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型的多层陶瓷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8395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4 0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圆柱型的多层陶瓷电容器,包括电容本体,所述电容本体呈带有通孔的圆柱状,其外侧面及内侧面设置有第一外电极端和第二外电极端,所述电容本体包括多组电容单元,所述电容单元包括多个内电极片,其中通过将相邻电容单元之间的相邻内电极片连接至同一外电极端,或在相邻电容单元之间设置电性隔绝的独立电极层,可将电容器内部分隔成以电容单元为个体的多个共振腔,将有效的降低电容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另外第一外电极端和第二外电极端用绝缘外壳包覆,顶部用绝缘橡胶盖包封,使第一引出部和第二引出部相互分隔开,避免在较小体积的电容器两端太靠近而出现短路的情况。

A Cylindrical 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柱型的多层陶瓷电容器
本技术涉及电容器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圆柱型的多层陶瓷电容器。
技术介绍
随着传统元器件科研发展,对于产业整体也提出新的要求,电子元件逐渐向小型化方向发展,而轻、薄、小逐步成为衡量电子整机产品的重要标准;市场中陶瓷电容器为整机产品中重要的组成元件之一,某种程度讲现有多层陶瓷电容器产品中还存在部分缺陷,其中由于体积小,暴露在空气中的外电极容易出现串电、短路的危险,容易造成器件烧毁;另外由于电致热缩效应的存在,工作时容易造成电路板振动而产生噪音,大部分多层陶瓷电容器只具备单个共振腔体,对于噪音降低的幅度不明显,针对上述多层陶瓷电容器的缺陷需提出新的方案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柱型的多层陶瓷电容器,焊接工序简单,低噪音,且可减少外电极串电危险。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圆柱型的多层陶瓷电容器,包括电容本体,所述电容本体呈圆柱状且中部沿轴线方向开设有通孔,所述电容本体的外侧面以及内侧面分别设置有具不同极性的第一外电极端和第二外电极端,所述电容本体包括多组电容单元,每组电容单元包括多个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柱型的多层陶瓷电容器,包括电容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本体呈圆柱状且中部沿轴线方向开设有通孔,所述电容本体的外侧面以及内侧面分别设置有具不同极性的第一外电极端和第二外电极端,所述电容本体包括多组电容单元,每组电容单元包括多个垂直于通孔轴线堆叠且相互留有间距的内电极片以及填充在内电极片之间的陶瓷介电质,每组电容单元内的内电极片依次交错连接至第一外电极端和第二外电极端;还包括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将电容器本体、第一外电极端和第二外电极端包裹在内部,所述第一外电极端底部设置有向外贯穿绝缘外壳的第一引出部,所述第二外电极端中部绕轴线均匀设置有多个向内贯穿绝缘外壳的第二引出部并在轴线处交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柱型的多层陶瓷电容器,包括电容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本体呈圆柱状且中部沿轴线方向开设有通孔,所述电容本体的外侧面以及内侧面分别设置有具不同极性的第一外电极端和第二外电极端,所述电容本体包括多组电容单元,每组电容单元包括多个垂直于通孔轴线堆叠且相互留有间距的内电极片以及填充在内电极片之间的陶瓷介电质,每组电容单元内的内电极片依次交错连接至第一外电极端和第二外电极端;还包括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将电容器本体、第一外电极端和第二外电极端包裹在内部,所述第一外电极端底部设置有向外贯穿绝缘外壳的第一引出部,所述第二外电极端中部绕轴线均匀设置有多个向内贯穿绝缘外壳的第二引出部并在轴线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斌李攀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容奥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