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长福专利>正文

电站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供油装置的吸湿型空气滤清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87409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站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供油装置的吸湿型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中、下三部分,其中:    上部包括滤粒腔体(5)、上模阀室(32)、模阀(27),其中:滤粒腔体(5)中有两层滤网,一层是上粗滤网(1),另一层是上精滤网(33);滤粒腔体(5)与上模阀室(32)为固定连接,上模阀室(32)腔内装有模阀(27),用模阀芯杆(28)定位;    中部包括吸附筒体(31)、阻流板(29)、吸附剂层(34)、支撑柱(30)及连接上下两部分的螺柱,其中:吸附筒体(31)为透明有机玻璃体,可直观地观察到吸附剂的变化状态,支撑柱(30)下端固定连接于下模阀室(14)的中心,阻流板(29)与支撑柱(30)上端固定连接;    下部包括下精滤网(9)、下模阀室(14)、连接腔体(13)、主腔体(16)、排气阀座(26)、排气阀芯(23)、弹簧(22)及连接座(18),其中:下精滤网(9)安装在下模阀室(14)上表面,紧贴在吸附剂层(34)下部;连接腔体(13)分别与上部的下模阀室(14)和下部的主腔体(16)配合并固定连接;连接腔体(13)内装有模阀(27),用模阀芯杆(28)定位;主腔体(16)内装有排气阀座(26)、排气阀芯(23)和弹簧(22),排气阀座(26)与排气阀芯(23)之间由导轨连接,相互可自由滑动,弹簧力作用在排气阀芯(23)上;连接座(18)与主腔体(16)下部固定纹连接,提供与电站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供油装置的接口。(*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站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简称EH系统)中,装于EH系统供油装置上,代替原有普通型空气滤清器,以实现防止外界污染侵入抗燃油。
技术介绍
EH系统工作原理与通常的液压系统有着很大的区别,抗燃油的水解安定性也特别差。从国内电站大部分机组的运行情况来看,机组改造后2~3年抗燃油就因侵入水分造成水解劣化、酸值升高。1、现有EH供油装置上安装的是传统型空气滤清器,过滤精度低,无除水功能;不能满足EH系统快关大回油(即油箱大排气)的特殊要求;一旦系统中蓄能器皮囊破裂,气体将反冲进EH供油装置油箱内,导致油箱变形、甚至破裂,乃至停机的严重后果。2、一些国内和国外产品,虽然有的也具有除湿作用,由于其原理和结构的局限性,只能应用在一般性液压系统中,但却不适用于有着特殊要求的EH系统,原因如下由于结构方面的因素,除湿介质很快饱和而失效;因其不了解EH系统的工作特点和设计参数,导致其不能满足EH系统的快关大排油要求;多半为一次性使用,维护费用大;无法准确地判断产品是否失效。外界湿空气侵入EH抗燃油中,将造成抗燃油水解劣化、酸值升高,引起伺服阀及其它阀门和运动副的粘滞、磨损、腐蚀、甚至卡涩,从而给机组正常运行带来危害。(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满足EH伺服机构快关大排油的功能,保证机组安全运行的可靠性的用于电站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供油装置的吸湿型空气滤清器。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电站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供油装置的吸湿型空气滤清器,其特点是,它包括上、中、下三部分,其中上部包括滤粒腔体、上模阀室、模阀,其中滤粒腔体中有两层滤网,一层是上粗滤网,另一层是上精滤网;滤粒腔体与上模阀室为固定连接,上模阀室腔内装有模阀,用模阀芯杆定位;中部包括吸附筒体、阻流板、吸附剂层、支撑柱及连接上下两部分的螺柱,其中吸附筒体为透明有机玻璃体,可直观地观察到吸附剂的变化状态,支撑柱下端固定连接于下模阀室的中心,阻流板与支撑柱上端固定连接;下部包括下精滤网、下模阀室、连接腔体、主腔体、排气阀座、排气阀芯、弹簧及连接座,其中下精滤网安装在下模阀室上表面,紧贴在吸附剂层下部;连接腔体分别与上部的下模阀室和下部的主腔体配合并固定连接;连接腔体内装有模阀,用模阀芯杆定位;主腔体内装有排气阀座、排气阀芯和弹簧,排气阀座与排气阀芯之间由导轨连接,相互可自由滑动,弹簧力作用在排气阀芯上;连接座与主腔体下部固定纹连接,提供与电站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供油装置的接口。本技术是根据EH系统的设计参数而设计,经大量测试表明,本装置过滤精度高、除湿效果好,同时满足了EH快关大排油的特殊性,实现了防止因外界污染物进入EH供油装置而使抗燃油遭受污染的目的,保证了EH系统正常工作;同时由于采用先进的原理和结构,实现了EH系统快关大回油时油箱的无阻排气,保证了机组运行的安全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即用于电站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供油装置的吸湿型空气滤清器,整体为筒状,分上、中、下三部分结构。1、上部分有滤粒腔体5、上模阀室32、模阀27。其中;滤粒腔体5中有两种滤网,一种是上粗滤网1,另一种是上精滤网33;滤粒腔体5与上模阀室32为螺纹连接,上模阀室32腔内装有模阀27,用模阀芯杆28定位。2、中部有吸附筒体31、阻流板29、吸附剂层34、支撑柱30及连接上下两部分的螺柱。吸附筒体31为透明有机玻璃体,可直观地观察到吸附剂的变化状态。支撑柱30下端螺纹旋入下模阀室14中心并用螺母锁紧,阻流板29旋在支撑柱30上端并用螺母锁紧。3、下部有下精滤网9、下模阀室14、连接腔体13、主腔体16、排气阀座26、排气阀芯23、弹簧22及连接座18所组成。下精滤网9安装在下模阀室14上表面,紧贴在吸附剂层34下部;连接腔体13分别与上部的下模阀室14和下部的主腔体16配合并用螺钉紧固连接。连接腔体13内装有模阀27,用模阀芯杆28定位;主腔体16内装有排气阀座26、排气阀芯23和弹簧22,排气阀座26与排气阀芯23之间由导轨连接,相互可自由滑动,弹簧力作用在排气阀芯23上;连接座18与主腔体16下部螺纹连接,提供EH供油装置接口。权利要求1.一种电站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供油装置的吸湿型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中、下三部分,其中上部包括滤粒腔体(5)、上模阀室(32)、模阀(27),其中滤粒腔体(5)中有两层滤网,一层是上粗滤网(1),另一层是上精滤网(33);滤粒腔体(5)与上模阀室(32)为固定连接,上模阀室(32)腔内装有模阀(27),用模阀芯杆(28)定位;中部包括吸附筒体(31)、阻流板(29)、吸附剂层(34)、支撑柱(30)及连接上下两部分的螺柱,其中吸附筒体(31)为透明有机玻璃体,可直观地观察到吸附剂的变化状态,支撑柱(30)下端固定连接于下模阀室(14)的中心,阻流板(29)与支撑柱(30)上端固定连接;下部包括下精滤网(9)、下模阀室(14)、连接腔体(13)、主腔体(16)、排气阀座(26)、排气阀芯(23)、弹簧(22)及连接座(18),其中下精滤网(9)安装在下模阀室(14)上表面,紧贴在吸附剂层(34)下部;连接腔体(13)分别与上部的下模阀室(14)和下部的主腔体(16)配合并固定连接;连接腔体(13)内装有模阀(27),用模阀芯杆(28)定位;主腔体(16)内装有排气阀座(26)、排气阀芯(23)和弹簧(22),排气阀座(26)与排气阀芯(23)之间由导轨连接,相互可自由滑动,弹簧力作用在排气阀芯(23)上;连接座(18)与主腔体(16)下部固定纹连接,提供与电站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供油装置的接口。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电站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供油装置的吸湿型空气滤清器,包括上、中、下三部分。上部包括滤粒腔体(5)、上模阀室(32)、模阀(27),中部包括吸附筒体(31)、阻流板(29)、吸附剂层(34)、支撑柱(30)及连接上下两部分的螺柱。下部包括下精滤网(9)、下模阀室(14)、连接腔体(13)、主腔体(16)、排气阀座(26)、排气阀芯(23)、弹簧(22)及连接座(18)。本技术过滤精度高、除湿效果好,同时满足了EH快关大排油的特殊性,实现了防止因外界污染物进入EH供油装置而使抗燃油遭受污染的目的,保证了EH系统正常工作;同时由于采用先进的原理和结构,实现了EH系统快关大回油时油箱的无阻排气,保证了机组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文档编号F15B21/00GK2651493SQ0325544公开日2004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9日专利技术者宋长福 申请人:宋长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长福
申请(专利权)人:宋长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