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连接部件及空调机的悬挂安装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613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框架连接部件及空调机的悬挂安装台,其中,所述框架连接部件用于连接第一框架和相对于上述第一框架大致呈T字形配置的第二框架,该连接部件具有:第一连接部,连接在上述第一框架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表面上;第二连接部,连接在上述第二框架上。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沿着上述第一框架的长度方向的挤压成形,以具有规定的横截面的方式一体形成。所述空调机的悬挂安装台,具有:一对第一框架,其安装在房屋的天花板部上;U字形悬挂件,其横跨安装在这一对第一框架之间,上述悬挂件包括从各天花板框架向下方延伸、且通过挤压型材制成的第二框架,利用上述框架连接部件将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连接起来。(*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框架连接部件、以及用于把室外机悬挂设置在天花板上的空调机的悬挂安装台。
技术介绍
分体式(separate type)空调机具有配置在房屋的室内的室内机,和配置在房屋室外的室外机。室外机具有热交换器。可是,在单元式住宅里,室外没有设置室外机的地方,而且,由于阳台上的设置场所也有限,因此使用了把悬挂安装台安装在上一楼层的天花板(阳台的下表面等)上,再把室外机安装在悬挂安装台上的安装方法。为此,在单元式住宅里,预先在天花板上安装了用于安装悬挂安装台的地脚螺栓。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图21和图22所示的悬挂安装台。如图21和图22所示,悬挂安装台具有安装在天花板部上的一对天花板框架211、212;连接在两个天花板框架211、212之间的U字形悬挂件213。各天花板框架211、212是把由钢铁类的金属材料制成的型材或者板材折弯成截面呈L字形的零件。悬挂件213具有从各天花板框架211、212向下方延伸的一对吊架214、215;以及连接两个吊架214、215的下端的底架216。各吊架214、215和底架216都是通过折弯由不锈钢类金属材料制成的型材或者板材而形成。此外,各吊架214、215的截面形成为U字形。各吊架214、215的底面部214a、215a通过紧固螺栓217固定在天花板框架211、212的下垂片211a、212a上。底架216具有通过进入其端部中的折缝216c向上方折弯的立起部218。在底架216中,其立起部218嵌入在吊架215的内侧,并且其底面部216a通过螺栓219固定在吊架215的底面部215a上。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图23和图24所示的悬挂安装台。如图23和图24所示,悬挂安装台具有一对天花板框架230;以及连接在两个天花板框架230之间的U字形悬挂件240。各天花板框架230分别有两个长孔237,并通过穿过各长孔237的紧固螺栓236安装在天花板部上。悬挂件240具有从各天花板框架230向下方延伸的一对吊架241;和连接两个吊架241下端的底架242。各天花板框架230和吊架241是通过折弯板材而形成的。此外,天花板框架230具有向上方敞开且截面呈U字形的被卡合部235。被卡合部235是由下列部分构成的安装在天花板部上的安装部231;从安装部231的端部向下方延伸的竖直部232;从竖直部232的下端水平延伸的水平部233;从水平部233向上方延伸的立起部234。吊架241在上端部有向下方敞开、且截面呈U字形的卡合部243。卡合部243是由下列部分构成的从吊架241的上端向上方延伸的延伸部244;从延伸部244的上端水平延伸的水平部245;从水平部245的前端向下方延伸的爪部246。卡合部243是用于支承吊架241的部件,并使其能相对于天花板框架230移动。在爪部246上形成有用于限制吊架241的移动的止动孔247。通过把从竖直部232穿过的固定螺钉248固定在立起部234的止动孔247中,将天花板框架230与吊架241互相连接起来。专利文献1特开2000-220870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平8-159519号公报可是,在图21和图22所示的悬挂安装台中,由于各下垂片211a、212a都是只折弯板材而成的结构,因此各吊架214、215与天花板框架211、212的连接部的截面系数小,连接部上的强度可能不够。此外,由于在底架216的侧部216b上形成有折缝216c,所以可能存在各吊架214、215与底架216的连接部上的强度不够的问题。同样,在图23和图24所示的悬挂安装台中,由于被卡合部235与卡合部243都是只折弯板材而成的结构,因此天花板框架230与吊架241的连接部的截面系数小,可能存在连接部上的强度不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连接部的强度的框架连接部件,以及空调机的悬挂安装台。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把第一框架和相对于该第一框架大致呈T字形配置的第二框架连接起来的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其具有第一连接部,其与第一框架的沿着长度方向延伸的表面连接;第二连接部,其与第二框架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通过沿着第一框架的长度方向的挤压成形,以具有规定的横截面形状的方式形成为一体。由于具有上述结构,连接第一框架和相对于该第一框架大致呈T字形配置的第二框架的连接部件,通过挤压成形而形成为一体。由此,能将其壁厚和截面系数做得比只折弯板材而成的以往的连接部件大,并且能提高两个框架的连接部上的强度。此外,连接部件的切断面仅限于与第一框架的长度方向正交的端面,而且能将除了切断面之外的面做成光滑的曲面形状。由此,在两个框架的连接部极少露出边缘,可以使型材除了切断面以外的形状光滑。从而,能提高产品外观的美观程度。通常,在通过挤压成形而形成各种零件的情况下,首先,形成长条形的型材,然后将其切断成规定的长度,从而形成最终形状的零件。所谓连接部件的切断面,是指该零件的切断面。在上述框架连接部件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最好通过中空结构部成形为一体。在这种情况下,与第一框架的沿着长度方向延伸的表面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连接在第二框架上的第二连接部,通过中空结构部连接在一起。从而,能提高载荷易于集中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部位上的强度。此外,在上述框架连接部件中,最好把第二连接部做成中空结构,并且形成为能插入第二框架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空间内。在这种情况下,在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和第二连接部插入支承第二框架内的协同效果,能进一步提高两个框架的连接部上的强度。此外,由于第二连接部插入在第二框架内,并且从外面看不到,因此能进一步提高产品外观的美观程度。另外,所谓第二框架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空间,在把第二框架做成筒状的情况下,是指其内部空间,在框架截面做成U字形的情况下,是指其内侧空间。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把第三框架和相对于该第三框架大致呈L字形配置的第四框架连接起来的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其具有连接在第三框架上的第三连接部;连接在第四框架上的第四连接部;这些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通过沿着与第三框架和第四框架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挤压成形,大致呈L字形地一体成形。根据上述结构,与只折弯板材而形成的以往的连接部件相比,能增大其壁厚和截面系数,从而能提高这两个框架的连接部的强度。此外,框架连接部件的切断面仅限于与第三和第四框架长度方向正交的端面上,并且除了切断面之外,能把其它表面做成光滑的曲面形状。由此,在两个框架的连接部上,极少露出边缘,除了切断面之外,能把型材的形状做得很光滑。从而,能提高产品外观的美观程度。在上述框架连接部件中,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最好通过中空结构部成形为一体。在这种情况下,连接在第三框架上的第三连接部,和连接在第四框架上的第四连接部通过中空结构部连接在一起。从而,能提高载荷容易集中的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之间的部位上的强度。在上述框架连接部件中,最好第三连接部形成为,能插入第三框架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空间内,第四连接部分形成为,能插入第四框架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空间内,并且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都做成中空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在通过紧固件固定,和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分别插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把第一框架和相对于上述第一框架大致呈T字形进行配置的第二框架连接起来的框架连接部件,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部件具有:第一连接部,连接在上述第一框架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表面上;第二连接部,连接在上述第二框架上;上述第一连接部和上述第二连接部通过沿着上述第一框架的长度方向的挤压成形,以具有规定横截面形状的方式形成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村孝雄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