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的曳引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87726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的曳引驱动系统,包括:机架,固接于所述机架上方的曳引机构,以及设于所述机架下方的轿厢及对重块;其中,所述曳引机构上端固接有曳引轮,所述轿厢上端固接有第一返绳轮,所述对重块上端固接有第二返绳轮,所述曳引轮、所述第一返绳轮及所述第二返绳轮之间通过曳引带相互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化,使电梯机房的高度大大降低,从而降低建筑成本,节约资源;消除了其轴承带来的机械效能损耗,提高电梯的传动效率,降低电梯能耗使电梯达到节能减排、降低电梯运行维护成本的目的的有益效果。

A Traction Drive System for Elevato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的曳引驱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曳引式电梯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的曳引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电梯是指依靠动力驱动、利用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乘客(载货、病床、杂物、液压)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超高型建筑开始屹立于城市中心,许多城市都在往垂直城市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物里都配置电梯。然而,楼层越多,电梯的能耗就越大,电梯作为一种“长寿”的能耗产品,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智能、高效、环保将成为未来电梯业的发展趋势和共同目标,绿色节能电梯早已不仅仅是一种概念,而是与建筑商经济利益直接挂钩的重要环节,因此对于电梯节能的要求也就会越来越高。已有技术普遍采用一根或以上的并且横截面形状呈圆形的钢丝绳作为连接轿厢与对重的传动部件,即依靠钢丝绳与曳引轮之间的静摩擦力实现轿厢和对重的上下升降。以单纯的钢丝绳作为传动部件具有经济廉价的长处,但是由于钢丝绳与曳引轮之间的摩擦接触表现为相切接触,因而易产生曳引力不足乃至出现打滑的现象。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的曳引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1),固接于机架(11)上方的曳引机构(14),以及设于机架(11)下方的轿厢(12)及对重块(13);其中,曳引机构(14)上端固接有曳引轮(141),轿厢(12)上端固接有第一返绳轮(121),对重块(13)上端固接有第二返绳轮(131),曳引轮(141)、第一返绳轮(121)及第二返绳轮(131)之间通过曳引带(15)相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的曳引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1),固接于机架(11)上方的曳引机构(14),以及设于机架(11)下方的轿厢(12)及对重块(13);其中,曳引机构(14)上端固接有曳引轮(141),轿厢(12)上端固接有第一返绳轮(121),对重块(13)上端固接有第二返绳轮(131),曳引轮(141)、第一返绳轮(121)及第二返绳轮(131)之间通过曳引带(15)相互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曳引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曳引带(15)的一端固接于机架(11)左侧,且向下延伸并绕进第一返绳轮(121)的下方,经第一反绳轮(121)绕出后向上延伸并绕进曳引轮(141),经曳引轮(141)绕出后向下延伸并绕进第二返绳轮(131)的下方,经第二返绳轮(131)绕出的向上延伸后固定于机架(11)右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的曳引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一返绳轮(121)一侧的曳引带(15)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所述夹角α的大小为0~45°。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纪华杨庆华吴阿二杨晨王霞丽
申请(专利权)人:波士顿电梯湖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