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连接件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1341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置(10),该装置具有第一部件(12)、第二部件(14)和用来连接彼此隔开一段距离的第一部件(12)和第二部件(14)的连接件(16)。第一部件(12)在连接到第二部件(14)的至少一个端部(17)呈成型截面的形式,特别呈管状形状。连接件(16)具有:可轴向移动的隔离件(22),隔离件(22)用来跨接第一部件(12)被连接的端部(17)和第二部件(14)之间的距离;至少一个夹紧件(26),该夹紧件能以夹紧的方式与第一部件(12)的壁(32)接触;和一个致动机构(34),其以这样一种方式连接到隔离件(22)和夹紧件(26)从而与之相互作用,以使得当致动机构(34)启动时,隔离件(22)在轴向方向上移动,直到它与第二部件(14)接触同时夹紧件(26)夹紧接合第一部件(12)的壁(32)为止。第一部件(12)连接到第二部件(14)的端部(17)有至少一个台阶(52),该台阶朝着第一部件(12)的纵向中心轴(18)定向,并且在该台阶的前面,至少一个夹紧件(26)与第一部件的壁(32)接合。(*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置,其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以及包括用来连接彼此间隔一个距离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连接件,第一部件至少在连接到第二部件的端部呈成型截面的形式,特别呈管状形式,连接件具有一个可轴向移动的隔离件,该隔离件用来跨接第一部件被连接的端部和第二部件之间的距离,和还具有至少一个夹紧件,该夹紧件能以夹紧的方式与第一部件的壁接触,此外,具有一个致动机构,其以这样一种方式操作地连接到隔离件和夹紧件以使得当致动机构启动时,隔离件在轴向方向上移动,直到它与第二部件接触和夹紧件夹紧接合第一部件的壁为止。
技术介绍
从文献DE19741551A1知道了一种该类型的装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上下文中,术语“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应该从广义的意义上来理解,第一部件可以是一个成型截面,特别是空心的成型截面,其具有一个在圆周方向上完全连续的侧面,作为选择,该侧面也可以部分开口的。在后者的情况下,第一部件例如可以是U形截面或C形截面或通常还可以是一个矩形成型截面。第二部件例如可以是一个成型截面或一个板。在介绍中描述的装置的一种具体应用是将张紧管连接到机动车辆的A支柱上。在机动车辆中,一个仪表板和其它事物固定到其上的水平横向构件通常在基本上垂直的A支柱之间延伸。然而,除了支承仪表板的横向构件之外,还可能有一个辅助的张紧管被固定在两个A支柱之间。辅助的张紧管例如能用来防止A支柱在碰撞情况下中向外弯曲。关于将张紧管固定在机动车辆的A支柱之间的一个问题是A支柱之间的距离可能在车与车之间不同,甚至在车辆型号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制造公差的原因,这种情况也可能会发生。因为提供恰当地符合存在于A支柱之间的距离的张紧管需要相当大地增加成本和时间花费,所以将张紧管切割成最小长度是更有利的,该最小长度对应于根据公差产生的A支柱之间的最小距离。这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在由于公差而使得A支柱之间的距离更大的情况下,该类型的张紧管,也就是已经切割成最小长度的张紧管,必须在与A支柱中的至少一个隔一段距离的地方固定。这要求一种连接技术,其允许在张紧管将被固定到A支柱的端部与A支柱之间的长度补偿,即考虑到可能的公差。希望具有一种装置,其允许张紧管连接到一个隔开一段距离的A支柱,此外,其能将在碰撞情况中发生的很大的力从A支柱传递到张紧管,该力可以达到超过80kN,而不会使得在张紧管和A支柱之间的连接变得分离以致A支柱横向向外弯曲。前述DE19741551A1描述了一种用来将横梁连接到机动车辆的A支柱的连接装置,其目的是实现总的轴向公差补偿,同时,在连接中具有高的抗拉和抗压强度。该已知的连接件具有可轴向移位的隔离件和可径向展开的夹紧件,以及用来使夹紧件展开的致动机构,夹紧件通过致动机构与第一部件的壁夹紧接合。然而,用该已知的装置,不可能消除一个可能性,即如果特别高的拉力作用于连接机构上,则夹紧件与第一部件的壁之间的摩擦锁定将被克服,夹紧件将滑离第一部件,以致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基于改进在介绍中所述类型的装置的目的,以使得增加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连接强度。根据本专利技术,关于在介绍中描述的装置,该目标由于下列事实得以实现,即在第一部件的连接到第二部件的那个端部有至少一个台阶,该台阶朝着第一部件的纵向中心轴定向,并且在该台阶的前面,至少一个夹紧件与第一部件的壁接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构形的优点是,与现有装置相比,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连接抵抗拉伸负荷的能力增大了。在拉伸负荷过大的情况下,至少一个主要与第一部件的壁摩擦接合的夹紧件可以相对于第一部件滑动。然而,取决于与台阶的距离,设置在第一部件的至少一个台阶限制了该滑动或从一开始就防止了该滑动,当致动机构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连接期间启动时,隔开该距离,夹紧件与第一部件接合。因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设置在第一部件上的台阶防止第一和第二部件之间的连接被分离,因此相当大地增加了连接强度。因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固有地结合了长度补偿和在第一部件上施加夹紧力的功能,长度补偿通过可轴向移动的隔离件来实现,夹紧力由至少一个夹紧件施加,根据本专利技术另外设置的台阶是在受很大力的装置的工作安全性方面造成相当大的改善的原因。因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能如此可靠地将第一部件连接到第二部件,以致当装置被用来将一个张紧管连接到A支柱时,在碰撞情况下发生的很大的力被从连接件传递到第一部件,即张紧管,张紧管不会在连接位置处被扯下A支柱。通过管子端部的机械加工,例如加宽或作凸缘或通过卷起一个卷边,台阶例如可以形成为与第一部件整体形成的边或缘,或通过焊接、软钎焊、粘接或将一个衬套热装到第一部件上来形成台阶。如果第一部件或至少连接到第二部件的端部由相对厚的材料制成,则至少一个台阶也能通过材料去除机器制造。在一个优选构形中,在第一部件有另一个台阶,其朝着第一部件的纵向中心轴定向,并且与第一台阶隔开一个轴向距离。该在第一部件上与第一台阶一起的第二台阶形成一个凹处,该凹处相对于纵向方向横向凹进,并且在该凹处中,至少一个夹紧件与第一部件的壁接合。此外,优选地,第一部件连接到第二部件的端部在形式上是管状的,和至少一个台阶在第一部件的壁的整个周长上延伸。以这种方式在整个周长上形成至少一个台阶进一步改善了装置的抗拉强度,至少一个或两个台阶可以形成为第一部件上的径向向内方向的突出。在另一个优选构形中,第一部件连接到第二部件的那端形成为联接件,联接件固定地连接到第一部件的剩余部分,至少一个台阶存在于该联接件上。在固定地连接到第一部件的联接件上形成至少一个台阶的优点是相对于第一部件的残余主体,联接件能由一种更硬的材料形成和/或具有比管子的剩余部分更厚的壁,因而连接机构的抗拉强度能更进一步地提高,而同时顾全重量和节省成本。在优选使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来将张紧管连接到A支柱的连接件的情况下,联接件可以作为套筒焊接到张紧管的端部上,以致接合的其外侧上面。在另一个优选构形中,隔离件和夹紧件被形成为单独的元件。在这种情况下,隔离件和夹紧件能彼此无关地移动是有利的,因而,举例来说,夹紧件能在一个预定位置与第一部件接合而不用管隔离件的位置,因为将被跨接的距离会由于制造公差的原因而被改变,所以隔离件的位置可能改变。在另一个优选构形中,由于轴向移动和相对于第一部件的纵向方向为横向方向的移动的叠加或仅仅由于相对于第一部件的纵向方向为横向方向的移动,连接件被设计成使得夹紧件能通过致动机构与第二部件的壁接合。在第一方案的情况下,有利地,由于轴向移动和相对于第一部件的纵向方向为横向方向的移动的叠加,所以夹紧件能“挖”或“切”入第一部件的壁的材料中,不仅引起摩擦锁定,而且在夹紧件和第一部件的壁之间引起确实锁定接合,这使得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连接能抵挡特别大的力。第二方案的优点是夹紧件与第一部件接合的位置被很好地确定在轴向方向上。在另一个优选构形中,致动机构具有一个螺钉机构,螺钉机构被设计成使得其连续动作首先使隔离件接触第二部件,然后使夹紧件接合第一部件的壁。在这种情况下的优点是螺钉机构成为了致动机构,其操作特别简单,并且其既对隔离件又对夹紧件起作用,特别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即为了跨接在第二部件和第一部件之间的距离,首先隔离件接触第二部件,然后由于螺钉机构的进一步动作,例如螺钉的转动,夹紧件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置,包括第一部件(12)和第二部件(14)以及包括用来连接彼此隔开一段距离的第一部件(12)和第二部件(14)的连接件(16;72),第一部件(12)至少在连接到第二部件(14)的端部(17)呈成型截面的形式,特别呈管状形式,连接件(16;72)具有可轴向移动的隔离件(22;74),该隔离件用来跨接第一部件(12)被连接的端部(17)和第二部件(14)之间的距离,还具有至少一个夹紧件(26;76),该夹紧件能以夹紧的方式与第一部件(12)的壁(32)接触,此外,具有一个致动机构(34;78),其以这样一种方式操作地连接到隔离件(22;74)和夹紧件(26;76)以使得当致动机构(34;78)启动时,隔离件(22;78)在轴向方向上移动,直到它与第二部件(14)接触并且夹紧件(26;76)夹紧接合第一部件(12)的壁(32)为止,其特征在于第一部件(12)连接到第二部件(14)的端部(17)有至少一个台阶(52;90),该台阶朝着第一部件(12)的纵向中心轴(18)定向,并且在该台阶的前面,至少一个夹紧件(26;76)与第一部件(12)的壁(32)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汉斯约尔格施米德尔汉斯默克勒
申请(专利权)人:前进工厂奥伯基尔希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