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成形修边工艺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65200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4 1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成形修边工艺生产线,包括上料框和收料框,其特征是:在所述上料框和收料框之间设置多台压机、上料装置、下料装置和传送装置;所述压机包括由压机立柱连接的上工作台面和下工作台面,上工作台面和下工作台面之间安装热成形冲压模具;所述热成形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上模镶块、下模镶块和下模座,下模镶块固定在下模座上,上模镶块固定在上模座上,工件定位在上模镶块与下模镶块之间,上模镶块下表面形状、下模镶块上表面形状与工件表面形状一致;所述上模镶块的刃口与下模镶块的刃口之间留有刃口间隙,刃口间隙为工件厚度的7%~20%。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冲压力,达到节约投资和提高效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成形修边工艺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成形修边工艺生产线,属于热成形修边模具

技术介绍
汽车硼钢零件作为一系列热成形零件,生产工艺分为成形和淬火冷却2个阶段, 其中:成形阶段需要在高温下由模具冲压成形;淬火冷却阶段需要通过控制一定的冷却速 度,可以发生从奥氏体微观组织向马氏体微观组织的转变,得到极高的强度和硬度:根据硼 钢种类不同,其强度可以达到500?2000MPa。常见热成形后强度达到1500MPa的硼钢化学 成分如表1所示。 表 1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成形修边工艺生产线,包括上料框(4)和收料框(5),其特征是:在所述上料框(4)和收料框(5)之间依次设置2~4台压机(1),在上料框(4)一侧设置上料装置(2),在收料框(5)一侧设置下料装置(3),在两台压机(1)之间设置传送装置(6);所述压机(1)包括上工作台面(1‑1)和下工作台面(1‑2),上工作台面(1‑1)和下工作台面(1‑2)由压机立柱连接,在上工作台面(1‑1)和下工作台面(1‑2)之间安装热成形冲压模具;所述热成形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7‑1)、上模镶块(7‑2)、下模镶块(7‑3)和下模座(7‑4),下模镶块(7‑3)固定在下模座(7‑4)上,上模镶块(7‑2)固定在上模座(7‑1)上,工件(17)定位在上模镶块(7‑2)与下模镶块(7‑3)之间,上模镶块(7‑2)下表面形状、下模镶块(7‑3)上表面形状与工件(17)表面形状一致;所述上模镶块(7‑2)的刃口与下模镶块(7‑3)的刃口之间留有刃口间隙,所述刃口间隙为工件(17)厚度的7%~20%。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热成形修边工艺生产线,包括上料框(4)和收料框(5),其特征是:在所述上料 框(4)和收料框(5)之间依次设置2?4台压机(1),在上料框(4) 一侧设置上料装置(2), 在收料框(5)-侧设置下料装置(3),在两台压机(1)之间设置传送装置(6);所述压机(1) 包括上工作台面(1-1)和下工作台面(1-2),上工作台面(1-1)和下工作台面(1-2)由压机 立柱连接,在上工作台面(1-1)和下工作台面(1-2)之间安装热成形冲压模具;所述热成 形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7-1 )、上模镶块(7-2 )、下模镶块(7-3 )和下模座(7-4),下模镶块 (7-3 )固定在下模座(7-4 )上,上模镶块(7-2 )固定在上模座(7-1)上,工件(17 )定位在上 模镶块(7-2)与下模镶块(7-3)之间,上模镶块(7-2)下表面形状、下模镶块(7-3)上表面 形状与工件(17)表面形状一致;所述上模镶块(7-2)的刃口与下模镶块(7-3)的刃口之间 留有刃口间隙,所述刃口间隙为工件(17)厚度的7%?20%。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成形修边工艺生产线,其特征是:所述压机(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向荣孙财孙大璐陈扬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朗贤汽车组件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