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卡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1020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套管卡箍,其以简单的结构确认夹紧耳部后紧固时的紧固量。其包括:卡箍本体(1),外侧重叠部(2)和内部重叠部(6)成为相互重叠的环状,并被卷绕在被紧固部件上;耳部(4),在外侧重叠部(2)上被设置成立起状,为紧固卡箍本体而进行沿卡箍本体(1)的圆周方向的塑性变形;观察确认单元(13),设置在外侧重叠部(2)上,使其形成为可从外侧重叠部(2)的外侧观察内侧重叠部(6);以及标识单元(14)、(15),与观察确认单元(13)对应地设置在外侧重叠部(2)和内侧重叠部(6)上,可观察确认由于向耳部(4)的塑性变形而产生的卡箍本体(1)的紧固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橡胶或树脂等构成的套管固定在连接对象部件上的套管卡箍,尤其是涉及一种卷绕到套管上进行紧固时,可简便、且正确地确认紧固状态好坏的套管卡箍。
技术介绍
作为汽车等的一种部件,使用有由橡胶或树脂等构成的套管。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的套管还包括软管或套筒等圆筒状部件。为了将这种套管固定在连接对象部件上,一直使用由金属制的卡箍状部件构成的套管卡箍,在这种套管卡箍中,包括通过夹紧所谓的耳部来进行紧固固定的方式的套管卡箍(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这样的套管卡箍构成为将卡箍状部件(长方形的冲压材料)沿其长度方向卷成环状,并使两端部分局部重叠。具体地,如图1所示,卡箍本体1在从外侧重叠部2的圆周方向前端部3和耳部(箱形弯曲部)4之间设置有卡合孔5a、5b、5c,耳部4形成有脚部41a、41b和桥接部42,且在外侧重叠部2上设置成向卡箍本体1的径向外侧立起。内侧重叠部6包括压扁部8,朝向圆周方向前端部7,形成得厚度逐渐变薄;以及卡合爪9a、9b、9c,分别插入到外侧重叠部2的卡合孔5a、5b、5c中,并向外侧重叠部2的卡箍本体1的径向外侧突出,并卡合于卡合孔5a、5b、5c。紧固这种套管卡箍时的顺序如图2及图3所示,使用紧固工具10,从两脚部41a、41b的圆周方向外侧向使耳部4的两脚部41a、41b之间的距离变窄的方向施加载荷,并夹紧耳部4,使其产生塑性变形。由于该耳部4的变形,使卡箍本体1的周长变短,从而可紧固作为被紧固部件的套管。该紧固控制通常按照下述内容进行。即,当施加给耳部4的夹紧载荷为一定时,如果是卡箍本体1的直径大(卡箍展开长度周长的长度)的大直径卡箍体,则与套管间的直径差变大。另一方面,因为耳部4的可变形行程量为一定,故可将卡箍进行减径的变化量与直径大小无关,而为一定(卡箍减径量=/π=不足φ3mm)。因此,与卡箍直径小的小直径卡箍相比,套管的紧固量变少,来自套管的反作用力也变小。图4以卡箍直径为最大、大、小的卡箍体为例,示出了夹紧前的耳部4的脚部41a、41b之间的距离(初期箱形弯曲部脚部之间的距离)为10mm时的、夹紧负荷和脚部间的距离之间的关系,其结果是,在大直径卡箍中,因为克服箱形弯曲部变形的套管的压缩量(套管的反作用力)减小,所以紧固后的箱形弯曲部脚部间距离(M值)显示出减小的趋势。另一方面,在小直径卡箍中,与套管之间的间隙变小,套管的压缩量(套管的反作用力)也增大,因此,M值显示出增大的趋势。即、通过控制M值,可以掌握构成部件直径尺寸的大小趋势。在批量生产工序的卡箍紧固生产线中,该M值作为紧固直径变化的代用特性,可以进行构成部件直径尺寸的趋势控制。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00-70260号的单行本(图1)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4299012号说明书在如专利文献1、2的、利用夹紧耳部而进行紧固的方式的套管卡箍的紧固固定工序的M值的确认工序中,使用塞尺或游标卡尺等检测工具判断紧固状态的好坏。但是,如图5所示,用于求得M值的紧固后的耳部4的脚部间距离(间隙量)如果约为2mm,不但很窄,而且作为对象部件的外圈12或套管11的凸缘等的结构上的缺陷较多,从而由M值来确认的操作非常困难。因此,如果进行举起检测工具、确认间隙量、收入检测工具的一系列操作,则其操作时间非常长,从而导致操作性极度恶化。而且,因为通过紧固,耳部4两脚部41a、41b的立起部分产生塑性变形,所以只通过M值来判断紧固状态的好坏是有局限性的。另一方面,不用通过M值进行确认,而是通过正确测量卡箍本体1的直径来确认,则比测量M值更困难。关于专利文献1的套管的一个方面,为避免由于过度紧固而导致套管破损而设置卡合孔,使其为截面面积最小部、即最弱部,通过拉伸卡合孔部分而调整套管的紧固量。但在专利文献1的套管卡箍中,当卡箍直径偏离标准值下限、接合直径偏离标准值上限时,套管的紧固量增大,产生的套管的反作用力也增大。即、最弱部塑性拉伸量也增大,即使外观直径不变化,M值都会变小。因此,此时的M值与没有产生塑性拉伸时的M值相等,在确认工序中也无法检测出接合或套管的直径尺寸偏离标准。并且,如果是上述卡箍时,会产生比平时更大的张力,有可能导致最弱部材料断裂。当最弱部产生塑性拉伸时,若以紧固后的结果来确认其状况时,需要对M值和最弱部(卡合孔5a)的孔伸长两者进行确认。因此,即使将M值作为卡箍紧固直径变化的代用特征,但是,实际上包括由于受到卡箍塑性拉伸所带来的影响、以及无法检测出希望检测的构成部件的尺寸异常这样的不确定因素,所以可靠性不充分。即、希望提供一种在这种紧固型套管卡箍所要求的紧固控制的特性值中直接检测出的卡箍直径变化的值的套管卡箍。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管卡箍,其可直接检测紧固夹紧型套管卡箍工序中的卡箍的直径变化,不必使用检测工具就可简便、正确地对紧固状态的好坏进行判断。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套管卡箍包括卡箍本体,为外侧重叠部和内部重叠部相互重合的环状,被卷绕在被紧固部件上;耳部,在外侧重叠部上设置成立起状,由于紧固卡箍本体,可沿卡箍本体的圆周方向进行塑性变形;观察确认单元,设置在外侧重叠部上,使其可从外侧重叠部的外侧观察内侧重叠部;以及标识单元,与该观察确认单元对应地设置在外侧重叠部和内侧重叠部上,可观察确认卡箍本体根据向耳部的塑性变形的紧固量。在这种套管卡箍中,优选观察确认单元是在外侧重叠部上开口的窗部,也可以是形成在外侧重叠部的边缘部上的缺口部。而且,上述标识单元优选包括指示部,设置在外侧重叠部或内侧重叠部上;以及标识部,设置在外侧重叠部或内侧重叠部上,使其通过塑性变形相对于指示部进行相对移动。其中,优选方式是,指示部设置成表示外侧重叠部和内侧重叠部向圆周方向的相对移动的标记;标识部设置成对于塑性变形后进行了相对移动的指示部的位置其成为标识相对移动好坏的标记。而且,作为指示部,也可以是形成为从外侧重叠部或内侧重叠部中的一侧向另一侧卡合的凸起。并且,优选方式是,指示部是使内侧重叠部立起而形成的凸起;标识部是在外侧重叠部的圆周方向上刻印的刻度。在此,凸起的立起前端可以折弯,使其在外侧重叠部的圆周方向的外侧面上滑动,并且,凸起的立起前端侧可以形成为朝向前端变窄的圆锥状,还可以在标识部的刻印后的一部分刻度上涂覆油漆。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套管卡箍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夹紧耳部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夹紧耳部后的状态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耳部的脚部的间隔(M值)和夹紧载荷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特性图;图5是表示安装到被紧固部件时的状态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7是第一实施例的作用的说明图;图8是第一实施例的耳部夹紧前的侧视图及局部俯视图;图9是第一实施例的耳部夹紧后的侧视图及局部俯视图;图10是第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11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的侧视图及局部俯视图;图12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其他变形例的侧视图及局部俯视图;图13是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及截面图;图14(a)是第三实施例的折弯前的侧视图、局部俯视图及截面图,图14(b)是折弯后的侧视图、局部俯视图及截面图;图15是第四实施例的俯视图及截面图; 图16是第四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7是第四实施例的变形例的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套管卡箍,其特征在于包括:卡箍本体,外侧重叠部和内部重叠部成为相互重叠的环状后,被卷绕在被紧固部件上;耳部,在所述外侧重叠部上设置成立起状,为紧固卡箍本体而进行沿所述卡箍本体的圆周方向的塑性变形;观察确认单元,设 置在所述外侧重叠部上,使其可以从所述外侧重叠部的外侧观察所述内侧重叠部;以及标识单元,与所述观察确认单元对应地设置在所述外侧重叠部和所述内侧重叠部上,可观察确认由于向所述耳部的塑性变形而产生的卡箍本体的紧固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荻野隆司右田敏也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