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晶体管结构及像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6471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膜晶体管结构及像素结构。薄膜晶体管结构包含栅极、第一金属垫、第二金属垫、栅极绝缘层、半导体通道层、第一半导体垫、第二半导体垫、源极、漏极、第三金属垫以及第四金属垫。第一金属垫和第二金属垫分别位于栅极的相对两侧。栅极绝缘层覆盖栅极、第一金属垫和第二金属垫。半导体通道层设置于栅极和栅极绝缘层上方。第一半导体垫和第二半导体垫分别位于半导体通道层的相对两侧且分别位于第一金属垫和第二金属垫上。源极和漏极设置于半导体通道层上。第三金属垫和第四金属垫分别设置于第一半导体垫和第二半导体垫上。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薄膜晶体管结构,可以避免后续工艺因组立偏移造成间隙物滑落进而影响显示品质。

Thin Film Transistor Structure and Pixel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膜晶体管结构及像素结构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薄膜晶体管结构及像素结构。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面板通常是由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ThinFilmTransistorArraySubstrate,TFTarraysubstrate)与彩色滤光基板(ColorFiltersubstrate,CFsubstrate)所组成。为了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与彩色滤光基板之间填入液晶层(liquidcrystallayer),而必须利用间隙物(spacer)使两基板之间能维持一定的间隙。通常间隙物是设置在彩色滤光基板上,其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抵接。然而,液晶显示面板在组立的过程中,因公差而使得间隙物在组立中产生偏移,所以间隙物容易因薄膜晶体管本身的高低差问题而有滑落的风险。因此,两基板之间的间隙将会不均匀,进而造成面板显示不良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晶体管结构及像素结构,其无须额外的光罩成本和额外的工艺,且不影响薄膜晶体管的通道长度及宽度,并可以避免后续工艺因组立偏移造成间隙物滑落进而影响显示品质。本技术提供一种薄膜晶体管结构,其包含栅极、第一金属垫、第二金属垫、栅极绝缘层、半导体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膜晶体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栅极;第一金属垫和第二金属垫,分别位于所述栅极的相对两侧;栅极绝缘层,覆盖所述栅极、所述第一金属垫和所述第二金属垫;半导体通道层,设置于所述栅极和所述栅极绝缘层上方;第一半导体垫和第二半导体垫,分别位于所述半导体通道层的相对两侧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垫和所述第二金属垫上;源极和漏极,设置于所述半导体通道层上;以及第三金属垫和第四金属垫,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半导体垫和所述第二半导体垫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晶体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栅极;第一金属垫和第二金属垫,分别位于所述栅极的相对两侧;栅极绝缘层,覆盖所述栅极、所述第一金属垫和所述第二金属垫;半导体通道层,设置于所述栅极和所述栅极绝缘层上方;第一半导体垫和第二半导体垫,分别位于所述半导体通道层的相对两侧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垫和所述第二金属垫上;源极和漏极,设置于所述半导体通道层上;以及第三金属垫和第四金属垫,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半导体垫和所述第二半导体垫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垫、所述第二金属垫和所述栅极位于同一平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导体垫、所述第二半导体垫和所述半导体通道层位于同一平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金属垫、所述第四金属垫和所述漏极位于同一平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与所述第一金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彦文许翼材王文哲张原豪王文铨张少伦
申请(专利权)人: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