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小鹏专利>正文

桥梁伸缩缝减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76555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03 2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桥梁伸缩缝减震结构,包括第一混凝土基部、第二混凝土基部、防尘滑板以及形成在第一混凝土基部和第二混凝土基部之间的伸缩缝,防尘滑板跨设在第一混凝土基部和第二混凝土基部上,防尘滑板具有固定端和滑动端,固定端固定在第一混凝土基部上,滑动端位于第二混凝土基部上,桥梁伸缩缝减震结构还包括减震滑板,减震滑板可滑动的设置在防尘滑板和第二混凝土基部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有减震滑板,避免车轮下陷过多,导致车辆抖动厉害,具有很好的减震效果,且减震滑板的应用,扩大了防尘滑板伸缩缝的适用范围,使原40型、80型伸缩缝扩大到160型和240型,该减震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利于推广。

Seismic Absorption Structure of Bridge Expansion Joi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桥梁伸缩缝减震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伸缩缝减震
,特别是桥梁伸缩缝减震结构。
技术介绍
桥梁伸缩缝:指的是为满足桥面变形的要求,通常在两梁端之间、梁端与桥台之间或桥梁的铰接位置上设置伸缩缝。要求伸缩缝在平行、垂直于桥梁轴线的两个方向,均能自由伸缩,牢固可靠,车辆行驶过时应平顺、无突跳与噪声;要能防止雨水和垃圾泥土渗入阻塞;安装、检查、养护、消除污物都要简易方便。桥梁随着气温的变化,其伸缩缝的宽度则会发生变化,当伸缩缝发生变化时,伸缩组件与路面宽度的间隙则会发生变化,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得出,在桥梁未伸缩时,其伸缩缝的宽度为160mm,在天气变化后,其伸缩缝的宽度可在80mm~240mm之间变化,当伸缩缝的间隙变大,则会使得车轮下陷到伸缩缝之间的部分增多,从而导致车辆行驶到伸缩缝时抖动比较厉害,因此就需要考虑车辆减震。如图5和图6所示,现有的减震处理方式为在伸缩缝之间安装横梁18,为保证横梁的安装,就需要考虑横梁的安装支架,现有的横梁安装时,通过螺栓连接,将横梁的位置固定,但是随着车辆持续通过,螺栓会因为抖动而松动,因此需要大量的人员对螺栓位置进行检修,从而保证横梁的固定,并且现有的止水带还会因为日晒而导致老化,从而止水带的使用寿命较低,一般只能使用2~3年。为解决止水带老化问题,已经出现了通过一伸缩板将伸缩缝盖住这种技术方案,但是该技术方案,在160型和240型时,由于桥梁的伸缩量大,从而导致伸缩板与路基之间的间隙量很大,车辆行驶通过时颠簸厉害,降低了车辆通过桥梁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安装方便的桥梁伸缩缝减震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桥梁伸缩缝减震结构,包括第一混凝土基部、第二混凝土基部、防尘滑板以及形成在第一混凝土基部和第二混凝土基部之间的伸缩缝,防尘滑板跨设在第一混凝土基部和第二混凝土基部上,防尘滑板具有固定端和滑动端,固定端固定在第一混凝土基部上,滑动端位于第二混凝土基部上,其特征在于:桥梁伸缩缝减震结构还包括减震滑板,减震滑板可滑动的设置在防尘滑板和第二混凝土基部之间。优选的,第二混凝土基部上横向设置有挡板,挡板与路面贴合。优选的,减震滑板包括滑动板和减震凸块,减震凸块横向安装在滑动板上,且减震凸块位于挡板与防尘滑板的滑动端之间。优选的,伸缩缝下方跨设有止水带,止水带的一端安装在第一混凝土基部上,止水带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二混凝土基部上。优选的,第一混凝土基部和第二混凝土基部内均埋设有锚固钢板,且伸缩缝两侧的锚固钢板上均安装有C型钢板,止水带的两端均设置有卡在C型钢板内的卡部。优选的,第二混凝土基部的上表面铺设有第二垫板,滑动板可滑动的放置在第二垫板上,且所示第二垫板与位于第二混凝土基部内的锚固钢板连接。优选的,防尘滑板的滑动端底部开设有限位槽,滑动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位于限位槽内。优选的,减震凸块为上小下大的梯形凸块,且防尘滑板的滑动端端面为斜面,且滑动端端面的斜面与滑动板之间的夹角α为锐角,挡板靠近减震凸块的端面为斜面,且挡板上的斜面与第二垫板的夹角β为锐角。优选的,减震凸块的顶部、防尘滑板的顶部以及挡板的顶部均与路面齐平。优选的,防尘滑板的固定端通过锚栓固定安装在第一混凝土基部上,且防尘滑板的固定端与第一混凝土基部之间安装有第一垫板,第一垫板固定安装在第一混凝土基部的锚固钢板上。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在防尘滑板与挡板之间设置有减震滑板,减震滑板将防尘滑板与挡板之间的缝隙变成了两条,从而使得车轮下陷的量降低,起到减震作用;2、设置有限位槽和限位块,在防尘滑板移动量超过设定值后,防尘滑板能够带动减震滑板同步运动,从而使得桥梁的伸缩量,能够分摊到减震凸块与防尘滑板之间的间隙上以及减震凸块与挡板之间的间隙上,以至于减震凸块与防尘滑板之间的间隙和减震凸块与挡板之间的间隙不会变化过大,从而避免车轮下陷过多,导致车辆抖动厉害,保证了减震效果;3、防尘滑板通过锚栓连接,而减震滑板则放置在第二垫板上,且限位块位于限位槽内,与现有的减震装置相比,减震滑板安装时无需安装支架,从而使得减震滑板安装方便,并且拆卸时,将锚栓取出,然后取出防尘滑板后,就可将减震滑板拆卸,从而使得减震滑板以及整个桥梁伸缩缝装置拆装方便;4、防尘滑板将伸缩缝挡住,避免了大量的泥沙和水进入到止水带上,降低止水带的负荷,而且止水带不会暴晒,从而缓减止水带的老化,使得止水带的寿命大幅增加,和现有的相比,其使用寿命能够从2~3年提升到6~8年;5、挡板上设置有斜面,防尘滑板设置有斜面以及上小下大的梯形减震凸块,使得防尘滑板具有铲沙功能,从而将沙粒堆积在防尘滑板与减震凸块之间的凹槽内以及减震凸块与挡板的凹槽内,并且在桥梁坡度和水流作用下,沙粒能够快速、方便的排出。6、减震滑板的应用,扩大了防尘滑板伸缩缝的适用范围,使原40型、80型伸缩缝扩大到160型和240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I处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C型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止水带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现有的D160型横梁的安装示意图一;图6为现有的D160型横梁的安装示意图二;图中,1-防尘滑板,2-第一混凝土基部,3-C型钢板,4-止水带,5-锚栓,6-第一垫板,7-减震滑板,8-减震凸块,9-第二垫板,10-挡板,11-限位槽,12-限位块,13-第二混凝土基部,14-锚固钢板,15-滑动板,16-卡部,17-挡料部,18-横梁。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桥梁伸缩缝减震结构,包括第一混凝土基部、第二混凝土基部、防尘滑板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一混凝土基部和所述第二混凝土基部之间的伸缩缝,所述防尘滑板跨设在所述第一混凝土基部和所述第二混凝土基部上,所述防尘滑板具有固定端和滑动端,所述固定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混凝土基部上,所述滑动端位于所述第二混凝土基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伸缩缝减震结构还包括减震滑板,所述减震滑板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防尘滑板和所述第二混凝土基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桥梁伸缩缝减震结构,包括第一混凝土基部、第二混凝土基部、防尘滑板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一混凝土基部和所述第二混凝土基部之间的伸缩缝,所述防尘滑板跨设在所述第一混凝土基部和所述第二混凝土基部上,所述防尘滑板具有固定端和滑动端,所述固定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混凝土基部上,所述滑动端位于所述第二混凝土基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伸缩缝减震结构还包括减震滑板,所述减震滑板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防尘滑板和所述第二混凝土基部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伸缩缝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混凝土基部上横向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路面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伸缩缝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滑板包括滑动板和减震凸块,所述减震凸块横向安装在所述滑动板上,且所述减震凸块位于所述挡板与所述防尘滑板的滑动端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伸缩缝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缝下方跨设有止水带,所述止水带的一端安装在第一混凝土基部上,所述止水带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混凝土基部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桥梁伸缩缝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基部和所述第二混凝土基部内均埋设有锚固钢板,且所述伸缩缝两侧的锚固钢板上均安装有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小鹏
申请(专利权)人:汪小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