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成型自动化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0581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玻璃成型自动化生产线,涉及自动化生产线技术领域。包括上下料工作台,设置在上下料工作台一侧的成型机,以及用于成型玻璃工件的模具组件,上下料工作台上设置有:除尘模块用于对模具组件进行除尘;进料模块与成型机的出口连接,用于承接容纳有已加工的玻璃工件的模具组件;出料模块与成型机的进口连接,用于承接容纳有待加工的玻璃工件的模具组件;机械手模块抓取出料模块上的模具组件并移至除尘模块内进行除尘,并将除尘后的模具组件移至进料模块上。该装置可靠性高且安装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玻璃成型自动化生产线,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自动化程度更高、占用空间更小,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

A Glass Forming Automation Product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成型自动化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生产线
,尤其涉及一种玻璃成型自动化生产线。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且美观的玻璃产品的需求更大,如曲面屏手机中2.5D、3D手机屏等。而对玻璃制品的一道重要工序就是热弯成形,普遍采用热弯机实现。与热弯机配合使用的上下料自动化生产线要求具备控制精度高、定位准确等要求,还需要具备自动码料、传送和除尘等功能,对生产线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中的一些玻璃成型自动化生产线,主要采用多组直线模组进行驱动,玻璃在放入模具型腔内时角度不能调整,定位精度不高,玻璃容易与模具型腔边缘搭边,造成热弯成型时玻璃被压碎或者成为不良品;同时还存在自动化程度不高、辅助功能较少和占用空间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玻璃成型自动化生产线,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自动化程度更高、占用空间更小,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璃成型自动化生产线,包括上下料工作台,设置在上下料工作台一侧的成型机,以及用于成型玻璃工件的模具组件,上下料工作台上设置有:除尘模块,其用于对模具组件进行除尘;进料模块,其与成型机的出口连接,用于承接容纳有已加工的玻璃工件的模具组件;出料模块,其与成型机的进口连接,用于承接容纳有待加工的玻璃工件的模具组件;机械手模块,其能抓取出料模块上的模具组件并移至除尘模块内进行除尘,并将除尘后的模具组件移至进料模块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机械手模块包括六轴机器人和连接在六轴机器人输出端的手抓组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手抓组件包括支架、多个卡爪、第一吸盘组件和第二吸盘组件,支架的一端与六轴机器人的输出端连接,支架上远离六轴机器人的一端设置有多个卡爪和第一吸盘组件,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吸盘组件;分别设置与多个卡爪、第一吸盘组件和第二吸盘组件一一对应设置的动力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模具组件包括能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除尘模块对应上模和下模分别设置有上模除尘组件和下模除尘组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下模除尘组件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用于除尘的喷气组件和毛刷组件,外壳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下模的容纳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上下料工作台的底面设置有吸尘罩,上模除尘组件和下模除尘组件均与吸尘罩连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设置在下模除尘组件一侧的翻转模块,翻转模块包括设置在上下料工作台上的翻转支架,翻转支架上设置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上设置有翻转组件,翻转组件上设置有用于夹紧下模的夹紧组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设置在上下料工作台上的上料盒和下料盒,上料盒内存放待加工的玻璃工件,下料盒内存放已加工过的玻璃工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设置在上下料工作台上的定位模块,定位模块用于对待加工的玻璃工件进行定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集尘罩,集尘罩罩设在上下料工作台上,集尘罩上设置有除尘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玻璃成型自动化生产线,通过设置模具组件,将玻璃工件能安装在模具组件内并传送至成型机内进行加工,通过设置机械手模块,能够抓取出料模块上的模具组件并移至除尘模块内进行除尘,能并将除尘后的模具组件移至进料模块上,使得在该玻璃成型自动化生产线中,模具组件可除尘后被循环使用,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保证了产品的精度,生产成本低;相比现有技术中采用多组直线模组进行驱动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各个步骤均共用一个机械手模块进行操作,其自动化程度更高、占用空间更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玻璃成型自动化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玻璃工件与模具组件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上下料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隐去集尘罩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机械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除尘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除尘模块中隐去一侧的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翻转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定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进料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出料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下料工作台;11、上料盒;12、下料盒;13、防尘罩;2、成型机;3、模具组件;31、上模;32、下模;4、除尘模块;41、上模除尘组件;42、下模除尘组件;421、外壳;422、喷气组件;423、毛刷组件;5、进料模块;51、第一夹紧组件;52、第一驱动件;53、第二驱动件;6、出料模块;61、第二夹紧组件;62、第三驱动件;63、第四驱动件;7、机械手模块;71、六轴机器人;72、手抓组件;721、支架;722、卡爪;723、第一吸盘组件;724、第二吸盘组件;8、翻转模块;81、翻转支架;82、升降组件;83、翻转组件;84、夹紧组件;9、定位模块;91、第一定位板;92、第二定位板;10、集尘罩;100、玻璃工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玻璃成型自动化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玻璃工件与模具组件的示意图,从图2可以看出,模具组件3包括能相互配合的上模31和下模32,其中下模32中设置有凹槽,玻璃工件100能容纳在凹槽内,上模31能盖设在下模32上并配合在一起形成模具组件3。综合图1和图2可见,模具组件3是玻璃工件100的成型模具,模具组件3在上下料工作台1中进行配合后,模具组件3内容纳有待加工的玻璃工件100,被送入成型机2进行热压成型;成型完毕后,模具组件3内容纳有已加工的玻璃工件100从成型机2中排出再进入上下料工作台1内。为了方便描述,在附图中标记玻璃工件100,其中玻璃工件100有两种形态的变化,一种是在进入成型机2之前的待加工的玻璃工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成型自动化生产线,包括上下料工作台(1),设置在所述上下料工作台(1)一侧的成型机(2),以及用于成型玻璃工件的模具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料工作台(1)上设置有:除尘模块(4),其用于对所述模具组件(3)进行除尘;进料模块(5),其与所述成型机(2)的出口连接,用于承接容纳有已加工的玻璃工件的模具组件(3);出料模块(6),其与所述成型机(2)的进口连接,用于承接容纳有待加工的玻璃工件的模具组件(3);机械手模块(7),其能抓取所述出料模块(6)上的模具组件(3)并移至所述除尘模块(4)内进行除尘,并将除尘后的模具组件(3)移至所述进料模块(5)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成型自动化生产线,包括上下料工作台(1),设置在所述上下料工作台(1)一侧的成型机(2),以及用于成型玻璃工件的模具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料工作台(1)上设置有:除尘模块(4),其用于对所述模具组件(3)进行除尘;进料模块(5),其与所述成型机(2)的出口连接,用于承接容纳有已加工的玻璃工件的模具组件(3);出料模块(6),其与所述成型机(2)的进口连接,用于承接容纳有待加工的玻璃工件的模具组件(3);机械手模块(7),其能抓取所述出料模块(6)上的模具组件(3)并移至所述除尘模块(4)内进行除尘,并将除尘后的模具组件(3)移至所述进料模块(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成型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模块(7)包括六轴机器人(71)和连接在所述六轴机器人(71)输出端的手抓组件(7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成型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抓组件(72)包括支架(721)、多个卡爪(722)、第一吸盘组件(723)和第二吸盘组件(724),所述支架(721)的一端与所述六轴机器人(7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支架(721)上远离所述六轴机器人(71)的一端设置有多个卡爪(722)和第一吸盘组件(723),所述支架(72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吸盘组件(724);分别设置与所述多个卡爪(722)、所述第一吸盘组件(723)和所述第二吸盘组件(724)一一对应设置的动力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成型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组件(3)包括能相互配合的上模(31)和下模(32);所述除尘模块(4)对应所述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丰礼刘伟华张安平刘国兴于水才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