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环线交叉带分拣机及交叉带分拣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80385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7 1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双环线交叉带分拣机及交叉带分拣系统,其中,双环线交叉带分拣机,包括至少一条环形轨道;两组交叉带小车,形成两个并排且可在所述环形轨道上循环转动的输送环线;动力装置,驱动两组交叉带小车沿所述环形轨道移动。本方案设计精巧,结构简单,通过在一条环形轨道内使用两套小车,可以在不增加占地面积的前提下,利用环线内部的空间,增加交叉带小车的数量,使分拣能力翻倍,提高分拣机的使用效率,降低了设备的成本,同时使两个输送环形的交叉带小车之间可以进行包裹的转载,因此能够减少小车的空置率,同时提高上包的灵活性,降低了上包线的布设要求和占用空间。

Double Ring Crossing Band Sorting Machine and Crossing Band Sort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环线交叉带分拣机及交叉带分拣系统
本技术涉及物流分拣设备领域,尤其是双环线交叉带分拣机及交叉带分拣系统。
技术介绍
分拣是将物品按品种、出入库先后顺序、目的地等进行分门别类地堆放的作业。分拣是完善送货、支持送货准备性工作,是不同配送企业在送货时进行竞争和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必然延伸,所以,也可以说分拣是送货向高级形式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提高分拣效率,自动分拣系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的物流配送中心被广泛采用,其中,交叉带式分拣系统,如申请号为201810494195.8所示,其由主驱动带式输送机和载有小型带式输送机的台车(简称“小车”)联接在一起,当“小车”移动到所规定的分拣位置时,转动皮带,完成把商品分拣送出的任务,其虽然极大的提高了分拣效率,但是系统本身需要建设短则40-50米,长则150-200米的机械传输线,并且输送线呈环形水平铺设,占地面积大,环线内部空间没有充分使用,因此对使用场地的要求高且场地利用率低,应用灵活性差。另外,现有的小车驱动方式往往是电机+链轮+链条的方式,一方面,小车需要连接到链条上,增加了组装难度,另一方面,由于链条的节距限制,小车之间的间隙相对较大,导致了小车布设数量的减少;并且,由于动力点的数量有限,为了保证足够的驱动力,链条的长度往往需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而链条长度的限制又给环线的延长带来阻碍,不利于进行线路的扩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双环线交叉带分拣机及交叉带分拣系统。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双环线交叉带分拣机,包括至少一条环形轨道;两组交叉带小车,形成两个并排且可在所述环形轨道上循环转动的输送环线;动力装置,驱动两组交叉带小车沿所述环形轨道移动。优选的,所述的双环线交叉带分拣机中,所述环形轨道呈纵向布置或水平布置。优选的,所述的双环线交叉带分拣机中,所述环形轨道为两个,且具有高度差,每个环形轨道上设置有两组并行的交叉带小车。优选的,所述的双环线交叉带分拣机中,两条输送环线中的交叉带小车一一对应且同步移动。优选的,所述的双环线交叉带分拣机中,并排的两个所述交叉带小车具有共同的可在所述环形轨道上滑动的车架或分别具有可在所述环形轨道上滑动的车架。优选的,所述的双环线交叉带分拣机中,每个所述交叉带小车包括设置于车架上的皮带输送机,所述皮带输送机能够进行双向输送。优选的,所述的双环线交叉带分拣机中,相邻车架通过杆端关节轴承连接。优选的,所述的双环线交叉带分拣机中,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至少设置于每条输送环线的部分所述交叉带小车上的驱动板以及通过电磁推力和/或摩擦力驱动所述驱动板的直线电机或摩擦驱动装置。交叉带分拣系统,包括上述任一的双环线交叉带分拣机,每个输送环线与至少一上包线衔接,所述双环线交叉带分拣机、上包线均连接控制装置。优选的,所述的交叉带分拣系统中,所述上包线的输入端具有包裹定向装置。优选的,所述的交叉带分拣系统中,所述上包线包括动态称重段,所述动态称重段的输送线的辊筒的平衡精度等级不低于G16。优选的,所述的交叉带分拣系统中,所述辊筒的中间区域的壁厚大于其两侧区域的壁厚。优选的,所述的交叉带分拣系统中,所述辊筒的中间区域的直径大于其两侧区域的直径,且两侧区域呈现为外端小,内端大的圆台状。优选的,所述的交叉带分拣系统中,所述辊筒通过外球面带座轴承安装在输送线的支架上,且所述外球面带座轴承反向安装在支架上。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本方案设计精巧,结构简单,通过在一条环形轨道内使用两套小车,可以在不增加占地面积的前提下,利用环线内部的空间,增加交叉带小车的数量,从而增加分拣格口的数量,提高分拣机的使用效率,降低了设备的成本,同时使两个输送环形的交叉带小车之间可以进行包裹的转载,即可根据分拣格口的位置要求,在轨道的内外侧各自上包后,进行包裹在内外侧小车之间的转载,达成进行相应格口滑槽的目的,因此能够减少小车的空置率,同时提高上包的灵活性,降低了上包线的布设要求和占用空间。本方案的双环线交叉带分拣机,具有多种布局和组装形式,应用灵活性强,当采用轨道纵置的方式时,可以充分利用纵向空间,避免现有技术中采用水平布设的方式需要较大的水平空间的问题,对于应用场地的要求大大降低,应用的灵活性增加。本方案采用双层环形轨道的布局方式,能够在不增加占地面积的同时,充分利用纵向空间,进一步增加分拣设备的数量,从而成倍的提高分拣能力,并且供包方式可以采用入口直接供应,可以在同一垂直线上;也可以采用供包机方式供应,具体可以根据高度,差位布置等进行调整,应用灵活性好。本方案采用电磁驱动或摩擦驱动的方式,省去了链条等结构,不需要将交叉带小车与链条连接,组装更加容易,同时,交叉带小车的间距不再受到链条节距的限制,从而能够尽量做到的最小以充分利用环线的空间;并且,直线电机的点位和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添加以增大驱动力,进而能够有效的实现环线的扩充,应用的灵活性更佳。本方案的每个小车仅有一端设置有轮,并且采用杆端关节轴承连接相邻小车,从而使每个小车具有充分的转向自由度,改善了在圆弧区域转向的顺畅性和交叉带小车与轨道的贴合性。在上包线上设置包裹定向装置,能够使包裹以同一的形态输送到交叉带小车上且在交叉带小车保持摆正状态,便于后续的分拣作业。通过改善动态称重段的辊筒的动平衡性能,减弱辊筒高速转动时产生的振动,从而减小输送线产生的振动对传感器测量精度的影响,改进后最终的误差可控制在±30g内,相对与常规的±50-±100的误差范围,称重精度极大的提高。通过对动态称重段的辊筒壁厚的设计,进一步改进辊筒的平衡精度,为称重精度的提高提供了可能。动态称重段的辊筒造型的设计,能够充分利用皮带与辊筒紧贴时的形状特性,避免出现皮带跑偏的问题。动态称重段中的轴承反向安装,一来可以增加设备的美观性,避免出现外凸的问题,同时能够减小同一辊筒连接的两个轴承上的顶丝的距离,以降低顶丝出现松动的风险,进而保证轴与轴承连接的牢固性,降低辊筒出现振动的可能性,有利于减小振动,保证称重精度的实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双环线交叉带分拣机水平布设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双环线交叉带分拣机纵向布置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交叉带小车和环形轨道的组装状态示意图(一个支架上安装一个皮带输送机);图4是本技术的交叉带小车的俯视图(一个支架上安装一个皮带输送机);图5、图6是本技术的交叉带小车的两侧视图(一个支架上安装一个皮带输送机);图7是图2中B区域的放大图;图8是本技术的双层双环线交叉带分拣机的示意图(一个支架上安装两个皮带输送机);图9是本技术的交叉带分拣系统的俯视图;图10是图9中A区域的放大图;图11是本技术的上包线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的动态称重段的侧视图;图13是本技术的动态称重段中的辊筒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的动态称重段中的外球面带座轴承与辊筒安装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在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环线交叉带分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条环形轨道(1);两组交叉带小车(2),形成两个并排且可在所述环形轨道(1)上循环转动的输送环线;动力装置(3),驱动两组交叉带小车(2)沿所述环形轨道(1)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双环线交叉带分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条环形轨道(1);两组交叉带小车(2),形成两个并排且可在所述环形轨道(1)上循环转动的输送环线;动力装置(3),驱动两组交叉带小车(2)沿所述环形轨道(1)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环线交叉带分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轨道(1)呈纵向布置或水平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环线交叉带分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轨道(1)为两个,且具有高度差,每个环形轨道(1)上设置有两组并行的交叉带小车(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环线交叉带分拣机,其特征在于:两条输送环线中的交叉带小车(2)一一对应且同步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环线交叉带分拣机,其特征在于:并排的两个所述交叉带小车(2)具有共同的可在所述环形轨道上滑动的车架(21)或分别具有可在所述环形轨道(1)上滑动的车架(2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环线交叉带分拣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交叉带小车(2)包括设置于车架(21)上的皮带输送机(23),所述皮带输送机(23)能够进行双向输送。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环线交叉带分拣机,其特征在于:相邻车架(21)通过杆端关节轴承(4)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双环线交叉带分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3)包括至少设置于每条输送环线的部分所述交叉带小车(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熙李金成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峰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