互匹配的方孔,所述方管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方孔,所述方管靠近连接孔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分别与两个连接孔相对应,所述第二固定板前端面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方管内腔设有螺纹杆,所述方管内腔靠近两端处均固定连接有螺母,所述框架本体的内腔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螺纹杆相互匹配的轴承,所述螺纹杆两端分别穿过螺母,并分别插接在相邻的轴承内腔,所述框架本体前端面开设有凹槽,所述螺纹杆前端面贯穿框架本体前端面,且延伸至凹槽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螺头。优选的,若干个所述第一筋条与第二筋条横截面均为等边三角形,且若干个所述第一筋条与第二筋条分别共同组合成锯齿状。优选的,所述方管后端与框架本体内腔后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插杆的长度。优选的,所述缓冲垫横截面为半圆形,所述缓冲垫为橡胶缓冲垫。优选的,所述螺头为金属内六角螺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连接杆、穿孔和插杆的设置,使得每两个框架本体在进行连接时,通过工具转动螺头来将插杆移动至并穿过穿孔即可,以此带来装置便于组装的特点,同时稳定性高;2、通过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的设置,保障了框架本体的支撑强度,通过缓冲垫的设置,使得框架本体在受到外界撞击时,能更好对作用力进行缓冲。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截面的示意图。图中标号:1、框架本体;2、第一筋条;3、第二筋条;4、缓冲垫;5、连接杆;6、穿孔;7、连接孔;8、方管;9、第一固定板;10、方孔;11、第二固定板;12、插杆;13、螺纹杆;14、螺母;15、轴承;16、凹槽;17、螺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大断面、复杂截面轨道交通用铝型材,包括框架本体1,框架本体1内腔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筋条2和第二筋条3,若干个第一筋条2与第二筋条3为交错设置,若干个第一筋条2与第二筋条3横截面均为等边三角形,且若干个第一筋条2与第二筋条3分别共同组合成锯齿状,第一筋条2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缓冲垫4,缓冲垫4横截面为半圆形,缓冲垫4为橡胶缓冲垫,缓冲垫4外侧边缘与第二筋条3外侧边缘相互贴合,框架本体1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5,两个连接杆5为前后设置,框架本体1另一侧开设有与连接杆5相互匹配的连接孔7,连接杆5前端面开设有穿孔6,穿孔6贯穿连接杆5的前后两端面,框架本体1内腔远离连接杆5一侧设置方管8,方管8前后两端面均设有第一固定板9,第一固定板9固定连接在框架本体1的内腔底部,第一固定板9上开设有与方管8相互匹配的方孔10,方管8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方孔10,方管8靠近连接孔7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固定板11,两个第二固定板11分别与两个连接孔7相对应,第二固定板11前端面固定连接有插杆12,方管8后端与框架本体1内腔后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插杆12的长度,方管8内腔设有螺纹杆13,方管8内腔靠近两端处均固定连接有螺母14,框架本体1的内腔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螺纹杆13相互匹配的轴承15,螺纹杆13两端分别穿过螺母14,并分别插接在相邻的轴承15内腔,框架本体1前端面开设有凹槽16,螺纹杆13前端面贯穿框架本体1前端面,且延伸至凹槽16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螺头17,螺头17为金属内六角螺头。工作原理: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将两个框架本体1进行连接时,先通过工具转动一个框架本体1上螺头17,螺头17带动螺纹杆13在轴承15和螺母14内腔旋转,螺母14在螺纹的作用下带动方管8向框架本体1的内腔后侧移动,方管8通过第二固定板11带动插杆12移动,待插杆12移动至前端与连接孔7的内腔后侧相互平行时停止转动螺头17,将另一个框架本体1上的连接杆5穿过该框架本体1上的连接孔7,直至两个框架本体1侧壁相互贴合后,再通过工具来转动刚刚操作的螺头17,螺头17带动螺纹杆13旋转,螺纹杆13通过螺母14带动方管8向框架本体1的前端面移动,方管8通过第二固定板11带动插杆12移动,插杆12移动并穿过穿孔6,待第二固定板11与连接杆5相互接触后停止转动螺头17,以上完成了每两个框架本体1之间的固定,框架本体1在使用过程中顶部和底部受到外界撞击时,框架本体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带动若干个第一筋条2和若干个第二筋条3向框架本体1的中心方向移动,第一筋条2带动缓冲垫4移动至与第二筋条3的侧壁相互贴合,并缓冲作用力。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断面、复杂截面轨道交通用铝型材,包括框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1)内腔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筋条(2)和第二筋条(3),若干个所述第一筋条(2)与第二筋条(3)为交错设置,所述第一筋条(2)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缓冲垫(4),所述缓冲垫(4)外侧边缘与第二筋条(3)外侧边缘相互贴合,所述框架本体(1)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5),两个所述连接杆(5)为前后设置,所述框架本体(1)另一侧开设有与连接杆(5)相互匹配的连接孔(7),所述连接杆(5)前端面开设有穿孔(6),所述穿孔(6)贯穿连接杆(5)的前后两端面,所述框架本体(1)内腔远离连接杆(5)一侧设置方管(8),所述方管(8)前后两端面均设有第一固定板(9),所述第一固定板(9)固定连接在框架本体(1)的内腔底部,所述第一固定板(9)上开设有与方管(8)相互匹配的方孔(10),所述方管(8)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方孔(10),所述方管(8)靠近连接孔(7)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固定板(11),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11)分别与两个连接孔(7)相对应,所述第二固定板(11)前端面固定连接有插杆(12),所述方管(8)内腔设有螺纹杆(13),所述方管(8)内腔靠近两端处均固定连接有螺母(14),所述框架本体(1)的内腔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螺纹杆(13)相互匹配的轴承(15),所述螺纹杆(13)两端分别穿过螺母(14),并分别插接在相邻的轴承(15)内腔,所述框架本体(1)前端面开设有凹槽(16),所述螺纹杆(13)前端面贯穿框架本体(1)前端面,且延伸至凹槽(16)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螺头(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断面、复杂截面轨道交通用铝型材,包括框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1)内腔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筋条(2)和第二筋条(3),若干个所述第一筋条(2)与第二筋条(3)为交错设置,所述第一筋条(2)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缓冲垫(4),所述缓冲垫(4)外侧边缘与第二筋条(3)外侧边缘相互贴合,所述框架本体(1)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5),两个所述连接杆(5)为前后设置,所述框架本体(1)另一侧开设有与连接杆(5)相互匹配的连接孔(7),所述连接杆(5)前端面开设有穿孔(6),所述穿孔(6)贯穿连接杆(5)的前后两端面,所述框架本体(1)内腔远离连接杆(5)一侧设置方管(8),所述方管(8)前后两端面均设有第一固定板(9),所述第一固定板(9)固定连接在框架本体(1)的内腔底部,所述第一固定板(9)上开设有与方管(8)相互匹配的方孔(10),所述方管(8)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方孔(10),所述方管(8)靠近连接孔(7)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固定板(11),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11)分别与两个连接孔(7)相对应,所述第二固定板(11)前端面固定连接有插杆(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正松郝道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南洋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