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头芯棒生产加工用辅助推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5299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件加工设备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弯头芯棒生产加工用辅助推制设备,其可以调节芯棒的高度,调节芯棒至最佳的加工位置;并且可以固定多种尺寸的弯头芯棒;包括操作台、液压缸、支撑板、推车、管坯、芯棒和固定夹,支撑板的底端与操作台的顶端的右侧连接,支撑板的中部设置有穿插口;还包括支撑块、两组滑杆、螺纹转杆、连接板、升降板和操作环,支撑块的底端与操作台的顶端的左侧连接,支撑块的中部设置有转动槽;还包括挑杆、螺纹环、调节螺丝、转动把手、两组支撑杆、活动环、悬挂板和四组挤压夹,挑杆的左端与升降板的右端中部连接,螺纹环的左端与挑杆的右端连接,螺纹环的顶端贯穿设置有螺纹孔。

An Assistant Pushing Equipment for Elbow Mandrel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弯头芯棒生产加工用辅助推制设备
本技术涉及管件加工设备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弯头芯棒生产加工用辅助推制设备。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推制机是一个牛角状芯头或芯棒,芯棒由细变粗,推制弯头过程是一个扩径带弯曲的过程,弯头芯棒生产加工用辅助推制设备是一种在推制机将管坯加工成弯头的过程中,用于完善推制机功能性的装置,其在管件加工设备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弯头芯棒生产加工用辅助推制设备包括操作台、液压缸、支撑板、推车、管坯、芯棒和固定夹,所述支撑板的底端与操作台的顶端的右侧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中部设置有穿插口,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自支撑板的右侧穿过穿插口并且伸出至支撑板的左侧,所述液压缸的缸体的左端与支撑板的右侧壁连接,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与推车的右侧壁连接,所述推车的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滚轮,所述推车通过四组滚轮与操作台的顶端转动接触,所述推车左侧设置有放置槽,所述管坯卡装在放置槽内,所述管坯设置有穿透腔,所述穿透腔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连通设置有左调节口和右调节口,所述固定夹的底端与操作台的顶端左侧连接,所述芯棒的顶端与固定夹固定卡装,所述芯棒的右下端自穿透腔的左侧穿过左调节口并且伸入至穿透腔内部;现有的弯头芯棒生产加工用辅助推制设备使用时,首先在市场上购买来液压缸,然后将液压缸安装在支撑板上并且将液压缸的输出端与推车连接,之后将需要加工的管坯放置在推车的放置槽内,然后固定好芯棒并且将芯棒的右端伸入到管坯的穿透腔内,最后启动液压缸对管坯进行加工即可;现有的弯头芯棒生产加工用辅助推制设备使用中发现,首先固定芯棒的固定夹的高度时固定的不可调节,因而无法保证芯棒能够调整至最佳的加工位置,从而导致使用局限性较高;并且芯棒固定夹的尺寸不可调节,对于芯棒的尺寸有较高的要求,无法满足多种尺寸弯头芯棒的夹放,从而使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首先可以调节芯棒的高度,调节芯棒至最佳的加工位置,降低使用局限性;并且可以固定多种尺寸的弯头芯棒,从而提高实用性的弯头芯棒生产加工用辅助推制设备。本技术的一种弯头芯棒生产加工用辅助推制设备,包括操作台、液压缸、支撑板、推车、管坯、芯棒和固定夹,所述支撑板的底端与操作台的顶端的右侧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中部设置有穿插口,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自支撑板的右侧穿过穿插口并且伸出至支撑板的左侧,所述液压缸的缸体的左端与支撑板的右侧壁连接,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与推车的右侧壁连接,所述推车的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滚轮,所述推车通过四组滚轮与操作台的顶端转动接触,所述推车左侧设置有放置槽,所述管坯卡装在放置槽内,所述管坯设置有穿透腔,所述穿透腔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连通设置有左调节口和右调节口,所述固定夹的底端与操作台的顶端左侧连接,所述芯棒的顶端与固定夹固定卡装,所述芯棒的右下端自穿透腔的左侧穿过左调节口并且伸入至穿透腔内部;还包括支撑块、两组滑杆、螺纹转杆、连接板、升降板和操作环,所述支撑块的底端与操作台的顶端的左侧连接,所述支撑块的中部设置有转动槽,所述两组滑杆的底端分别与支撑块顶端的前侧和后侧连接,所述两组滑杆的顶端分别与连接板的底端的前侧和后侧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中部下侧设置有支撑槽,所述螺纹转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两组转动片,所述两组转动片分别与转动槽和支撑槽转动卡装,所述升降板的顶端前侧和后侧分别贯穿设置有两组滑动孔,所述升降板通过两组滑动孔分别与两组滑杆滑动套装,所述升降板的顶端中部贯穿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升降板通过螺纹孔与螺纹转杆活动螺装,所述螺纹转杆的下侧与操作环固定套装;还包括挑杆、螺纹环、调节螺丝、转动把手、两组支撑杆、活动环、悬挂板和四组挤压夹,所述挑杆的左端与升降板的右端中部连接,所述螺纹环的左端与挑杆的右端连接,所述螺纹环的顶端贯穿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调节螺丝的底端自螺纹环的顶端螺接穿过螺纹孔并且伸出至螺纹环的下侧,所述两组支撑杆的顶端分别与螺纹环的底端的左侧和右侧连接,所述两组支撑杆的底端分别与悬挂板的顶端的左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所述调节螺丝的右端与转动把手的左端连接,所述调节螺丝的底端设置有卡装片,所述活动环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槽,所述卡装片与旋转槽转动卡装,所述活动环的外圆周侧壁的前端、后端、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四组连接片,所述四组挤压夹的顶端分别与四组连接片活动铆接,所述四组挤压夹的内侧壁中部分别设置有四组连接杆,所述悬挂板的前端、后端、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四组支撑片,所述四组连接杆分别与四组支撑片活动铆接,所述四组挤压夹的固定端分别与芯棒的顶端的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紧贴。本技术的一种弯头芯棒生产加工用辅助推制设备,还包括防护杆,所述防护杆的底端右侧壁与操作台的左侧壁中上侧连接,所述防护杆的顶端的右侧壁与连接板的左端中部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弯头芯棒生产加工用辅助推制设备,还包括防滑皮套,所述防滑皮套与操作环的外圆周壁中部固定套装。本技术的一种弯头芯棒生产加工用辅助推制设备,还包括升降提手,所述升降提手设置有两组支腿,所述两组支腿的右端分别与升降板的左端的前侧和后侧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弯头芯棒生产加工用辅助推制设备,还包括四组支架和四组防滑垫,所述四组支架的顶端分别与操作台的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所述四组支架的底端分别与四组防滑垫的顶端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弯头芯棒生产加工用辅助推制设备,还包括四组紧固垫,所述四组紧固垫分别与四组挤压夹的固定端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弯头芯棒生产加工用辅助推制设备,还包括挂钩和清扫刷,所述挂钩的固定端与操作台的右侧壁的上侧连接,所述清扫刷的手持端设置有绳圈,所述清扫刷通过绳圈与挂钩挂装。本技术的一种弯头芯棒生产加工用辅助推制设备,还包括防护把套,所述防护把套与升降提手的手持杆套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首先转动操作环带动螺纹转杆在支撑块和连接板之间转动,此时升降板通过螺纹孔便随螺纹转杆的转动而移动,从而实现了升降板的高度的调节,因而升降板便能带动芯棒至最佳的位置,降低了使用局限性;并且我们在固定芯棒的时候可以先通过转动把手使调节螺丝旋松,这时活动环对四组挤压夹没有了向上的拉力,从而四组挤压夹的固定端可以张开更大的开口,这时我们将芯棒的顶端放置在四组挤压夹的固定端内,并且使芯棒的顶端与悬挂板的底端紧贴,然后我们通过转动把手旋紧调节螺丝,这时活动环继续向上拉动四组挤压夹的顶端,从而四组挤压夹分别绕着与悬挂板的连接点转动使四组挤压夹的固定端将芯棒的顶部圆周侧壁夹紧,从而实现了对多种尺寸的芯棒的夹放,增强了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升降板和螺纹转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操作台;2、液压缸;3、支撑板;4、推车;5、管坯;6、芯棒;7、滚轮;8、支撑块;9、两组滑杆;10、螺纹转杆;11、连接板;12、升降板;13、操作环;14、挑杆;15、螺纹环;16、调节螺丝;17、转动把手;18、两组支撑杆;19、活动环;20、悬挂板;21、四组挤压夹;22、防护杆;23、防滑皮套;24、升降提手;25、四组支架;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弯头芯棒生产加工用辅助推制设备,包括操作台(1)、液压缸(2)、支撑板(3)、推车(4)、管坯(5)、芯棒(6)和固定夹,所述支撑板(3)的底端与操作台(1)的顶端的右侧连接,所述支撑板(3)的中部设置有穿插口,所述液压缸(2)的输出端自支撑板(3)的右侧穿过穿插口并且伸出至支撑板(3)的左侧,所述液压缸(2)的缸体的左端与支撑板(3)的右侧壁连接,所述液压缸(2)的输出端与推车(4)的右侧壁连接,所述推车(4)的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滚轮(7),所述推车(4)通过四组滚轮(7)与操作台(1)的顶端转动接触,所述推车(4)左侧设置有放置槽,所述管坯(5)卡装在放置槽内,所述管坯(5)设置有穿透腔,所述穿透腔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连通设置有左调节口和右调节口,所述固定夹的底端与操作台(1)的顶端左侧连接,所述芯棒(6)的顶端与固定夹固定卡装,所述芯棒(6)的右下端自穿透腔的左侧穿过左调节口并且伸入至穿透腔内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块(8)、两组滑杆(9)、螺纹转杆(10)、连接板(11)、升降板(12)和操作环(13),所述支撑块(8)的底端与操作台(1)的顶端的左侧连接,所述支撑块(8)的中部设置有转动槽,所述两组滑杆(9)的底端分别与支撑块(8)顶端的前侧和后侧连接,所述两组滑杆(9)的顶端分别与连接板(11)的底端的前侧和后侧连接,所述连接板(11)的中部下侧设置有支撑槽,所述螺纹转杆(10)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两组转动片,所述两组转动片分别与转动槽和支撑槽转动卡装,所述升降板(12)的顶端前侧和后侧分别贯穿设置有两组滑动孔,所述升降板(12)通过两组滑动孔分别与两组滑杆(9)滑动套装,所述升降板(12)的顶端中部贯穿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升降板(12)通过螺纹孔与螺纹转杆(10)活动螺装,所述螺纹转杆(10)的下侧与操作环(13)固定套装;还包括挑杆(14)、螺纹环(15)、调节螺丝(16)、转动把手(17)、两组支撑杆(18)、活动环(19)、悬挂板(20)和四组挤压夹(21),所述挑杆(14)的左端与升降板(12)的右端中部连接,所述螺纹环(15)的左端与挑杆(14)的右端连接,所述螺纹环(15)的顶端贯穿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调节螺丝(16)的底端自螺纹环(15)的顶端螺接穿过螺纹孔并且伸出至螺纹环(15)的下侧,所述两组支撑杆(18)的顶端分别与螺纹环(15)的底端的左侧和右侧连接,所述两组支撑杆(18)的底端分别与悬挂板(20)的顶端的左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所述调节螺丝(16)的右端与转动把手(17)的左端连接,所述调节螺丝(16)的底端设置有卡装片,所述活动环(19)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槽,所述卡装片与旋转槽转动卡装,所述活动环(19)的外圆周侧壁的前端、后端、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四组连接片,所述四组挤压夹(21)的顶端分别与四组连接片活动铆接,所述四组挤压夹(21)的内侧壁中部分别设置有四组连接杆,所述悬挂板(20)的前端、后端、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四组支撑片,所述四组连接杆分别与四组支撑片活动铆接,所述四组挤压夹(21)的固定端分别与芯棒(6)的顶端的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紧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头芯棒生产加工用辅助推制设备,包括操作台(1)、液压缸(2)、支撑板(3)、推车(4)、管坯(5)、芯棒(6)和固定夹,所述支撑板(3)的底端与操作台(1)的顶端的右侧连接,所述支撑板(3)的中部设置有穿插口,所述液压缸(2)的输出端自支撑板(3)的右侧穿过穿插口并且伸出至支撑板(3)的左侧,所述液压缸(2)的缸体的左端与支撑板(3)的右侧壁连接,所述液压缸(2)的输出端与推车(4)的右侧壁连接,所述推车(4)的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滚轮(7),所述推车(4)通过四组滚轮(7)与操作台(1)的顶端转动接触,所述推车(4)左侧设置有放置槽,所述管坯(5)卡装在放置槽内,所述管坯(5)设置有穿透腔,所述穿透腔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连通设置有左调节口和右调节口,所述固定夹的底端与操作台(1)的顶端左侧连接,所述芯棒(6)的顶端与固定夹固定卡装,所述芯棒(6)的右下端自穿透腔的左侧穿过左调节口并且伸入至穿透腔内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块(8)、两组滑杆(9)、螺纹转杆(10)、连接板(11)、升降板(12)和操作环(13),所述支撑块(8)的底端与操作台(1)的顶端的左侧连接,所述支撑块(8)的中部设置有转动槽,所述两组滑杆(9)的底端分别与支撑块(8)顶端的前侧和后侧连接,所述两组滑杆(9)的顶端分别与连接板(11)的底端的前侧和后侧连接,所述连接板(11)的中部下侧设置有支撑槽,所述螺纹转杆(10)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两组转动片,所述两组转动片分别与转动槽和支撑槽转动卡装,所述升降板(12)的顶端前侧和后侧分别贯穿设置有两组滑动孔,所述升降板(12)通过两组滑动孔分别与两组滑杆(9)滑动套装,所述升降板(12)的顶端中部贯穿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升降板(12)通过螺纹孔与螺纹转杆(10)活动螺装,所述螺纹转杆(10)的下侧与操作环(13)固定套装;还包括挑杆(14)、螺纹环(15)、调节螺丝(16)、转动把手(17)、两组支撑杆(18)、活动环(19)、悬挂板(20)和四组挤压夹(21),所述挑杆(14)的左端与升降板(12)的右端中部连接,所述螺纹环(15)的左端与挑杆(14)的右端连接,所述螺纹环(15)的顶端贯穿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调节螺丝(16)的底端自螺纹环(15)的顶端螺接穿过螺纹孔并且伸出至螺纹环(15)的下侧,所述两组支撑杆(18)的顶端分别与螺纹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万林高砚松高文兴高峰于敏英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亚都管道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