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承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7974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4 00:01
一种车辆承载结构(100),包括由隔室(1),其由复合材料制成,并由多个部件(2、8、9、11、12)组成,这些部件通过至少一个连接系统彼此连接以形成单一结构;隔室(1)由在3和8之间的n个部件组成,即3

Vehicle Bear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承载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结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由复合材料制成的、旨在用作高功率超级跑车的“承载式车身”结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复合材料的承载式车身,特别是碳纤维增强聚合物,通常设计为单一结构,对其进行开发以用于马力范围为大约500HP至1200HP的超级跑车。然而,大多数称为复合材料“承载式车身”的结构实际上是利用已知紧固技术组装以形成单一结构的不同的单独铸造部件组成。因此,首先制造单独的部件,然后在稍后阶段组装以获得“承载式车身”,其构成承载车辆其他部件的负载的单一刚性结构。与本申请的申请人相同的专利文献EP2683535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复合材料产品的方法,特别是用于机动车辆的承载式车身的壳体、或隔室和车顶。从该文献可以推断出,即便是现代的承载式车身解决方案,其也是由在独立的阶段制造和组装以形成单一结构的多个部件组成的。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承载式车身很复杂,并且它们的生产涉及又长又复杂的操作链。一旦该结构作为整体被设计完成,由于其制造需要大量部件,所以不能对其进行修改。例如,如果已经制成了用于后置发动机汽车的承载式车身,针对前置发动机汽车就必须重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在本文中,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出一种克服上述缺点的车辆结构。本公开的目的为提出一种易于适应不同车辆配置的车辆结构。本说明书的另一个目的为提出一种与现有技术中的解决方案相比由数量显著减少的部件构成的车辆结构。所指出的技术目的和所指定的目的基本上通过包括独立权利要求1中描述的特征的车辆结构来实现。本说明书涉及一种车辆承载结构,其旨在用作具有两轮或四轮驱动、混合动力或内燃发动机以及两个或四个座椅的、高功率超级跑车(1000马力及以上)的承载式车身。本说明书的一个方面在于减少单独的结构部件的数量,每个结构部件的特征在于单一模制方向,即,从模具中提取部件的单一方向。在其一个实施例中,车辆承载结构包括由复合材料,优选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制成的隔室。该隔室包括n个部件(n在3和8之间,即3<n<8),以及用于将这些部件彼此连接以形成单一结构的至少一个系统。在第一实施例中,该隔室包括复合材料的第一部件,其可以由盆状部件组成,所述盆状部件至少包括前壁、后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底壁,它们一起至少部分地界定了车辆内部;复合材料的第二部件,其可以由前支撑件组成,所述前支撑件在与车辆内部相对的一侧至少连接到盆状部件的前壁;复合材料的第三部件,其可以由后支撑件组成,所述后支撑件在与车辆内部相对的一侧至少连接到后壁;复合材料的第四部件,其可以由第一纵向构件组成,所述第一纵向构件在与车辆内部相对的一侧上至少连接到第一侧壁;复合材料的第五部件,其可以由第二纵向构件组成,所述第二纵向构件在与车辆内部相对的一侧上至少连接到第二侧壁。因此,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隔室由总共五个彼此连接的部件组成。由此产生的车辆结构的特征在于高度简单,由少量高度集成的部件组成,其中许多功能表面是直接在模制相应部件的单个操作中获得的。该特征可以使重量减轻,因为不需要诸如螺钉、支架或凸缘之类的紧固元件,这些紧固元件例如都是直接形成在脱模的原始部件上的。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方面,部件不具有死角部位,这使得工具作业得到极大的简化,从而通过使用短循环时间技术节省投资并减少处理时间,从而节省可变成本。对于相同的刚度,由此获得的结构可减重达30%,并且可以节约制造时间44%,而且成本降低30%。承载式车身优选地包括:内盆状部件,其限定用于车辆乘员的空间;前支撑件,其允许形成层叠部并将该结构连接到前框架;后支撑件,其也用作用于横向和后部冲击以及用于连接到后车架的吸震器;两个侧部元件,例如,侧围门槛,其不仅具有吸收横向冲击的结构功能,而且还具有在车辆的前部和后部之间传递载荷的结构功能;以及上部元件或组件,其例如用作车顶和/或用于挡风玻璃的支撑件和/或用于后窗的支撑件。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方面,这些部件在制成之后,优选地通过特殊制造的接合表面组装在一起,并且例如通过胶合和/或共粘合和/或铆钉和/或螺钉或其他方法进行固定。在一个实施例中,后支撑件可以通过在不同类型的汽车共用的模制元件上组装不同的吸收元件来制造。这样,可以使用单个模制元件结合不同的吸收元件来制造具有不同吸收特性的汽车。在一个实施例中,侧围门槛可以使用两个半壳体制成,每个半壳体具有单个模制轴。这样,由于闭合的横截面,可以获得更坚固的侧围门槛,并且该侧围门槛可以在没有凸缘等插入的情况下胶合或拧到盆状部件上。根据本说明书的另一个方面,上部组件可以例如分解成两个不同的元件,一个内部和一个外部,两个元件都在单一方向上模制。由于支柱的闭合横截面,该组件更加坚固,具有更好的内部表面光洁度。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方面,前支撑件和侧围门槛可以预成型,以便也构成前框架。根据本说明书的另一方面,后支撑件和侧围门槛可以预成型,以便也构成后框架。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方面,该车辆结构允许通过仅修改组件的一些部件来制造两种或更多种车型:例如,修改上部组件允许获得用于双座跑车或敞篷车的承载式车身;修改前支撑件和侧围门槛允许获得前发动机车的承载式车身;修改侧围门槛可以获得长轴距车的承载式车身;修改后支撑件或前支撑件允许获得不同于原始设计的汽车的承载式车身,例如,可以获得GT汽车的承载式车身。附图说明根据本说明书的一个方面的车辆结构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在如说明书附图所示的车辆结构的优选的、非排他性的实施例的近似且因此非限制性的描述中更加显而易见,其中:-图1以示意性分解透视图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的车辆结构;-图2以示意性透视图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的车辆结构;-图3以示意性分解透视图示出了图2中所示类型的车辆结构;-图4以示意性分解透视图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的车辆结构的细节;-图5以示意性分解透视图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的车辆结构的第二细节;-图6以示意性分解透视图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的车辆结构的第三细节。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图2和图3,数字100表示具有承载功能的车辆结构;在图1和图3中,为了描述的目的,结构100以分解的视图示出。结构100优选地构成用于超级跑车,通常是马力范围为大约500HP到1200HP的汽车(未示出)的所谓的“承载式车身”。在与本说明书相关的这种类型的汽车中,承载式车身是具有承载功能的单一刚性结构,并且优选地由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制成,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在该行业上通过首字母缩写CFRP熟知。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他材料或其他基质或其他增强纤维。根据本说明书的结构100包括隔室1,其由n个部件组成,n在3和8之间,即3<n<8。隔室1包括用于将单独的部件彼此连接以形成单一或整体结构的至少一个系统。用于将碳纤维增强聚合物部件彼此连接的系统基本上都是已知的,不再详细描述。一般而言,在本说明书中,对彼此连接的部件或元件的引用是指部件或元件通过相应的连接系统连接。在这些连接系统中,部件彼此之间例如可以胶合、铆接或螺纹连接或通过称为“共粘合”的方法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隔室1本身就构成了车辆的整个承载式车身。特别参考图1和图3,可以注意到在一个实施例中,隔室1通过连接五个部件制成。如上所述,这些部件优选地由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制成,单独模制,但也可以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承载结构,其包括由复合材料制成的隔室(1),所述隔室包括多个部件(2、8、9、11、12)和用于将所述部件(2、8、9、11、12)彼此连接以形成单一结构的至少一个系统,所述承载结构的特征在于,隔室(1)由n个部件组成,n在3和8之间,即,3<n<8。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2.22 IT 1020160001303131.一种车辆承载结构,其包括由复合材料制成的隔室(1),所述隔室包括多个部件(2、8、9、11、12)和用于将所述部件(2、8、9、11、12)彼此连接以形成单一结构的至少一个系统,所述承载结构的特征在于,隔室(1)由n个部件组成,n在3和8之间,即,3<n<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隔室(1)包括:第一部件(2),其由盆状部件(2)组成,所述盆状部件至少包括前壁(3)、后壁(4)、第一侧壁(5)、第二侧壁(6)和底壁(7),它们一起至少部分地界定了车辆的内部(101);所述隔室(1)还包括:第二部件(8),其由前支撑件组成,所述前支撑件在与内部(101)相对的一侧至少连接到前壁(3);第三部件(9),其由后支撑件组成,所述后支撑件在与内部(101)相对的一侧至少连接到后壁(4);第四部件(11),其由第一纵向构件组成,所述第一纵向构件在与内部(101)相对的一侧至少连接到第一侧壁(5);第五部件(12),其由第二纵向构件组成,所述第二纵向构件在与内部(101)相对的一侧至少连接到第二侧壁(6),所述隔室由总共五个彼此连接的部件(2、8、9、11、12)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部件(2)和/或所述第二部件(8)和/或所述第三部件(9)和/或所述第四部件(11)和/或所述第五部件(12)通过模制制成并且各自具有相应的单一模制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前壁(3)具有接合表面(3a),所述第二部件(8)具有接合表面(8a),所述第一部件(2)和所述第二部件(8)通过前壁(3)的接合表面(3a)和第二部件(8)的接合表面(8a)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后壁(4)具有接合表面(4a),所述第三部件(9)具有表面(9a),所述第一部件(2)和所述第三部件(9)通过后壁(4)的接合表面(4a)和第三部件(9)的接合表面(9a)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第一侧壁(5)和所述第二侧壁(6)各自具有相应的接合表面(5a、6a),所述第四部件(11)具有接合表面(11a),第五部件(12)具有接合表面(12a),第一部件(2)与第四和第五部件(11、12)分别通过第一侧壁(5)的接合表面(5a)和第四部件(11)的接合表面(11a)以及第二侧壁(6)的接合表面(6a)和第五部件(12)的接合表面(12a)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第三部件(9)包括复合材料的主模制元件(10)和组装到主元件(10)的至少一个吸收元件(10a),所述吸收元件(10a)赋予第三部件(9)预定的吸收性能。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第四和第五部件(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特凡·克劳斯·诺特杜尔夫特安德烈亚·阿古贾罗卡斯滕·舒芬豪尔
申请(专利权)人:兰博基尼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意大利,I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