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制不锈钢U形管内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7138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7 1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是弯制不锈钢U形管内撑装置。在直管内中部设置有曲段内撑装置、两端设置有直段内撑装置,直管两端口设有封板,绳索穿过直管内腔连接在封板外;曲段内撑装置与直段内撑装置均由分段式连接的切块组成,切块为轴向矩形的实体,每个切块由非等分的三块楔块,上楔块、中楔块和下楔块组成,三块楔块相互接触面为斜面;每个楔块的轴向方向上设有矩形锥度的导向槽或导轨,下楔块在其锥度小端设有挡肩,上表面设有导轨;中楔块上表面设有导轨,下表面设有导向槽,径向上两侧设有装卸扣连接绳索;上楔块的下表面设有导向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三个楔块组成的切块用绳索将其连接在一起,为弯制成型提供刚性支撑。适宜作为弯制不锈钢U形管内撑装置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弯制不锈钢U形管内撑装置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是机械领域的弯管装置,主要应用于弯制大口径厚壁管。具体地说是弯制不锈钢U形管内撑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大口径厚壁不锈钢U形管的弯制成型,通常使用砂芯作为管件的填充物。虽然方便装卸,但刚性的先天不足直接导致U形管的椭圆度超标,而不得不进行二次的椭圆度校正。但在校正椭圆度的同时,弯制的角度也将随之发生变化,从而造成管件角度和椭圆度的不断交替变化,给U形管的成型带来很大的困难。而使用刚性内撑装置可以很好的实现的大口径厚壁U形管的成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厚壁不锈钢U形管弯制成型椭圆度超标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弯制不锈钢U形管内撑装置。该装置通过由三个楔块组成的切块分段式设置在不锈钢直管内,并用绳索连接在一起作为弯制成型的内撑装置,为管件弯曲变形时提供径向的刚性支撑,解决不锈钢U形管弯制成型椭圆度超标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在直管内中部设置有曲段内撑装置、两端设置有直段内撑装置,直管两端口设有封板,绳索穿过直管内腔连接在封板外;曲段内撑装置与直段内撑装置均由分段式连接的切块组成,切块为轴向矩形的实体,每个切块由非等分的三块楔块,上楔块、中楔块和下楔块组成,三块楔块相互接触面为斜面;每个楔块的轴向方向上设有矩形锥度的导向槽或导轨,下楔块在其锥度小端设有挡肩,上表面设有导轨;中楔块上表面设有导轨,下表面设有导向槽,径向上两侧设有装卸扣连接绳索;上楔块的下表面设有导向槽。积极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由三个楔块组成的轴向近似为矩形的实体切块分段式设置在不锈钢直管内,并用绳索将其连接在一起,作为弯制U形管的内撑装置,为弯制成型提供刚性支撑,防止管件在成型过程中发生塌陷及椭圆度超标,以及实现可装卸的目的。适宜作为弯制不锈钢U形管内撑装置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内撑装置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内撑装置切块轴向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内撑装置切块径向示意图。图中,1.直管,2.曲段内撑装置,2.1.直段内撑装置,3.封板,4.绳索,5.切块,5.1.上楔块,5.2.中楔块,5.3.下楔块,5.4.导轨,5.5.导向槽,5.6.挡肩,5.7.斜面,5.8.装卸扣。具体实施方式据图所示,在直管1内中部设置有曲段内撑装置2、两端设置有直段内撑装置2.1,直管两端口设有封板3,绳索4穿过直管内腔连接在封板外;曲段内撑装置与直段内撑装置均由分段式连接的切块5组成,切块为轴向矩形的实体,每个切块由非等分的三块楔块,上楔块5.1、中楔块5.2和下楔块5.3组成,三块楔块相互接触面为斜面5.7;每个楔块的轴向方向上设有矩形锥度的导向槽5.5或导轨5.4,下楔块在其锥度小端设有挡肩5.6,上表面设有导轨;中楔块上表面设有导轨,下表面设有导向槽,径向上两侧设有装卸扣5.8连接绳索;上楔块的下表面设有导向槽。所述切块由三块楔块组成,在安装时叠落成一个整体,上楔块、中楔块和下楔块接触面上的导向槽和导轨对其径向定位,轴向保持上楔块和中楔块的自由度,方便管件弯制成型后取出。所述直段内撑装置中三块楔块相互接触的斜面转变为直面。所述直管为不锈钢管。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内撑装置分为直段内撑装置和曲段内撑装置,直管的中段设置曲段内撑装置,直管的两端设置直段内撑装置。内撑装置均为分段式结构,轴向为矩形的切块实体,且每个矩形的切块实体由非等分的三块楔块实体组成,三块楔块实体的结合面为斜面,轴向方向上有导轨在导向槽以限制楔块的滑动方向,导向槽设有锥度,其小尺寸端设有挡肩,每组切块中的外侧楔块的挡肩相对,使得穿过三块楔块的导轨始终在导向槽内。曲段内撑装置安装在直管状态下的弯曲成型部位,楔块斜面接触形成曲率,为管件在弯制成型时提供径向的刚性支撑,以防止管件在曲变形时,管件的径向塌陷。直段内撑装置安装在直管状态下的直段部位,其切块中三块楔块接触面为直面,在成型时提供径向的刚性支撑,防止管件在弯制操作时,直段部分发生变形。每块楔块的径向设有装卸扣连接绳索,使得操作人员无需进入管径内部进行拆卸操作,在管件外部就可将内撑装置顺利取出,完成弯制成型后的拆卸。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安装:1、测量管件及弯制内撑装置的尺寸,计算出直段内撑和曲段内撑的位置,确定内撑装置的位置;2、将绳索一端固定到每块楔块上,在安装每组切块后,将绳索的另一端延伸到管件端口外;3、将内撑装置分段依次装入直管中,并采用封板将直管的端头堵实、焊牢,同时确保绳索均在直管的两端口外。拆卸:1、管件弯制完后,使用碳弧气刨机将封头拆掉;2、拉紧绳索将楔块拉出,依次取出每组内撑装置,直到全部取出。本专利技术的特点:由于楔块采用刚性材料,组成的内撑装置为U形管成型提供刚性支撑,能够防止管件在成型过程中发生塌陷及椭圆度超标。由于楔块之间采用绳索连接在一起,能够实现装卸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弯制不锈钢U形管内撑装置,其特征是:在直管(1)内中部设置有曲段内撑装置(2)、两端设置有直段内撑装置(2.1),直管两端口设有封板(3),绳索(4)穿过直管内腔连接在封板外;曲段内撑装置与直段内撑装置均由分段式连接的切块(5)组成,切块为轴向矩形的实体,每个切块由非等分的三块楔块,上楔块(5.1)、中楔块(5.2)和下楔块(5.3)组成,三块楔块相互接触面为斜面(5.7);每个楔块的轴向方向上设有矩形锥度的导向槽(5.5)或导轨(5.4),下楔块在其锥度小端设有挡肩(5.6),上表面设有导轨;中楔块上表面设有导轨,下表面设有导向槽,径向上两侧设有装卸扣(5.8)连接绳索;上楔块的下表面设有导向槽。

【技术特征摘要】
1.弯制不锈钢U形管内撑装置,其特征是:在直管(1)内中部设置有曲段内撑装置(2)、两端设置有直段内撑装置(2.1),直管两端口设有封板(3),绳索(4)穿过直管内腔连接在封板外;曲段内撑装置与直段内撑装置均由分段式连接的切块(5)组成,切块为轴向矩形的实体,每个切块由非等分的三块楔块,上楔块(5.1)、中楔块(5.2)和下楔块(5.3)组成,三块楔块相互接触面为斜面(5.7);每个楔块的轴向方向上设有矩形锥度的导向槽(5.5)或导轨(5.4),下楔块在其锥度小端设有挡肩(5.6),上表面设有导轨;中楔块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宁乔飞杨涛张莹
申请(专利权)人: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